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基于二阶锥优化的含有载调压变压器主动配电网最优潮流

发布时间:2018-05-22 09:39

  本文选题:主动配电网 + 有载调压变压器 ; 参考:《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19期


【摘要】:随着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变为具有一定可控性的主动配电网,其优化运行本质上为包含多种离散可调设备的最优潮流问题。因模型的非凸、非线性,该类问题的高效求解方法仍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有载调压变压器(OLTC)是主动配电网的重要可调设备,其策略对系统运行特性,尤其是电压水平会产生显著影响,故研究含OLTC的主动配电网最优潮流及其高效求解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支路潮流模型,文中构建了含OLTC的主动配电网最优潮流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线性化技术的OLTC精确线性化建模方法,并论证了二阶锥松弛法在求解所构建最优潮流模型上的适用性。基于修订的IEEE系统的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OLTC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及二阶锥松弛法在求解含OLTC的主动配电网最优潮流问题上的高效性。
[Abstract]:With the access of distributed power supply,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becomes an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certain controllability. Its optimal operation is essentially a problem of optimal power flow containing a variety of discrete adjustable devices. Because the model is non convex and nonlinear, the efficient solution of this kind of problem is still a hot and difficult problem. The active power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 (OLTC) is active distribution.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optimal power flow of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containing OLTC and its efficient solu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branch flow model, an optimal power flow model with OLTC in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is constructed, and a subsection based on subsection is proposed. The OLTC exact linearization modeling method of linearization technology is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two order cone relaxation method in solving the optimal power flow model.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OLTC modeling method and the two order cone relaxation method are verified on the solution of the optimal power flow problem of the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containing OLTC based on the revised IEEE system. Efficiency.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2100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院士团队合作项目(5202011304HH)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3CB2282010)~~
【分类号】:TM423;TM7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莹,刘明波;求解离散无功优化的非线性原—对偶内点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09期

2 苏辛一;何光宇;张雪敏;连鸿波;张王俊;尹文君;;配电网无功优化逐层筛选寻优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21期

3 丁晓群,邓勇,黄伟,张建平,方朝雄,李可文,李子韵;基于遗传算法的无功优化在福建电网的实用化改进[J];电网技术;2004年16期

4 刘一兵;吴文传;张伯明;李正烁;巨云涛;;基于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的三相有源配电网无功优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15期

5 姚煜;蔡燕春;;离散粒子群与内点法结合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年03期

6 程莹,刘明波;含离散控制变量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无功优化[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年05期

7 刘明波,朱春明,钱康龄,李芳红;计及控制设备动作次数约束的动态无功优化算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8 王建学,王锡凡,陈皓勇,王秀丽;基于协同进化法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年09期

9 李志刚;吴文传;张伯明;郭庆来;;一种基于高斯罚函数的大规模无功优化离散变量处理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04期

10 范明天;张祖平;苏傲雪;苏剑;;主动配电系统可行技术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2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欧阳武;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规划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德香,唐国庆,韩净;电力市场中基于改进模式法的电压校正控制[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吴小云;顾广娟;;用户侧光伏微电网发展机遇与挑战[J];大功率变流技术;2011年06期

3 罗庆跃;黄大足;黄乘顺;王跃球;陈玮;;基于DW分离模糊负荷模型的无功功率优化[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4 郭创新;周恒俊;秦杰;;分布式企业级电气化监控和能量管理系统(E~3CS)[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0年01期

5 杨洪耕;李智;;地区AVC现状及智能AVC建设的若干思考[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1年01期

6 李国庆;杨悦;;基于现代数学算法的配电网动态无功优化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7 王秀云;杨煈亮;王彬;杨冬梅;刘立伟;;模拟渔夫捕鱼寻优算法的无功优化[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8 王淳;程浩忠;陈恳;;配电网动态无功补偿的整体优化算法[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02期

9 李玉龙;宗伟;吕鲜艳;何秋宇;袁启洪;王倩;;基于抗体浓度调节新定义下的免疫遗传算法在电压无功优化中的应用[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02期

10 缪楠林;刘明波;赵维兴;;电力系统动态无功优化并行算法及其实现[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正文;王秀丽;胡泽春;;高压配电网无功/电压的分时段优化控制策略[A];第十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何东;汪康康;段登伟;韩亮;杨坤;孟钧;;基于典型运行方式的成都电网电压无功最优控制[A];2006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交流研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黄伟;李秀峰;邓勇;郭瑞鹏;;基于内点-分支定界法的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2009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09年

