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粉煤灰掺量对土壤混合材料空气阻隔性影响的试验

发布时间:2018-08-10 20:48
【摘要】:治理自燃煤矸石山需要覆盖大量惰性材料,为节约土源、废物利用和保障环境效益,研究粉煤灰代替部分土壤做自燃煤矸石山覆盖材料的最佳配比。将粉煤灰分别与粉土、粉质黏土按照不同体积比均匀混合,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测定不同配比混合材料的空气阻隔效果,分析不同粉煤灰掺量对混合材料空气阻隔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粉质黏土、粉土中掺入粉煤灰,混合材料的空气阻隔性随粉煤灰掺量增加而衰减,不同压差下测定其渗透率与粉煤灰掺量呈近似的指数函数关系;粉煤灰含量50%和30%分别是决定粉土、粉质黏土空气阻隔性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建议在粉土中掺入粉煤灰的比例小于50%,在粉质黏土中掺入粉煤灰的比例小于30%。
[Abstract]:A large number of inert materials need to be covered in the treatment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gangue mountain. In order to save soil source, use waste and ensure environmental benefit, the best proportion of coal ash instead of part of soil as covering material for spontaneous combustion gangue mountain is studied. Fly ash was mixed with silt and silty cla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volume ratio, and the air barrier effect of mixed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ratio was determined by indoor simulation experiment.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fly ash content on air barrier of mixed materials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fly ash is added into silty clay, the air barrier of the mixtur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tent of fly as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meability and the content of fly ash is approximately exponential under different pressure difference. The content of fly ash 50% and 30% respectively is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determining the air barrier of silt and silty clay.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proportion of fly ash added in silt is less than 50%, and the proportion of fly ash in silty clay is less than 30%.
【作者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资助项目(2009AA06Z320)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011030-3)
【分类号】:X773;X7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宇平,钱玉山,,卜贻孙;粉煤灰与电石渣治理煤矿自燃矸石山[J];重庆环境科学;1994年02期

2 赵谦,蔡红;火电厂干贮灰现场碾压的试验研究[J];电力建设;2004年08期

3 康学毅,王济盛;干贮灰场粉煤灰物理力学性质及碾压试验[J];电力勘测设计;2004年03期

4 王玉平,刘相国,赵华锋;煤矸石自燃的危害及治理成效[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2年03期

5 贾宝山,章庆丰,孙福玉;煤矸石山自燃防治措施[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6 刘忠全;刘剑;;采用流场理论确定采空区内自然发火火源点位置[J];矿业快报;2006年03期

7 胡振琪;张明亮;马保国;王萍;康惊涛;;粉煤灰防治煤矸石酸性与重金属复合污染[J];煤炭学报;2009年01期

8 毕银丽,胡振琪,刘杰,吴福勇,武玉坤;粉煤灰和煤矸石长期浸水后pH的动态变化[J];能源环境保护;2003年03期

9 陈胜华;郭陶明;胡振琪;;自燃煤矸石山覆盖层空气阻隔性的测试装置及其可靠性[J];煤炭学报;2013年11期

10 陈胜华;焦希颖;胡振琪;高杨;郭陶明;;自燃煤矸石山覆盖材料压缩及压实特性实验[J];环境工程学报;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家u&;;电站储煤场自燃现象分析与储煤系统优化[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王宁;李九玉;徐仁扣;;土壤酸化及酸性土壤的改良和管理[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23期

3 林元敏;;福州市绿地公园土壤肥力调查与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7期

4 张莉娜;;土壤表层有机质空间分析的遥感技术应用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7期

5 李贤胜;;广德县农用地土壤速效钾含量演变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9期

6 郦尧生;石其伟;;马鞍镇标准农田土壤pH现状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11期

7 胡宏祥,於忠祥,汪景宽,王秋兵;2种土壤分类体系的比较及其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2年05期

8 于群英;凤阳县农田土壤养分变化和剖面分布[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5期

9 胡宏祥,马友华;卡庆斯基制与美国制间土粒分析结果的转换[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6期

