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强磁耦合共振系统参数辨识与原边控制

发布时间:2018-04-21 23:37

  本文选题:强磁耦合共振模式 + 原边控制 ; 参考:《电机与控制学报》2014年10期


【摘要】:针对强磁耦合共振模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输出控制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原边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检测发射线圈的电压电流来实时辨识共振线圈间互感和负载以及输出电压的变化,根据输入输出电压的关系设计Buck变换器以控制输出电压,克服了传统恒压控制需要2个控制器或者原副边需要无线通信的弊端,因此相对于传统的的恒压控制,此方法简化了系统的设计,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制作一个强磁耦合共振模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通过实验验证了该辨识方法和控制方法的可行性。由于该方法可通过原边来得到副边的系统参数,因此通过原边即可对副边进行控制,在诸如生物体内供电等场合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output control in strong magnetic coupling resonance mode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 novel primary edge control method is proposed. By detecting the voltage and current of the transmitting coil, the method can identify the variation of mutual inductance, load and output voltage between resonance coils in real time.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voltage, the Buck converter is designed to control the output voltage. This method overcomes the disadvantages that traditional constant voltage control requires two controllers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ges. Therefore,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constant voltage control, this method simplifies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and improve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A strong magnetic coupling resonance mode radio energy transmission device is fabricated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control method is verified by experiments. Because the system parameters of the secondary edge can be obtained by the original edge, the secondary edge can be controlled by the original edge, which has a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the field such as the power supply in the organism.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07057)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9019111002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CDJXS10170002)
【分类号】:TM7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民生;王耀南;;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动态解谐传输功率控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2年01期

2 孙跃;夏晨阳;戴欣;苏玉刚;;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互感耦合参数的分析与优化[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年3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诗杰;孙跃;戴欣;唐春森;;电压型CPT系统输出品质与频率稳定性分析[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2年06期

2 叶子晟;唐厚君;白亮宇;沈会;;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原副边补偿拓扑的研究[J];电气自动化;2012年05期

3 孙跃;杨芳勋;;基于移相直通控制策略的IPT系统输出功率调节[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10期

4 夏晨阳;孙跃;贾娜;庄裕海;翟渊;;耦合磁共振电能传输系统磁路机构参数优化[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11期

5 吕潇;孙跃;王智慧;赵志斌;;复合谐振型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分析及参数优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04期

6 朱小宁;江虹;;植入式光电脉搏传感器[J];传感器世界;2013年07期

7 谭林林;黄学良;赵俊锋;赵家明;王维;周亚龙;;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盘式谐振器优化设计[J];电工技术学报;2013年08期

8 戴欣;王霄;王智慧;唐春森;孙跃;;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环流抑制方法[J];重庆大学学报;2013年10期

9 范兴明;莫小勇;张鑫;;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的研究现状及应用[J];电工技术学报;2013年12期

10 黄学良;谭林林;陈中;强浩;周亚龙;王维;曹伟杰;;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与应用综述[J];电工技术学报;201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苑舜;贾红光;蔡志远;杨国明;;磁场谐振耦合无线电能传输过程研究[A];2012输变电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Mingbo Yang;Guodong Yang;En.Li;Zize Liang;Bo Zhai;;Topology and Inductance Analysis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陈宇;孙跃;王智慧;苏玉刚;唐春森;;电动车无线充电系统的空载保护与负载检测[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芳勋;基于ICPT的无线电能传输网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2 赵志斌;基于NLP建模的ICPT系统参数优化[D];重庆大学;2012年

3 田勇;基于分段导轨模式的电动车无线供电技术关键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李阳;大功率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方法与实验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5 张献;基于电磁—机械同步共振的无线电能传输与转换方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6 周艳聪;电子标识无线供能与识别系统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7 申发中;复介电常数的测量和成像中的逆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8 赵军;体内植入器件的Witricity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9 黄虎;反馈谐振式激光能量传输理论及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林坡;高速旋转装置气隙功率传输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2 杨彪;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的功率因数校正技术[D];重庆大学;2012年

