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后续雷击对10kV配电线路耐雷性能及防雷措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12-16 05:37
【摘要】:为分析负极性后续雷击对10 kV线路耐雷性能和防雷措施效果的影响,将蒙特卡罗法、电气几何模型和ATP-EMTP软件相结合,提出线路反击、直击和感应雷跳闸率的评估方法,采用Eriksson配电线路雷击统计数据验证了评估方法的有效性,采用该方法对上海电网典型10 kV绝缘导线线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情况下,首次直击、反击和感应雷跳闸率大于后续雷击,大地电导率对首次感应雷跳闸率的影响更大;首次和后续雷击下,架设避雷线或耦合地线、增强线路绝缘和安装防弧间隙有相近的改造效果;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对降低首次反击跳闸率有效,面对后续反击跳闸率影响很小;安装线路避雷器后,后续感应雷跳闸率的降低远不如首次雷击,在防雷措施选择方面,与只考虑首次雷击不同,考虑后续雷击时,不建议降低杆塔接地电阻,而是建议提高线路避雷器的安装密度。
[Abstract]:In order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negative subsequent lightning stroke on lightning resistance performance and lightning protection effect of 10 kV lines, a method to evaluate the lightning tripping rate of line counterattack, direct strike and induced lightning tripping is proposed by combining Monte Carlo method, electrical geometry model and ATP-EMTP softwa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is verified by using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lightning stroke of Eriksson distribution lines. The typical 10 kV insulated wire lines of Shanghai Power Grid are analyzed by using thi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most cases, the rate of first direct strike, counterattack and induced lightning tripping is higher than that of subsequent lightning stroke, and the earth conductivity has more influence on the first induced lightning tripping rate. For the first time and subsequent lightning strike, the installa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lines or coupled ground wires, the enhancement of line insulation and the installation of anti-arc gap have similar effects, and the reduction of tower grounding resistance is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first-time counter-attack tripping rate, and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subsequent counterattack tripping rate. After installing the line arrester, the rate of subsequent induced lightning tripping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the first lightning stroke. The sel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measures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considering only the first lightning stroke. When the subsequent lightning strike is considered, it is not recommended to reduce the grounding resistance of the pole and tower.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installation density of the line arrester should be increased.
【作者单位】: 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浙江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市电力公司松江供电公司;
【分类号】:TM8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翠霞;李汝彪;葛栋;陈秀娟;;浙江省110和220kV敞开式变电站雷害事故分析[J];电网技术;2011年02期

2 王孝波;陈绍东;张义军;黄智慧;蔡力;;一次多回击自然闪电引发的输电线路感应过电压特征分析[J];电网技术;2011年02期

3 彭向阳;姚森敬;郭婷;周文俊;;广东地区变电站出线断路器侵入波过电压实时数字仿真分析[J];电网技术;2012年06期

4 陆国俊;熊俊;陈家宏;童雪芳;谷山强;;广州地域1999~2008年地闪密度图及雷电参数分析[J];高电压技术;2009年12期

5 王羽;文习山;蓝磊;张露;陈楠;郭卫;;提高架空配电线路耐雷水平的仿真分析[J];高电压技术;2011年10期

6 边凯;陈维江;沈海滨;李成榕;尹彬;陈康;;10kV架空配电线路雷电防护用绝缘塔头[J];高电压技术;2013年03期

7 罗健斌;郝艳捧;韩永霞;李立mg;;计及设备运行电压的特高压换流站直击雷防护设计方法[J];电网技术;2013年05期

8 刘可真;束洪春;于继来;田鑫萃;吴尉民;;±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击暂态识别[J];电网技术;2013年11期

9 汪利华;陈伟民;;PSL-12/4防雷支柱绝缘子在配电线路上的应用[J];华东电力;2007年03期

10 司文荣;张锦秀;傅晨钊;郑旭;肖嵘;;2003~2011年上海地区雷电活动规律及落雷参数分析[J];华东电力;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家启;申双和;夏佰成;魏长明;向波;;重庆地区1999~2008年雷电参数变化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2期

2 何建林;张电;刘渝根;田金虎;;基于实际雷电参数的10kV架空绝缘线路防雷分析[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3 苏胜新,何金良,咸日常,孙为民;线路用避雷器应用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电瓷避雷器;2000年04期

