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智能传感器热电及磁场能量收集方法

发布时间:2018-07-14 08:31
【摘要】:针对部分输变电设备智能监测传感器存在的电源不易获取、现有供电方案可靠性差这一问题,提出了利用环境能量收集技术,采集并转换热电、磁场能量,从而实现智能传感器工作能量自给的方法。通过理论计算分别对上述两种能量收集方法进行了可行性分析,通过取能实验研究了其输出特性,并采用Zigbee无线传感器节点进行了带载实验。计算及实验结果表明:在该研究条件下,利用油浸式变压器箱体产生的热量,当其上附着的热电模块冷热端温差达55 K时,热电能量收集能获得475 m W的最大输出功率;利用安装于35 k V母线排表面的取能线圈,当母排电流达到480 A时,可驱动Zigbee节点连续工作,此时,磁场能量收集能获得163 m W的最大输出功率。通过结合上述两种在电网中可行性较高的能量收集方法为传感器提供电源,能满足大部分低功耗智能传感器节点的能耗需求,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oblem that the power supply of the intelligent monitoring sensor in some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equipment is not easy to obtain and the existing power supply scheme is poor in reliability, a square method of using the environment energy collection technology to collect and convert the thermal power and magnetic energy is proposed to realize the self-sufficiency of the working energy of the intelligent sensor. The above two kinds of energy are collected by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the set method is carried out. The output characteristics are studied by the energy fetching experiment and the Zigbee wireless sensor node is used to carry out the load experiment. The calc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heat energy produced by the oil immersed transformer box is us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study, and the thermoelectric energy is 55 K when the thermoelectric module is attached to the thermoelectric module. Collect the maximum output power of 475 m W; use the energy coil installed on the 35 K V bus line. When the current of the bus reaches 480 A, it can drive the Zigbee node to work continuously. At this time, the magnetic field energy collection can obtain the maximum output power of the 163 m W. By combining the above two energy collection methods with higher feasibility in the power grid, The sensor provides power, which can meet the energy consumption needs of most low-power smart sensor nodes, and has certain application prospects.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目(863计划)(2011AA05A12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DJXS12151102)~~
【分类号】:TM619;TP21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建峰,王翠玲,吴玉萍,顾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在热分析中的应用[J];冶金能源;2004年05期

2 戚栋;;一种适应母线电流动态范围宽的光电式电流互感器供电电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年1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永志;油浸式变压器温度场的数值计算与分析[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2 庄雄;电气设备在线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及通信协议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佳胤;李捍东;王平;李霁;;微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6期

2 牛福生;倪文;梁银英;;粉煤灰泡沫塑料复合保温材料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3 苗艳玲;乔小晶;李旺昌;任庆国;孙志岗;;秒级隔板延期装置输入输出特性的实验及数值模拟[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4 张颖;盖永杰;;内径千分尺的数字智能化改造[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5 谢平会,刘鹰,刘禹,李占胜;微生物传感器[J];传感器技术;2001年06期

6 杨英;陈向东;蔡镔;;传感器薄膜结构的改进与响应时间的分析[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9年05期

7 张清锦;陈向东;杨英;赵良;;离散半球体电阻式气体传感器的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0年02期

8 王朝瑞,雷学丽;在线监测技术在预防锅炉省煤器磨损爆管中的应用[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巩彦如;张璇;毛志平;王新厚;;热防护纺织材料隔热性能的数值模拟[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商福民,马明洋,孙永生;锅炉省煤器飞灰磨损在线监测手段的探讨[J];电力情报;200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满亚辉;相变潜热机理及其应用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徐志鸥;防爆环境下大功率三电平变换器功率损耗与散热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3 童悦;电流互感器在线校验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周满春;薄板坯轧制气车大梁钢的控制冷却工艺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5 白庆华;随焊锤击应力场数值模拟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6 李建光;小框体复合外墙保温隔热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郑州大学;2012年

7 史志存;电子鼻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2000年

8 王莉田;光纤传输光推动油罐多参数测量系统理论与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00年

9 曲建岭;人工嗅觉系统中的信息处理技术[D];西北工业大学;2000年

10 干方建;基于多维力传感器的机器人动态特性若干问题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杰;基于无线传输的主井绞车温度监测系统设计[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宝祥;船舶主机控制及损管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梁毅峰;高速加工机床电主轴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柯国琴;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系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赵金山;流场/结构耦合传热算法在高超声速风洞结构传热分析中的应用[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10年

6 纪涛;基于PVDF的低频超低频加速度传感器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谢佳胤;硝化菌生物传感器的初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瑞;基于GSM的重危设备运输监控系统的设计[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9 黄晟辉;地下混凝土储热桩保温结构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要锋;料渣泵工程陶瓷叶轮的强度分析及有限元仿真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焱,刘成远,郝忠言,牟长江;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升的计算与实验研究[J];变压器;2001年02期

2 王秀春,张志霄,毛一之;自冷变压器绕组加导向结构的换热性能数值研究[J];变压器;2001年10期

3 郭振岩;40年来电力变压器发展的回顾——纪念《变压器》杂志创刊40周年暨出版400期[J];变压器;2004年03期

4 王国伟,邓东,王常平,白生东;大型变压器强油循环冷却系统的缺陷及其改造[J];变压器;2004年05期

5 王秀春;陶军普;;大型自然油循环导向冷却变压器温度场研究[J];变压器;2008年07期

6 张宜倜;项阳;;关于变压器热特性的一些基本知识分析介绍[J];变压器;2009年11期

7 井永腾;李岩;孙昕;李洪奎;余小辉;;基于Fluent油流模型的油浸式变压器绕组温升计算[J];变压器;2010年04期

8 陈书敏;石玉美;;油浸式变压器用散热器温度场数值模拟[J];变压器;2010年07期

9 贾子瑜,姚日琪,丁振鑫,王秀莲;强油导向冷却电力变压器的油流工程计算方法[J];变压器;1998年02期

10 王秀莲;强油导向冷却变压器线饼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J];变压器;1998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志霄;自然油循环电力变压器线圈冷却结构换热性能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0年

2 孙旭东;自然油循环电力变压器内部流动与传热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

3 韩鹏;大型自然油循环导向冷却结构变压器温度场计算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4 李新;电力变压器绕组中的涡流损耗及其温度场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5 苏丽娜;大型自然油循环导向结构变压器自然风冷却和强风冷却温升计算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6 叶翔;油浸式变压器用散热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井永腾;电力变压器涡流场及热问题计算与分析[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8 梁亚峰;变压器绕组温度分布特性及热点定位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黄清用;;强磁钢轴向斥力的分析及简易计算[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2 林海明;;电路过渡过程的初具条件[J];电子技术;1966年03期

3 罗洋城;用磁场能量计算磁力[J];韶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4期

4 周彦;避开矢量分析推导磁场能量密度公式[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1期

5 郑光平;电、磁场能量与机械功[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6 陈贤明;朱晓东;王伟;;水轮发电机磁场能量估算新法[J];水电厂自动化;2005年02期

7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司红;磁灸与磁疗[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本文编号:21210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1210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0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