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地下压气储能圆形内衬洞室内压和温度引起应力计算

发布时间:2018-05-12 10:29

  本文选题:压气储能 + 内衬洞室 ; 参考:《岩土工程学报》2014年11期


【摘要】:地下压气储能岩石内衬洞室内,不断变化的气体内压和温度引起的应力场是关乎洞室稳定性、耐久性的重要因素,由此提出了一种计算气压和温度引起应力变化的解析方法。将内衬洞室考虑成由密封层、衬砌和围岩组成,首先建立了洞室温度和气压求解的控制方程;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和叠加原理得到每个循环内洞室温度和气压随时间的变化;采用热弹性模型得到内压和温度引起的应力场。基于解析方法,给出了典型循环周期内洞室应力变化情况;接着通过一个热 力以及洞室气体耦合求解的数值模型以及不考虑密封层和衬砌的温度场解析方法来验证本文方法;最终探讨了温度对总应力的影响程度,以及不同换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是可行的;温度和内压引起的密封层和衬砌内环向拉应力非常大;温度对于压气储能洞室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温度对于环向和纵向应力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对径向应力的影响;换热系数对应力变化影响很大。
[Abstract]:The stress field caused by changing gas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related to the stability and durability of underground pressurized energy storage rock lining caverns. Therefore, an analytical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stress changes caused by air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is put forward. The inner lining chamber is considered to be composed of sealing layer, lining and surrounding rock.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for the solution of chamber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are established, and the variation of chamber temperature and air pressure with time in each cycle is obtained by using Laplace transformation and superposition principle. The stress field caused by internal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is obtained by thermoelastic model. Based on the analytical method, the stress changes of cavern in typical cycle period are given. Then the method is verified by a numerical model of thermal force and gas coupling solution of cavern and the analytical method of temperature field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sealing layer and lining. Finally,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the total stress is discussed. An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in this paper is feasible, the inner tensile stress of the sealing layer and lining caused by temperature and internal pressure is very large, and the tempera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essurized gas energy storage chamber.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circumferential and longitudinal stress is greater than that on radial stress, and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has great influence on stress change.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378)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SS2012AA052501)
【分类号】:TM619;TU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利强;拉普拉斯反变换的一种数值算法[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2 李仲奎;马芳平;刘辉;;压气蓄能电站的地下工程问题及应用前景[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S1期

3 陈剑文;蒋卫东;杨春和;尹雪英;傅四乌;余克井;;储气库注、采气过程热工分析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承权,张建强,陈冰泉;安装时焊接顺序对腹板稳定性影响的研究[J];焊接;1994年06期

2 王岷;张岭;张莉辉;;任意两斜方向间角应变的一个公式[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李志华;刘聪慧;刘云川;;关于基体曲率的热障涂层残余应力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4 曹咏弘,李国平;W inkle地基上的弹性薄板的MRM[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5 侯华,褚忠,徐宏,林首位;增量变刚度法在铸件凝固过程数值模拟中的应用[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陈光平;;对CO_2洗井需用量的计算[J];华北国土资源;2004年05期

7 李志华;刘云川;李焕喜;;基体曲率对热障涂层残余应力的影响[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8 续京;李宏燕;;马铃薯淀粉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蒸发设备的设计[J];湖北农业科学;2012年07期

9 刘琰玲,何彦舫,刘东常;圆柱壳结构稳定性分析的半解析柱壳有限条元法[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孟闻远,赵妍,柴福鑫;结合泰勒公式的无单元法插值技术[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晓敏;纪洪广;邓斌;;高水压基岩井壁厚度设计方法[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朱训国;杨庆;栾茂田;;隧道围岩中全长注浆岩石锚杆的应力分布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顾士坦;赵同彬;;SMW工法型钢-水泥土组合梁抗弯性能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杨仲;张博明;孙新杨;;内压载荷下夹层复合材料圆筒开口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陈文涛;高存法;杨权权;;含圆孔功能梯度板在对称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析[A];第三届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郭瑞平;刘曙云;;热力耦合作用下含表面裂纹圆柱壳体毁伤分析[A];第七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贾海朋;刘博;郄彦辉;刘波;;刮板输送机轴套结构有限元分析及参数优化[A];力学与工程应用(第十三卷)[C];2010年

8 王猛;宁建国;费广磊;;双炮孔爆腔扩张并行模拟分析[A];第十二届现代数学和力学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周磊;张全国;;沼气纯化设备试验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8年