4 王兰义,职建中,李可凕,王贤,常建军,李永祥;氧化锌电阻片生产中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应用[J];电瓷避雷器;2001年01期

5 何金良,姜舟;避雷器耐受输电线路雷电绕击的能力分析[J];电瓷避雷器;2001年06期

6 王兰义,职建中,李永祥,胡述涛,侯国文;固相法与共沉淀包膜法制备氧化锌非线性电阻陶瓷粉体的比较[J];电瓷避雷器;2002年02期

7 杨凤金,卢振亚,李政文;关于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标准GB11032-2000的几点讨论[J];电瓷避雷器;2003年01期

8 刘勇飞;应用纳米材料提高氧化锌电阻片通流能力[J];电瓷避雷器;2003年02期

9 肖国斌;应用线路避雷器提高交流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的研究[J];电瓷避雷器;2003年05期

10 寇晓■,程锦,李彦明;氧化锌压敏电阻直流小电流区域伏安特性的研究[J];电瓷避雷器;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邵慧丽;;MOA泄漏电流影响因素分析[A];2011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郭文敏;李忠华;;聚乙烯基非线性复合材料的电导特性及机理[A];第十三届全国工程电介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黄克俭;王小飞;刘云鹏;杨足明;;架空线路雷电感应电压数值大小研究分析[A];S13 第十届防雷减灾论坛——雷电灾害与风险评估[C];2012年

4 张枨;;氧化锌压敏电阻老化过程中非线性系数的研究[A];S13 第十届防雷减灾论坛——雷电灾害与风险评估[C];2012年

5 高金阁;宋平健;岳景东;符琳;;雷电感应电压计算公式分析与修订[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1第十一届防雷减灾论坛[C];2013年

6 颜旭;陈绍东;周宝琴;陈易昕;;自然雷电下氧化锌避雷器残压特征分析[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1第十一届防雷减灾论坛[C];2013年

7 刘学春;金敏;徐磊;;武汉市近6a云地闪电活动特征分析[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1第十一届防雷减灾论坛[C];2013年

8 徐乐;杨仲江;柴建;张枨;赵军;;不同脉冲电流作用下氧化锌压敏电阻伏安特性分析[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1第十一届防雷减灾论坛[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文敏;聚乙烯/无机填料复合材料非线性电导特性及机理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大晟;移动基站电源电涌保护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文武;感应雷电磁干扰及其防护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魏斌;MOV在低温环境下的电气特性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羊新胜;复相钙钛矿锰氧化物电磁输运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6 李统业;稀土氧化物基功能陶瓷的非线性电学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7 柯磊;高电位梯度片式/厚膜ZnO压敏电阻的研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家启;基于LLS的重庆地区雷电活动规律及其风险评估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9 董亮;前驱体纳米化后氧化钨陶瓷中高温温区的电学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李瑞芳;雷电活动及地形地貌对输电线路绕击特性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秀成;稀土氧化物掺杂改性氧化锌压敏电阻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2 李京校;基于SAFIR资料的北京及周边地区闪电特征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3 李博;重庆雷电时空分布特征及雷灾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4 陈琳;MOV型SPD测试及老化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5 李可凕;JG公司MOR产品质量改进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6 彭海涛;山区10kV配网架空线路差异化防雷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邱培;高压系ZnO压敏电阻设计及其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周紫阳;SnO_2压敏电阻的掺杂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付强;油田110kV输电线路防雷保护间隙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10 温惠;MOA的冷却结构设计与散热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春杰;祝令瑜;汲胜昌;张乔根;;高压输电线路和变电站雷电防护的现状与发展[J];电瓷避雷器;2010年03期

2 段建东,张保会,郝治国,哈恒旭;超高压线路暂态保护中雷电干扰与短路故障的识别[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18期

3 张保会;郝治国;;智能电网继电保护研究的进展(一)——故障甄别新原理[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年01期

4 罗真海,陈勉,陈维江,李国富,宿志一;110kV、220kV架空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并联间隙防雷保护研究[J];电网技术;2002年10期

5 沈海滨;陈维江;张少军;陈平;袁力;尹彬;李文龙;;一种防止10kV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用新型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J];电网技术;2007年03期

6 陈维江;沈海滨;陈秀娟;颜湘莲;尹彬;;10kV配电网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防护[J];电网技术;2007年22期

