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的抗干扰复合预测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6 18:01
【摘要】:风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资源,储量巨大且可再生,已成为了当前新能源发电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我国国土广袤、幅员辽阔,蕴藏了非常丰富的风能资源,小型风力发电系统所需资金成本较小,易于安装,将其作为电网供电的补充以供日常生产生活所用是缓解部分地区能源短缺问题,减轻燃煤电厂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法。因此,研究运行可靠的小型风力发电系统并将其推广到广大农村地区家庭使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风力发电系统作为一个非线性、强耦合、多变量的复杂系统,由于风能的随机性、时变性、不可控等特点,很难获得系统的准确模型。另外,由于系统运行环境往往较为恶劣,环境因素引起的各方面扰动也是风力发电系统难以控制的一个方面,为了解决风力发电系统存在的受扰问题,提高风力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本文以最大功率跟踪控制为目标,研究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与干扰观测技术(DOB)的复合抗干扰控制方法,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主要研究内容有:1、作为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控制策略的前期验证,研究并设计了 Buck型DC-DC变换器的复合抗干扰控制算法,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扰动,提高控制效果。2、分析了永磁同步发电机(PMSG)的数学模型,研究了矢量控制策略(FOC),电压空间矢量调制原理(SVPWM)。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永磁同步发电机调速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3、结合模型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分析了永磁同步发电机的预测模型,设计了永磁同步发电机的模型预测控制器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仿真验证。4、针对风力发电系统干扰源众多的情况,将参数摄动,风速的变化视作集总扰动,通过干扰观测器(DO)对系统的总干扰进行估计,并通过前馈补偿的形式消除干扰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干扰观测技术的有效性。5、在仿真验证的基础上设计了永磁同步风力发电实验平台,并初步验证了该实验平台的有效性。
【图文】:

不可控,变流器,永磁,风力发电系统


逦周嘉炜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的抗干扰复合预测控制研究第二章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的结构与建模逡逑2.1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的结构逡逑国内现有的小型风力发电机主要是指201cW及以下功率等级的发电机。小型风力系统可以由风力发电机单独提供发电能源,也可以和光伏系统组合成混合型的风电系前者不需要额外的光伏系统,使用大容量的蓄电池或者备用发电机来保证风速低或无的电力供应。后者在无风或低风速时可以用光伏系统发电来保证能源供应。逡逑2.1.1'风力发电系统的拓扑结构逡逑传统的并网型直驱式永磁同步发电系统主要采用的功率拓扑包括四种结构[24_29]:逡逑1、机侧不控整流,网侧PWM逆变;逡逑A逦逦逦逡逑

不可控,变流器,永磁,风力发电系统


逦周嘉炜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的抗干扰复合预测控制研究第二章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的结构与建模逡逑2.1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的结构逡逑国内现有的小型风力发电机主要是指201cW及以下功率等级的发电机。小型风力系统可以由风力发电机单独提供发电能源,也可以和光伏系统组合成混合型的风电系前者不需要额外的光伏系统,使用大容量的蓄电池或者备用发电机来保证风速低或无的电力供应。后者在无风或低风速时可以用光伏系统发电来保证能源供应。逡逑2.1.1'风力发电系统的拓扑结构逡逑传统的并网型直驱式永磁同步发电系统主要采用的功率拓扑包括四种结构[24_29]:逡逑1、机侧不控整流,网侧PWM逆变;逡逑A逦逦逦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M6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树峰;;几种常见风力发电系统的技术比较[J];科学技术创新;2017年34期

2 辛乳江;魏勇;;浅议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运用[J];低碳世界;2017年01期

3 金宝成;;一种新颖的风力发电系统[J];能源技术;1984年02期

4 刘军;漆明月;;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的鲁棒H_∞控制[J];电子科学技术;2017年03期

5 周小壮;王孝洪;HOANG THI THU GIANG;;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的分数阶比例积分控制算法研究[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7年07期

6 王艳春;;风力发电系统技术的发展综述[J];信息记录材料;2017年05期

7 吴军;胡晓光;周颖;;风力发电系统及其功率控制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7年07期

8 王江涛;;基于矩阵变换器的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7年04期

9 谭江;;风力发电系统变频器故障诊断研究[J];通讯世界;2017年20期

10 全维;;变流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5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耿华;;风力发电系统的功率优化与控制[A];2015年中国自动化大会摘要集[C];2015年

2 赵福盛;;小型风力发电系统[A];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中小型风能设备与应用》(2013年第2期)[C];2013年

3 ;运达风电风力发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A];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风能产业》(2015年第7期)[C];2015年

4 李响;;浅析风力发电系统雷电综合防护[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赵福盛;;小型风力发电系统[A];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中小型风能设备与应用2013年度论文集(上)[C];2013年

6 赵福盛;;小型风力发电系统(五)[A];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中小型风能设备与应用》(2014年第3期)[C];2014年

7 田德;王海宽;陈松利;辛海升;韩巧丽;;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系统的理论与实验验证[A];21世纪太阳能新技术——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任丽娜;刘福才;焦晓红;;基于状态观测器的风力发电系统无速度传感器控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B卷[C];2011年

9 赵福盛;;小型风力发电系统(四)[A];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中小型风能设备与应用》(2014年第2期)[C];2014年

10 李维华;曹仁贤;;变速风力发电系统逆变器的研究[A];21世纪太阳能新技术——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程连红;“明年的订单都接满了”[N];深圳商报;2009年

2 记者 窦丽娟;大庆油田开展风力发电试验[N];中国石油报;2009年

3 记者 王庆华;张利平与斯维奇风力发电系统(北京)有限公司高管座谈[N];赤峰日报;2009年

4 日商;日本家用发电系统日渐流行[N];国际商报;2003年

5 李斌;科研人员研制出纳米薄膜风力发电系统[N];中国能源报;2013年

6 通讯员 潘国杰 特约记者 金其强;新型“风机”成功为岸标供电[N];中国水运报;2011年

7 肖海航 王金伟 吕坤;风力发电的装备制造[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8 王子冰 本报记者 李蕾;水甜了,,兵心更暖 电明了,眼睛更亮[N];解放军报;2018年

9 张涛;我国首个风光储输综合示范项目将于3月底开工[N];中华建筑报;2010年

10 时报记者 张天源 林翊 林佳 陈金羽 见习记者 万中伟;聚焦6.18省工商联展馆[N];福建工商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波;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2 章心因;变速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交直流并网低电压穿越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3 Seyed Reza Hadian Amrei;风力发电系统网侧电力变换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4 杨俊华;无刷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

5 宋平岗;变速风力发电系统变流与优化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6 施凯;定子双绕组感应风力发电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7 胡雪松;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功率平滑策略的研究与控制系统设计[D];重庆大学;2010年

8 齐志远;小型风力发电系统能量管理集成控制的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9年

9 唐芬;直驱永磁风力发电系统并网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10 周宏林;大容量双馈式风力发电系统并网关键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彦美;双馈式风力发电系统次同步振荡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年

2 苏显贺;新型直驱交流励磁风力发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年

3 尹天骄;风力发电系统容错控制策略研究[D];江南大学;2018年

4 彭亮;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功率控制策略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8年

5 王波;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跟踪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8年

6 周嘉炜;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的抗干扰复合预测控制研究[D];扬州大学;2018年

7 区寿松;双馈风力发电机的非线性自适应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8 余达;基于深度学习的风力发电系统故障在线诊断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9 陈宝林;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控制系统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8年

10 李钢;直驱式风力发电系统网侧变流器控制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417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6417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3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