4 王函韵;胡骅;朱卫东;甘德强;;信息不确定性对电网无功优化的影响[A];浙江电力科学发展[C];2005年

5 李文君;鲍海;;基于矩阵叠加定理的电压/无功控制分区方法[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姚煜;盛四清;曹蕴;;离散粒子群与内点法的无功优化混合策略[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王耀文;武志刚;侯冠基;张尧;周二专;;基于InterPSS网格计算的新型电力系统级联故障仿真分析方法[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侯广松;程新功;赵志强;;变时段区域电网无功优化研究[A];第十九届输配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曾黎琳;李圣清;罗晓东;李永安;何政平;;基于多目标协调进化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A];第二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张逸;林焱;雷龙武;阎鼎;;一种含微网的配电网电能质量预评估方法[A];第七届电能质量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文杰;最优协调电压控制的直接动态优化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志文;基于外网等值的多区域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计算[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雪霞;智能优化算法及其在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徐立中;微网能量优化管理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方璐;企业能量管理与节能技术研究及应用[D];湖南大学;2011年

6 程新功;电力系统分布式无功电压优化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3年

7 曹立霞;大型互联电力系统分布式并行无功优化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耿光飞;地区电网无功优化控制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9 周任军;电力系统无功电压控制中的改进优化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赵波;群集智能计算和多智能体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优化运行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纪二云;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仲;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配电网无功优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吴潘;基于分岔理论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及无功优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许晓毅;大连港66KV变电站动态无功补偿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汤铭杰;佛山电网无功优化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顾寅;地区电网无功优化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黄小银;电力系统动态无功功率优化调度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王一杰;无功优化实用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杨悦;基于时间—空间解耦的动态无功优化方法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1年

10 杨琳;基于自适应混沌粒子群算法的多目标无功优化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节潭;程浩忠;姚良忠;黄微;祝达康;;主动管理在含有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中的应用[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08年01期

2 谢建民,邱毓昌,张治源;风力发电机优化选型与云南省风力发电场规划研究[J];电力建设;2001年05期

3 赵晋泉,侯志俭,吴际舜;牛顿最优潮流算法中离散控制量的新处理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年23期

4 文劲宇,江振华,姜霞,程时杰,杨文祥,黄金明;基于遗传算法的无功优化在鄂州电网中的实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02期

5 倪炜,单渊达;具有优化路径的遗传算法应用于电力系统无功优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21期

6 曹一家,程时杰;进化算法在工程应用中的若干实用技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01期

7 程莹,刘明波;求解离散无功优化的非线性原—对偶内点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09期

8 胡泽春,王锡凡;配电网无功优化的分时段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06期

9 赵豫,于尔铿;电力零售市场研究(六)分散式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15期

10 胡家声,郭创新,叶彬,段惠明,曹一家;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在输电网络扩展规划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2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海峰;计及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系统随机潮流计算[D];天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智强,侯志俭;优化算法与最优潮流[J];华东电力;2002年02期

2 程新功,厉吉文,曹立霞,刘雪连;电力系统最优潮流的分布式并行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24期

3 刘盛松,蒋传文,侯志俭;基于最优潮流的最大传输能力计算[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4 蔡广林,韦化;基于非线性互补方法的内点最优潮流算法[J];电网技术;2005年21期

5 赵瑞林;最优潮流在市场环境下的计算分析[J];陕西工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陈明杰;电力市场环境下的最优潮流[J];华北电力技术;2005年05期

7 彭永供;邱剑瑜;熊玉辉;;浅谈最优潮流的计算——以江西省最优潮流的计算为例[J];江西能源;2006年04期

8 罗中良;李先祥;方清城;;含阀点效应最优潮流问题的改进原始蚁群算法解[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9 林骞;宋文英;王承民;杨忠亮;;基于拉格朗日函数鞍点理论的梯度最优潮流算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10 朱小军;陈刚;蒋燕;;基于电网分区的并行最优潮流算法实用化研究[J];继电器;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郭振兴;彭显刚;;随机最优潮流综述[A];武汉(南方九省)电工理论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河南省电工技术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灿;卢锦玲;郑振华;;最优潮流的GAAA算法[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8年

3 范晓丹;郭金莲;赵洪山;;基于NRAL技术的外点最优潮流新算法[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潘雄;周明;孔晓民;吴s,

本文编号:19215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9215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8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