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基于功率前馈的光伏并网控制方法及稳定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8-12-15 18:41
【摘要】:针对光伏并网逆变器,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前馈的电压电流双环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控制方法,电压外环实现逆变直流侧的电压稳定,内环追踪交流侧并网电流。在并网电流指令中,引入功率前馈环节,加快系统响应速度,减少直流电压的稳态误差。根据双闭环系统的波特图和根轨迹图,分析了系统在某区域范围内的稳定性。针对功率前馈环节,仿真对比了有无功率前馈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搭建了2kW的单相光伏并网发电平台,并对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长期稳定可靠运行且能快速响应外界变化,并网电流畸变率为2.8%。该系统已成功应用到光伏建筑一体化(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BIPV)系统中,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价值。
[Abstract]:A voltage and current double loop proportional integral (proportional integral,PI)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power feedforward is proposed for grid-connected photovoltaic inverter. The voltage outer loop achieves voltage stability on the DC side of the inverter and the inner loop tracks the AC side grid-connected current in the inner loop. In the grid-connected current instruction, power feedforward is introduced to speed up the system response and reduce the steady-state error of DC voltage. The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in a certain region i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Porter graph and the root locus diagram of the double closed loop system. The effect of power feedforward on system performance is simulated and compared. A single phase photovoltaic grid-connected generation platform based on 2kW is built,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is tested.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can run stably and reliably for a long time and can respond to external changes quickly. The distortion rate of current connected to the grid is 2.8%. The system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integrated (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BIPV system of photovoltaic buildings and has strong practical value.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省电力公司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项目)(2009CB219706) 中国与欧洲政府间国际合作计划项目(2010DFA61640)~~
【分类号】:TM6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纪庆;推进光伏并网发电与建筑结合的应用[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4年05期

2 郑诗程,丁明,苏建徽,茆美琴;户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电力电子技术;2005年01期

3 杨军;金新民;童亦斌;;1kW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J];电源技术应用;2008年03期

4 吴振宇;耿兴华;冯林;赵亮;;基于DSP的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J];电力电子技术;2011年05期

5 苏小玲;韩民晓;刘海军;;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励磁涌流抑制方法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1年05期

6 杨军;金新民;童亦斌;;基于DSP的小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J];变频器世界;2007年10期

7 杨军;金新民;童亦斌;;基于DSP的小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J];电子产品世界;2007年11期

8 相海涛;蒋海江;马翠姣;宋高升;;基于PV-IPM的光伏并网逆变器[J];电力电子技术;2010年10期

9 谢子青;;基于DSP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27期

10 张永生;杨海柱;;光伏并网多个逆变器并联运行控制及实现[J];电子质量;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玉梁;苏建徽;赵为;余世杰;王斯成;王德邻;;不可调度式单相光伏并网装置的平波电容容量的选择[A];中国太阳能学会2001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沈玉梁;余世杰;苏建徽;赵为;王斯成;王德邻;;单相光伏并网装置主功率器件单极性安全切换模式[A];中国第六届光伏会议论文集[C];2000年

3 褚小莉;余晓东;;单相光伏并网系统及其反孤岛策略的仿真研究[A];第十届中国太阳能光伏会议论文集:迎接光伏发电新时代[C];2008年

4 赵为;沈玉梁;余世杰;苏建徽;;PI控制算法和预测控制算法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应用[A];中国太阳能学会2001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于元;张志文;王文静;刘波;;自主研制的10kW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A];21世纪太阳能新技术——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陶晓峰;吴红斌;;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动态仿真[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赵为;余世杰;沈玉梁;苏建徽;王斯成;王德邻;;基于DSP芯片的多功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A];中国第六届光伏会议论文集[C];2000年

8 孙龙林;张兴;许颇;赵为;曹仁贤;;单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中共模电流抑制的研究[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周彦;段善旭;刘飞;殷进军;刘邦银;;一种三相光伏并网系统的双模运行控制策略[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林东栋;余晓东;杨益金;;基于电压正反馈的逆变器并网孤岛检测技术[A];第十届中国太阳能光伏会议论文集:迎接光伏发电新时代[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朝晖;给点儿阳光就“灿烂”[N];中国矿业报;2005年

2 杨朝晖;节能建筑:给点儿阳光就“灿烂”[N];科技日报;2004年

3 张涛;呼吁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N];人民政协报;2005年

4 王明毅;世界级太阳能发电系统在深圳建成[N];中国石油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汪红蕾;阳光“增色”北京奥运[N];中华建筑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唐沙;光伏建筑一体促进节能[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7 记者 杨川梅;“太阳神”为可持续发展聚能[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8 魏U,

本文编号:23811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3811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5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