3 周博;谐振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4 霍兆镜;违规排污口侦测机器鱼的研究与设计[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5 李莎;基于磁耦合谐振的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6 刘少波;太阳能供电的无线录井系统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7 刘洋;ICPT系统中信号双向传输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8 李玉鹏;用于家用电器的无线供电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9 栗安鑫;近场磁谐振驱动LED照明系统的基本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10 张鸣;基于磁谐振耦合的一对多无线能量传输方案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马皓,周雯琪;电流型松散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的建模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05年10期

2 孙跃;王智慧;戴欣;苏玉刚;李良;;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频率稳定性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5年11期

3 苏玉刚;王智慧;孙跃;唐春森;;非接触供电移相控制系统建模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07期

4 张峰;王慧贞;;非接触感应能量传输系统中松耦合变压器的研究[J];电源技术应用;2007年04期

5 戴欣,孙跃;单轨行车新型供电方式及相关技术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6 王璐;陈敏;徐德鸿;;磁浮列车非接触紧急供电系统的工程化设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年18期

7 周雯琪;马皓;何湘宁;;基于动态方程的电流源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电路的频率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8 杨民生;王耀南;欧阳红林;;新型恒定一次侧电流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建模与优化(英文)[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9 傅文珍;张波;丘东元;王伟;;自谐振线圈耦合式电能无线传输的最大效率分析与设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年1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德成功测量单个原子间磁耦合特性[J];计测技术;2010年01期

2 Trovk P R;邓泽岩;;用于对植入电子装置进行经皮功率传输和数据通讯的 E 类驱动器[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92年05期

3 唐伟强,周宇英;旋盖机旋盖头磁耦合离合器的设计探讨[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0年01期

4 王素姣;磁耦合线圈互感系数M的测量[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本刊记者;;磁耦合位置反馈记录器[J];医疗器械;1981年02期

6 徐杰;沈锦飞;;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4年03期

7 李炜昕;张合;李长生;丁立波;;磁耦合共振单发双收系统传输特性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14年02期

8 崔正刚;陈忧先;;用于非接触式磁耦合系统的智能扫频信号仪[J];仪表技术;2006年06期

9 张波;王茁;张佰正;吴磊;;深水非接触式磁耦合绞车设计方法的研究[J];图学学报;2012年01期

10 国蓉,高丽,杨永侠;两个磁耦合回路能量关系的探讨[J];西安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林鹏;;基于磁耦合共振无线输电系统最大传输功率研究[A];第24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6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4年

2 王炳武;陈志达;;Mn_2和Mn_2~+分子结构和磁交换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齐中囡;孙友敏;刘成卜;;三核Cu体系磁-结构关系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肖桂良;;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应用[A];《IT时代周刊》论文专版(第296期)[C];2014年

5 尹兵;文振翼;黄元河;;超卤化物体系磁耦合特性的DFT-BS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郭万林;郭宇锋;张助华;周斌;唐淳;;碳纳米材料的机电磁耦合、能带调控和新器件原理[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纳米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项凯;李文华;唐春明;;磁耦合天线在非接触手机支付中的应用[A];2012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12年

8 和军平;陈为;白新民;姜建国;;通讯电源近场磁耦合干扰的诊断和抑制[A];第六届全国电磁兼容性学术会议2004EMC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齐中囡;多核磁耦合体系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李磊;Co/Pt(Pd)多层膜的磁耦合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于丽;分子间作用力与其磁耦合性质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洪囡;π-π重叠相互作用与磁耦合机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3 陈志勇;基于磁耦合无线传输电源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4 王媛媛;以2-取代基-1,10-邻啡Up啉为配体的配位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磁耦合机理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周甜;基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供电装置的研制[D];集美大学;2013年

6 王鹏;以mnt为配体的新型配合物的合成以及磁学性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梁媛;含有2-(3-胺基吡唑)-1,10-邻啡Up啉配体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84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784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4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