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一种带耦合电感的有源钳位高增益Boost变换器

发布时间:2018-07-31 17:03
【摘要】:该文提出一种带耦合电感的有源钳位高增益Boost变换器。通过引入耦合电感提高电压增益;采用有源钳位电路实现漏感能量的回收、抑制开关管关断电压尖峰,并为开关管实现零电压开通创造条件;通过合理设计漏感大小,有效解决二极管的反向恢复问题。该文所提变换器的主要不足是二极管的寄生电容和漏感会发生谐振,需要采用电阻电容二极管(resistor-capacitor-diode,RCD)吸收电路来抑制电压峰值。该文在分析变换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其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搭建了一台48 V输入、380 V输出、额定功率为250 W的试验样机,实测最高效率为94.5%,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Abstract]:In this paper, an active clamp high gain Boost converter with coupling inductor is proposed. The coupling inductance is introduced to improve the voltage gain, the active clamp circuit is used to realize the recovery of leakage inductance energy, the switching voltage peak is suppressed, and the conditions are created for the switch tube to realize zero voltage opening, and the leakage inductance is reasonably designed. Solve the reverse recovery problem of diode effectively. The main shortcoming of the converter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that the parasitic capacitance and leakage inductance of the diode will resonate. The resistive capacitive diode (RCD) absorption circuit is needed to suppress the peak voltage.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converte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nverter is analyzed in detail. At last, an experimental prototype of 48V input and 380V output with a rated power of 250W is buil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作者单位】: 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
【基金】:国家863高技术基金项目(2011AA05A1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07172)~~
【分类号】:TM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迎春,强盛,刘智勇,沙毅;含耦合电感电路的无互感等效电路[J];高师理科学刊;1996年01期

2 霍秀平;含耦合电感电路的网孔分析法初探[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3 王娜;何志伟;;采用耦合电感的零纹波滤波网络[J];电源世界;2005年03期

4 王群;;基于CUK变换器的噪声仪电源[J];科技信息;2010年19期

5 赵建华;;耦合电感的串并联等效电感问题的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陈乾宏,阮新波,严仰光;耦合电感对多路输出电源输出纹波的影响[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7 霍炬;齐超;;耦合电感等效方法的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8 杜少武;陈中;;一种新颖的ZVT Boost变换器[J];电力电子技术;2007年05期

9 楼珍丽,李玉玲,张仲超;软开关三电平DC/DC变换电路的发展及分析[J];高电压技术;2005年07期

10 段维娟,朱忠尼;带耦合电感的高增益比Boost变换器的分析[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盛才;李新;;“消去互感”的一种新方法[A];电工理论与新技术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大刚;陈杰;龚春英;;双Buck逆变器的磁集成技术研究[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杨飞;阮新波;季清;徐明;;电流临界连续交错并联Boost PFC变换器耦合电感设计[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王继锁;贺金玉;王伯运;孙长勇;;介观电容耦合和电感耦合电路的量子力学效应[A];第八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选[C];1998年

5 郑峰;裴云庆;杨旭;明正峰;王兆安;;《两相Boost电路耦合电感的集成》单页详细摘要[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柴雅静;周文俊;邵劭;胡飞;;低压电涌保护器的级间配合[A];2006全国电工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竹筠;陈乾宏;;一种分析和设计磁件的新方法:回转器-电容模型[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丁同浩;李玉山;张伟;闫旭;曲咏哲;;EBG结构的串扰耦合分析[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9 李洪珠;孟威;杨玉岗;;阵列式集成磁件在四相电压调整模块中的应用研究[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山东 张永财;高亮CRT彩显原理详解与故障分析(5)[N];电子报;2010年

2 江西 李军;《电工技术》中常见整流电路的仿真分析[N];电子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赵一;耦合电感倍压单元高增益变流器拓扑形成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杨威;反激式微弧氧化功率电源及其脉冲作用效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杨威;反激式微弧氧化功率电源及其脉冲作用效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陈良亮;无输出隔离变压器的逆变器并联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5 陈乾宏;开关电源中磁集成技术的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6 卢增艺;直流—直流开关功率变换器磁集成关键技术研究[D];福州大学;2011年

7 汪东;开关电容型交错并联变流拓扑与逆变并联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胡义华;小型光伏系统及其关键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9 石健将;双管正激变换器组合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瑛;单相并网耦合电感型全桥软开关逆变器拓扑及控制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冯本成;多相交错电压调整模块中平面集成磁件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3 李海光;四相交错并联双向Buck-Boost变换器耦合电感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4 冯卓民;激光用低纹波开关电源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石巍;空间站舱间功率变换与管理[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6 肖海明;基于DSP的无桥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7 步宏飞;燃料电池发电系统DC/DC变换器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8 李依彬;双耦合电感双Boost变换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9 颜岩;宽输入两级式通信局端电源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10 包静;三相有源零电压开通双向DC/DC变换器[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562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1562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0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