7 杨文翰;吕英华;;用模拟电荷法求解高压输电线附近电磁场[J];电网技术;2008年02期

8 彭向阳;周华敏;潘春平;;2008年广东电网输电线路冰灾受损情况及关键影响因素分析[J];电网技术;2009年09期

9 彭向阳;张斌;余冬青;林其雄;;线路开关单相重合闸期间雷击事故及电磁暂态仿真[J];电网技术;2009年20期

10 彭向阳;钱冠军;王红斌;吕鸿;余钢华;高峰;;利用母线CVT响应电流实现变电站雷电侵入波在线监测[J];电网技术;2011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明;袁检;侯f ;;DW10型断路器存在问题及改造方案研究[J];华东电力;2008年05期

2 郭建国,卢坤;220kV送电线路调整绝缘及运行分析[J];黑龙江电力;1998年02期

3 章叔昌;江西电网输电线路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策及措施[J];江西电力;2004年05期

4 邱俊星,邱国新;广州电网架空送电线路的运行管理[J];广东电力;2003年05期

5 苏红梅,刘晓冬;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计算[J];河北电力技术;2005年04期

6 余寿全;;钦州110kV燕江线雷击故障统计分析与防雷措施[J];广西电业;2008年10期

7 张运周,孙廷玺;珠海电力局送电线路5年运行总结[J];高电压技术;2000年06期

8 胡正斌;罗先明;;避雷器在山区输电线路防雷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8年29期

9 罗科;;使用合成绝缘子对多雷地区输电线路的影响[J];广东科技;2008年24期

10 郭兆华;;雷击同塔双回路跳闸次数的计算方法[J];湖北电力;2005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陈宙平;余寿全;;110kV燕江线雷击事故统计分析与防雷保护措施[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8年

2 鲁海亮;文习山;蓝磊;童雪芳;陈宇民;;基于ATP的输电线路反击跳闸率自动计算[A];2008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张圣健;姜亚南;石健;平绍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A];全国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与接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东;马仪;陈磊;赵明;许丹莉;王毅楠;;500kV紧凑型线路雷电反击特性的计算研究[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11年

5 王庆军;程登峰;郑世玲;;安徽电网220kV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分析[A];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明光;;阻抗避雷针及应用[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7 陆国庆;姜新宇;芮冬阳;杨旭;陈锐;赵鸿;;一种新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研究与实践[A];全国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与接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陈黎;聂颖涛;金波;;500kV紧凑型架空送电线路在高海拔地区的推广应用[A];2007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刘昌平;何志强;黄忠培;张志劲;蒋兴良;胡建林;;超特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击距系数的研究[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明明 通讯员 江锋;技高人为峰[N];国家电网报;2008年

2 记者 张明明 通讯员 周伟;220千伏线路跳闸率创新低[N];国家电网报;2008年

3 记者 张明明 通讯员 肖慧颖 郭志锋;江西公司建立线路监察巡视机制[N];国家电网报;2011年

4 吴玉梅 特约记者 岳文华;赤峰供电公司向精益化管理要效益[N];东北电力报;2009年

5 陈伟 郁金平 左娴明;兖矿:卫星技术保证供电安全[N];经理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陆畅 张明明;走稳每一步 管理上台阶[N];国家电网报;2009年

7 海北公司党办;六大工程促服务 九条措施抓行风[N];祁连山报;2007年

8 邓军平 张海宁 艾凌云;九江农电中心供电所体制变革调查[N];国家电网报;2007年

9 记者 王启瑛 通讯员 王秀梅;一切为了让你满意[N];格尔木日报;2010年

10 任金明 马洪飞 林加占;田野作证[N];吉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国庆;交流输电线路绕击仿真模型及同杆双回耐雷性能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2 陈林;雷电全时空监测系统在超高压电网应用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宇;安徽电网220kV输电线路安装线路避雷器的分析及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2 李长旭;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08年

3 沈志恒;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同跳保护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张志劲;500kV同杆双回输电线路耐雷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5 郭小莜;东莞电网220kV同塔多回架空线路防雷技术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6 钟一俊;特高压输电技术研究和应用综述[D];浙江大学;2008年

7 杨利彬;考虑冲击电晕的输电线路耐雷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8 何林;中性点接地方式对配电网可靠性影响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9 陈捷;输电线路高杆塔波阻抗及反击特性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10 郭海云;呼和浩特市供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与改造[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818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3818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a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