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钙钛矿型材料表面吸附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0 11:11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有害气体探测方面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其中,基于钙钛矿材料的传感器由于成本低,可在常温下工作,以及良好的敏感性等优势,该类半导体材料已成为一类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气敏材料。实验上已用不同类型的钙钛矿型材料对不同气体进行了探测,均得到了良好的结果。由于缺乏系统的机理指导,目前的钙钛矿型气敏材料开发实验普遍采用试错法(trial and error);而钙钛矿材料AnBXm结构最大的特点是A、B、X三个位置的基团或元素均可进行替换或掺杂,仅通过变换B位金属离子即可设计出上千种候选材料,试错法不仅导致了人力物力的浪费,还大大延长材料开发周期。而以半导体材料表面对气体分子识别的灵敏性和选择性机理指导气敏材料的开发和设计,可有效加快研究速度、缩短开发周期。因此本文采用静态和动态量子力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类型的钙钛矿材料吸附不同的气体进行模拟,系统研究钙钛矿在动力学过程中的结构变化,气体与钙钛矿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和伴随的吸附能变化及电荷转移进行分析比较,建立不同性质气体在钙钛矿材料表面的吸附特征模型,揭示钙钛矿材料的气敏机理。本文采用动力学方法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对不同类型的钙钛矿材料吸附不同的气体进行模拟,对钙钛矿在动力学过程中的结构变化,气体与钙钛矿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和伴随的吸附能变化及电荷转移进行分析比较,理论分析计算较好的吻合了实验结果。本文主要以MAPbI3和(MA)2Pb(SCN)2I2两种钙钛矿材料为基础,用H20吸附 MAPbI3,以及 CO(CH3)2、H2O、NO2 和 03 在(MA)2Pb(SCN)2I2 表面的吸附模型构建和量子动力学模拟得到以下结论:H20在两种钙钛矿表面吸附时,由于Pb-SCN相互作用较强等原因,(MA)2Pb(SCN)2I2结构更稳定,因此在模拟过程中,水对其的破坏作用较小;当(MA)2Pb(SCN)2I2吸附H20、CO(CH3)2、NO2和03时,钙钛矿结构的破坏严重程度与吸附气体有明显关系,气体氧化性越强,与钙钛矿之间的相互作用越强,伴随的电荷转移越多,钙钛矿的破坏程度也就越强,对应的气体最低探测浓度也越低。本模拟工作可为解释和预测不同气体在钙钛矿材料表面吸附的吸附机理和最低探测浓度提供理论基础,对其他材料在气敏传感领域的应用也有借鉴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B381;TM914.4
【图文】:

钙钛矿,阳离子,太阳电池,晶体结构


图1-3典型钙钛矿晶体结构和常用的A位阳离子逡逑尽管钙钛矿材料在太阳电池领域取得了如此迅猛的进展,钙钛矿材料化学稳定性仍然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通常来说,钙钛矿对很素很敏感,它们可能会在温度的变化下发生相转,为了评估钙钛矿的人们提出了容忍因子(t)的概念。(=-I^Rb逦,RA,Rj^pRx分V2(^+^x)逡逑,B,X的离子半径,当0.9<t<l时,钓钛矿能形成稳定的立方相,当0.71<t<会形成扭曲的晶体结构,常用的B位阳离子一般是体积较大的Pb2++。要形成对称性较高的立方相结构,A位基团就要足够大,使t在0.9?1围内,否则就只能形成扭曲的钙钛矿结构。研宄者们想出了很多办法钛矿的稳定性,如给钙钛矿涂上像硬脂酸、聚偏氟乙烯(PVDF)、聚PS)这类稳定且防水的材料,并用有机配体封顶,这不仅提高了钙钛性,还钝化了钙钛矿的缺陷[18_261。但尽管这样,钙钛矿的长时间稳定一个限制其实际应用的大问题。但在气敏传感器领域,钙钛矿材料的一劣势却能化为优势。逡逑

第一性原理,动力学方法,分子动力学,方程组


逑密度泛函理论自洽计算逡逑图2-1密度泛函的近似过程逡逑在知道了交换关联能的函数形式以后,根据Kohn-Sham方程组可以完整逡逑地进行自洽计算。对于密度泛函理论来说,电子密度自洽计算流程包括三个层逡逑次的循环迭代结构:(1)求解系统波函数时,采用对角化体系哈密顿量;(2)自洽逡逑计算基态电荷密度;(3)优化得到体系理想结构。其电子密度自洽计算流程如图逡逑2-2所示。逦 ̄逡逑14逡逑