10 兰慧娟,吴楚,夏彭飞;天葱生境土壤中速效N·P·K的空间分布[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常宝华;熊伟;高树生;刘华勋;张静楠;;大尺度缝洞型油藏弹性开采特征实验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傅礼兵;姚约东;;基于指数式非达西渗流模型的解析解[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唐明云;施安峰;贾江涛;吴斌;王晓宏;;考虑轻油组分的SAGD过程热采稠油数值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罗建新;张烈辉;赵玉龙;刘启国;;线性复合油气藏试井解释模型及典型曲线分析[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杨锋;王新海;刘洪;;井钻遇溶洞油藏试井解释方法[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华林;熊伟;高树生;;矩形五点井网稳定注采压力系统的建立[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道伦;杨景海;查文舒;;数值试井若干关键技术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梁冰;陈天宇;孙维吉;;复杂地质条件煤层气藏井间干扰对井网布置的影响[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邵九姑;许友生;;Forchheimer型非达西渗流系统的数值模拟[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白洁;王永志;段慧珠;;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超积累植物修复技术及其机制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伟;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安全控制原理与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赵扬锋;煤岩变形破裂电荷感应规律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何峰;岩石蠕变—渗流耦合作用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4 赵锦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地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5 肖知国;煤层注水抑制瓦斯解吸效应实验研究与应用[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齐云阶;水平井采油举升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高艳鹏;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树种人工林密度效应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刘杰;湘中南红壤地区土壤质量特征与退化红壤的肥力调控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9 佘雕;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型灌木林地土壤质量特征及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常骏;呼伦贝尔草地利用单元划分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舒丽娜;锌胁迫下CO_2浓度升高对三种不同光合途径植物生长发育和锌积累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郑慧;高位池养虾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活性及其表征的土壤质量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江雪飞;除草剂阿特拉津和氯磺隆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活性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4 刘炎昊;高煤级煤储层条件下的气体运移机理[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桑培淼;注水强化松软煤壁稳定性的规律及工艺参数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汪国华;近距离上保护层开采卸压范围及临界层间距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彦奇;超细水泥渗透特性微观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胡孔飞;湘北桤木人工林土壤水分动态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9 陈丽刚;基于ABAQUS渗流与应力耦合作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10 李梦红;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与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伯华;一种粗粒土室内渗透比较试验研究[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1996年02期

2 王玉平,刘相国,赵华锋;煤矸石自燃的危害及治理成效[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2年03期

3 李松,万洁;煤矸石自燃机理及其防治技术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年02期

4 严彩霞,董健苗;粉煤灰在农业方面的利用[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1年05期

5 宋焕斌,张文彬;煤矸石的开发利用[J];化工矿物与加工;2000年12期

6 李雷,姜振泉;粉煤灰的理化特征及其综合利用[J];环境科学研究;1998年03期

7 张爱青;;大同矿区煤矸石山自燃防治及高效灭火技术[J];洁净煤技术;2010年01期

8 陆隽;陈燕群;;土的渗透性测定试验分析[J];技术与市场;2009年08期

9 刘孝锋;汪仁煌;;透气性测试装置密封结构设计与实验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2年06期

10 孟振全;混凝土透气性测定方法[J];建筑技术开发;1995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贾宝山;煤矸石山自然发火数学模型及防治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卓成;张海军;沈兆奎;郑向党;;充填质量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分析[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9年01期

2 A.C.萨莫伊洛娃;苏文贤;;外载荷作用下排土场的稳定性[J];矿业工程;1992年11期

3 张义顺;何小芳;朱伶俐;王敏丽;;水泥-粉煤灰注浆材料的研发与应用[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4 何荣军;周华强;郑保才;;煤矸石膏体巷旁充填材料的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6年04期

5 秦至刚;;低热值煤综合利用前景预测[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1991年01期

6 姚裕春,黄庆享,余学义,高正强,杨家治;砌碹巷道粉煤灰壁后充填机理及应用[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1年03期

7 ;非矿短信[J];建材发展导向;2007年05期

8 ;科研成果[J];煤炭科学技术;1999年11期

9 苏清政;;国产首套6.2m大采高综采支架应用实践[J];煤炭工程;2007年05期

10 李清山;新兴的工业资源──硅藻土[J];学科教育;199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宁;徐辉东;储洪强;王敏建;蒋林华;;冻结深井用C10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制试验研究[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7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王壣

本文编号:21761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1761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6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