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基于多端直流联网的风电功率协调控制

发布时间:2018-08-29 14:55
【摘要】:高渗透率风电参与多端直流系统的功率协调能够显著提高电网系统的运行稳定性。综合考虑电网电能质量和换流站功率裕量,将多端直流系统分为3种运行模式,即自由运行模式,下垂运行模式和限流运行模式。根据不同工况,各端的换流站能够协调分配直流电网内的不平衡功率,从而提高系统稳定运行的能力。为进一步改善多端直流系统的功率协调能力,提出了风电的有功协调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根据直流电压变化,控制风电场端电网频率,合理利用变速风电机组的惯性控制与变桨距控制,使风电能够有效分担系统内的不平衡功率。对风电渗透率为30%的多端直流系统的仿真分析验证了在所提3种运行模式以及风电的有功协调参与下,多端直流系统的供电质量以及对于有功扰动的承受能力均可得到改善。
[Abstract]:High permeability wind power participation in power coordination of multi-terminal DC system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power grid systems. Considering the power quality of power grid and the power margin of converter station, the multi-terminal DC system is divided into three operation modes: free operation mode, droop operation mode and current limiting operation mod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the converter stations at each end can coordinate the distribution of unbalanced power in the DC network, thus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ower coordination ability of multi-terminal DC system, the active power coordinated control strategy of wind power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DC voltage, the control strategy can control the frequency of wind farm terminal power grid, make use of the inertia control of variable speed wind turbine and variable pitch control, so that wind power can effectively share the unbalanced power in the system. The simulation analysis of multi-terminal DC system with 30% wind power permeability verifies that the power supply quality of multi-terminal DC system and its bearing capacity to active power disturbance can be improved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three operation modes and the active power coordination of wind power.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7072;50977028)~~
【分类号】:TM6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和明;张祥宇;王毅;朱晓荣;;基于功率跟踪优化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虚拟惯性控制技术[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谦;新型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与控制[D];东南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实,谢少军;大型并网风电机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研究[J];华北电力技术;2004年04期

2 陈建军;龚南斌;;风力发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影响分析[J];华北电力技术;2010年05期

3 郑黎明,许移庆;变速风力发电机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王东风;贾增周;孙剑;徐大平;;MW级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的一种复合控制方法[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5 许凌峰;徐大平;高峰;吕跃刚;;基于神经网络的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复合控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6 亢猛;王东风;韩璞;孙月亮;;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变速风力发电机组模糊控制器[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7 晏俊秋;肖成;张磊;;风力发电机的模糊PID控制器设计[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8 张磊;孙映光;吕翔宙;;基于Bladed软件的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设计[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9 李红;李娜;何凤有;马秀丽;;基于矢量控制的双馈风力发电技术研究[J];华东电力;2009年03期

10 杨煜;何炎平;李勇刚;;基于Simulink/Matlab的变速风力发电机组在低于额定风速时的仿真研究[J];华东电力;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宗凯;无刷双馈电机建模及智能控制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撖奥洋;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故障特性与保护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吴定会;风能转换系统的分析、控制与优化方法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4 张大海;浮力摆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王哲;大型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策略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6 刘颖明;永磁式直驱风电机组控制技术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7 井艳军;双馈风电机组模型预测控制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8 崔杨;大规模风电场群联网的源网协调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9 葛俊旭;兆瓦级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的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谷鑫;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系统Boost斩波—三电平变换器控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长生;风力发电机偏航控制系统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增国;基于DSP的开关磁阻电机风力发电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陈顺章;基于LabVIEW的风力机叶片振动监测系统开发[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周志飞;考虑风速随机性的风电场电压相关问题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冯凯辉;风电场动态无功补偿方案设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丽;风光联合发电系统建模与设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杨先有;风电机组变桨距实验平台数字物理混合设计及仿真[D];湘潭大学;2010年

8 林媛源;风电机组监控安全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D];湘潭大学;2010年

9 张宝发;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控制系统仿真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10 贾丽;风力发电机测试系统设计及数据处理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靳静;艾芊;;我国风电场建设及运行现状评估与发展前景研究[J];华东电力;2007年08期

2 武娟,任震,黄雯莹,代英筠;轻型直流输电的运行机理和特性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8期

3 汪馥英;多端DC-AC系统的潮流计算[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0年06期

4 屠卿瑞;徐政;姚为正;;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直流输电电平数选择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年20期

5 杨俊华;邹兵;王孝洪;王海兵;;矩阵变换器励磁控制的无刷双馈风力发电系统[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8年02期

6 刘隽;贺之渊;何维国;包海龙;季兰兰;;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J];电力与能源;2011年01期

7 韩英铎,王仲鸿,林孔兴,杨永康,黄其励,蒋建民;电力系统中的三项前沿课题——柔性输电技术,智能控制,基于 GPS 的动态安全分析与监测系统[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7期

8 彭凌;李永东;柴建云;苑国锋;;独立运行的双馈异步轴带发电机矢量控制系统[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2009年07期

9 阳少华;GTO VSI在分接高压直流电力上的应用[J];水利水电快报;1995年02期

10 张洋;别朝红;;一种无速度传感器的双馈风力发电机滞环矢量控制策略[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桂斌;新型直流输电及其相关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勇刚;李伟;崔宝玲;刘宏伟;;风电机组电液比例变桨距技术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7年06期

2 叶杭冶;潘东浩;;风电机组变速与变桨距控制过程中的动力学问题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7年12期

3 张纯明;姚兴佳;张忠丛;温和煦;;模型参考自适应电动变桨距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8年01期

4 姚兴佳;温和煦;邓英;;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变桨距智能控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5 吴万荣;陈卿;罗前星;衡保利;;风力机独立液压变桨距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J];现代制造工程;2010年09期

6 何玉林;刘军;杜静;李俊;;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技术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0年07期

7 陈光宇;;基于神经网络PID的变速变桨距控制设计[J];制造业自动化;2010年09期

8 田炜;汪海波;鲁斌;刘剑;;基于实时以太网的兆瓦级风电机组电动变桨距系统[J];江苏电机工程;2011年02期

9 邱静;徐大林;孔屹刚;;风电机电动变桨距系统变增益模糊控制仿真研究[J];华东电力;2011年04期

10 汪海波;田炜;鲁斌;刘剑;;兆瓦级风机直流和交流电动变桨距技术[J];江苏电机工程;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青松;岳晋萍;;基于神经网络的变速恒频风机变桨距控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C];2011年

2 毛羽森;龚淑秋;;风电机组独立变桨距控制的研究[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C];2012年

3 陈建伟;叶林;;风力发电变桨矩机构的改进模型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许凌峰;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智能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2 王哲;大型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策略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3 郭洪澈;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系统控制技术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4 高峰;风力发电机组建模与变桨距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5 张纯明;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独立变桨距控制策略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甄海华;兆瓦级风电机组独立变桨距机构动态特性分析[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2 安占国;3MW风机变桨距驱动系统设计[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3 周志超;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及其在变桨距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罗敏;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变速变桨距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5 徐s,

本文编号:22115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2115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c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