吸附水,初始模型,动力学,表面吸附


次得到MAPbh吸附水的初始模型的水分子的个数为26个,(MA)2Pb(SCN)2I2逡逑吸附水的初始模型中水分子的个数为27个。我们采用动力学模拟的办法模拟如逡逑图3-1所示的H20在(MA)2Pb(SCN)2I2和MAPbl3表面吸附过程,对上述两种吸逡逑附模型进行长时间的动力学模拟,并分析H20与(MA)2Pb(SCN)2I2和MAPbI3逡逑的相互作用和钙钛矿八面体结构变化。在动力学过程中,基于第一性原理,采逡逑用VASP软件,每隔5邋ps计算一次体系的吸附能和电荷转移,计算过程中,逡逑MAPbI3体系和(MA)2Pb(SCN)2I2体系对应的K-points设置分R%为3><3x邋1和逡逑3x3x2。逡逑3.3结果与讨论逡逑3.3.1水在MAPbl;和(MA)2Pb(SCN)2I2表面吸附的稳定性分析逡逑图3-2所示为MAPbh吸附水和(MA)2Pb(SCN)2I2吸附水的动力学过程中均逡逑方根偏差(RMSD)的变化情况。由图可见,H20在MAPbI3表面吸附情况下在逡逑140邋ps以后基本达到稳定状态,而H20在(MA)2Pb(SCN)2I2表面吸附情况下在逡逑100邋ps后就达到了稳定状态。(MA)2Pb(SCN)2l2吸附水的总RMSD相对于逡逑MAPbI3吸附水的总RMSD较低,说明前者在动力学过程中总体的结构变化较逡逑19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富信;;处理溶液表面张力及表面吸附实验数据新的方法[J];昆明工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2 雷结;莫育俊;;表面增强喇曼散射与表面吸附分子的研究[J];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1期

3 邓景发;包信和;;功函数测量研究氧与银和银-钯合金表面的相互作用[J];物理化学学报;1987年05期

4 胡国松,朱祖祥,袁可能;磷酸离子在可变电荷表面吸附机制的初步探讨[J];土壤通报;1988年05期

5 周成思;玻璃布表面吸附水蒸气对玻璃钢性能的影响[J];玻璃钢/复合材料;1988年03期

6 王水菊,区泽棠;甲(乙)醇、甲(乙)醛和甲酸在镁表面的吸附[J];化学物理学报;1988年06期

7 周鲁;;N_2分子在W(001)表面吸附的分子动态特征[J];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88年05期

8 徐征,千载虎,崔圣范;测定固体催化剂表面酸碱分布新方法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9年07期

9 王磊,叶令;Ce在Si(111)面上吸附的EHT研究方法[J];半导体学报;1989年09期

10 王秀娇,史季芬;表面吸附固定化酶及其应用[J];北京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素芹;居学海;;硝胺在铝表面吸附行为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陈玉鑫;陈旭;查良镇;;气溶胶颗粒表面吸附气体的初步分析[A];中国真空学会质谱与检漏专委会第十一届年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真空校准专委会第六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花修艺;董德明;于菲;赵兴敏;;线性规划法研究天然水体沉积物和生物膜的表面吸附特性[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4 王策;张磊;张路;赵濉;;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在石英表面吸附行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一分会:胶体与界面化学[C];2016年

5 谢茂林;江俊;;钯铂合金表面吸附水分子的研究模拟[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6 王幸;张超;宋开慧;钱萍;;苯在高岭土表面吸附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潘伦;邹吉军;王松博;张香文;王莅;;表面吸附水对可见光染料敏化过程的重要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2年

8 王谋华;董庆年;张文郁;魏伟;孙予罕;;甲醇与水在氧化锌表面吸附的研究[A];全国第13届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9 耿信鹏;周烨;王保怀;郑长征;;变性剂浓度对蛋白在适度疏水表面吸附折叠的影响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10 王渭娜;Ping Yang;王文亮;;乙酸在氧化铈不同模型表面吸附行为的差异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五分会:表界面结构调控与催化[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华医学美容学会常委、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鲁树荣;六招赶走“电脑肌肤”[N];保健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明阳;抑制剂分子构型对铜钼分离影响的机理研究[D];东北大学;2017年

2 纪文超;零价汞和氨在典型催化材料表面吸附行为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3 刘新;金属熔化过程与表面吸附的计算化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马敏;铁原卟啉在电极表面吸附与反应的现场振动光谱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王晓琳;表面吸附受限高分子体系结构及动力学性质的计算机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康正中;生物大分子在材料表面吸附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7 蔡建秋;氧在Ru(0001)表面吸附、扩散和渗透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8 贺艳斌;N_2H_4在过渡金属及合金表面吸附和分解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陈博昊;氧化铈/金属倒载模型催化剂的制备和表面吸附反应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10 张耀中;铜表面烷基硫醇自组装单分子膜形成过程及膜性能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世界;钙钛矿型材料表面吸附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年

2 牛楠楠;MOVPE生长AlN的表面吸附和扩散研究[D];江苏大学;2019年

3 黄桃花;基于离子电池应用的二维材料表面吸附与扩散性质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9年

4 陈攀;气相小分子在铁表面吸附行为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5 黄俊;金红石型TiO_2(110)表面吸附TiCl_4和O_2机理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

6 范东军;氘氚在CLAM钢中的渗透和表面吸附[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8年

7 张周;GaN的MOVPE生长中表面吸附和扩散研究[D];江苏大学;2018年

8 宋正平;水和压力对甲烷在高岭石表面吸附特性影响的分子模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9 樊宏杰;蛋白质在单层二硫化钼表面吸附的计算机模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10 槐文波;离子液体在二维材料表面吸附的理论研究[D];青岛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488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7488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8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