10 李治国;周明发;王海;王书雄;李明;;海河共同沟隧道盾构始发段注浆技术[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庆勇;非保守系统Fourier卷积型拟变分原理研究及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选利;柔性注压锚杆锚固特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刘海锋;网格结构精细化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杨溢;爆破荷载对蠕动边坡的累积效应及稳定性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卢广林;立方氮化硼仿生耐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赵江鹏;天然气水合物钻控泥浆制冷系统及孔底冷冻机构传热数值模拟[D];吉林大学;2011年

7 何永强;强湿陷性黄土地区挤密桩复合地基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8 杨文东;复杂高坝坝区边坡岩体的非线性损伤流变力学模型及其工程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9 陈旭光;高地应力条件下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形成机制和锚固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胡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密集过渡段路基动力试验与仿真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丽梅;高层建筑结构自由振动分析的ODE方法[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朝;箱形桥梁结构的半解析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继华;急倾斜中厚煤层软底综采采场矿压规律及其控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银国伟;谐波摩擦传动柔轮径向力与径向变形关系的分析及实验[D];郑州大学;2010年

5 王士革;填方路基下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董权;钢索试验装置改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孙巧英;光纤陀螺捷联系统振动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修孝廷;双层周期加筋板声学特性数值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宛君;齿轮传动接触问题的数值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10 雷鸣;锈胀损伤RC拱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谭羽飞,廉乐明,严铭卿,余其铮;盐穴储气库动态注采过程的数学模型及应用[J];煤气与热力;2000年02期

2 王莉,布丛;盐穴储气库注-采气过程中溶腔压力和温度的估算[J];石油规划设计;2001年02期

3 谭羽非,陈家新,肖湘俊;盐穴地下储气库注采过程热工参数的计算[J];油气储运;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文;;洞室开挖施工塌方预防及处理[J];山西建筑;2010年26期

2 李海清;郑蓉平;;泸定水电站洞室开挖与支护监理质量控制[J];水力发电;2011年05期

3 党亥生;浅埋深洞室的明顶暗墙法施工[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4 王万德;李海军;张岩;;洞室地基失稳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5 王新盈;张世宝;;圆形洞室锚固效应有限元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8年08期

6 夏维学;张国平;王强;;龙头石水电站特大洞室开挖施工技术[J];四川水力发电;2009年S1期

7 贾义;;全断面双护盾掘进机检修洞室开挖[J];山西水利科技;2013年03期

8 ;黄土洞室工程施工中的几点体会[J];建筑结构;1972年09期

9 ;黄土洞室工程施工中的几点体会[J];建筑技术通讯;1972年09期

10 ;黄土洞室工程施工中的几点体会[J];建筑技术通讯(建筑工程);197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金才;沈俊;陈安敏;明治清;;锚固洞室受力反应特征物理模型试验研究[A];第一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1999年

2 范广勤;汤澄波;;高地应力天幕线拱形洞室外廓形状的数学模型[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3 赵跃堂;方长海;田绪坤;;大跨度深埋洞室动力响应分析[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董永香;叶琳;;浅埋洞室结构抗爆临界药量估算[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5 谷学东;;由量测位移反算洞室衬砌应变的监控法[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6 张永兴;王桂林;文海家;孙运轮;;高层建筑地基中大跨度浅埋洞室力学性态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2年

7 赵永辉;吴健生;陈军;;军事防空洞室裂隙隐患的地质雷达测试研究[A];陕西地球物理文集(五)国家安全与军事地球物理研究[C];2005年

8 李宁;马玉扩;徐彬;张鹏;;我国洞室新奥法设计数值仿真分析理论与实践[A];2002年水工专委会学术交流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2年

9 徐景茂;顾金才;陈安敏;汪涛;张向阳;;爆炸平面波作用下大跨度洞室稳定性模型试验研究[A];《岩土力学》vol.34 增刊1 2013[C];2013年

10 ;某铁矿地下粗破碎洞室有限元分析[A];地下工程经验交流会论文选集[C];198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恒 芳;洞幽深处 怡情养性[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自友;锚固洞室的抗爆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2 马海春;锚固洞室抗爆能力现场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王桂林;岩石洞室地基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4 张亮亮;抗爆洞室不同部位预应力锚索受力特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5 王光勇;提高锚固洞室抗爆能力技术措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翟朝娇;圆柱形洞室在反平面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马文群;层状岩盐洞室的流变变形和稳定性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2 顾欣;预应力锚索对洞室的加固机理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赵华;层状半空间中洞室地形对地震动的影响[D];天津大学;2009年

4 郑晓慧;软岩洞室喷锚支护合理时机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5 赵圆圆;层状半空间中洞室对柱面SH波的散射[D];天津大学;2012年

6 吴成;高地应力硬岩洞室开挖破坏区数值分析[D];湖南大学;2012年

7 苏相林;人防地道破坏机制分析及加固治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78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878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3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