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锂空气二次电池的应用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911.41;O643.36
【图文】:
图 1.1 不同种类的二次电池质量能量密度(Wh/kg)与汽油的对比。蓝色柱状图表示个电池体系的理论能量密度(基于热力学计算得到);橙色柱状图表示个电池体系的实际能量密度,其中锂空气电池的数值为估值[7]Fig. 1.1 Gravimetric energy densities (Wh/kg) of various types of rechargeable batteriescompared to gasoline. The theoretical energy density is based on thermodynamics and ispresented by blue bars, the orange bars with values represent the practical energy density.The value of Li-air battery is just an estimate[7]虽然近年来锂空气电池的研究非常活跃,在空气正极的结构调控、电解液的稳定性及电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机理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多数研究者往往是基于锂离子电池的研究经验,原始创新研究较少。对于空气正极反应机理、传质和存储机制及调控等都缺乏系统的研究,相关反应理论体系并没有建立[16-22]。锂空气电池的性能仍然难以向实用化的方向继续迈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验上要解决
锂空气电池是基于Li和O2的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种半开放式电池,如图1.2所示,目前广泛研究的锂空气电池使用金属锂作为负积,多孔空气电极作为正极,正极上往往负载催化剂来降低充放电过程的过电位,电解质采用液体或固体。由于正极反应物为空气中的氧气,可直接从大气中获得,无需存储于电池内部,不仅有效降低了成本,也大大降低了电池的整体重量,从而提高了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图 1.2 锂空气电池结构示意图[23]Fig. 1.2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the Li-air battery[23]锂空气电池的放电过程可以粗略的分为三步,首先在空气中的 O2在正极处由气态溶解到电解液中,随后溶解的氧扩散到正极的催化剂表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O2被还原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Li2O2→ Li + O2。整个充放电过程往往需要引入催化剂来降低过电位,以提高充放电效率。根据使用的电解液不同,锂空气电池可以分为四类,即非水系(有机质子惰性)锂空气电池、水系锂空气电池、混合型锂空气电池和固态锂空气电池。不同类型的锂空气电池内部结构也不同,如图 1.3 所示。目前科研人员研究较多的是基于有机质子惰性电解液的锂空气电池,其内部结构是由金属锂作为负积,多孔空气电极作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强;陆丽芳;陈阵;司云森;魏昶;;AEO-7改性Al/PbO_2/MnO_2电极性能的研究[J];材料导报;2013年20期
2 刘盾;杨宁;曹博凯;周豪慎;陈永;;锂-空气电池正极用多壁纳米炭管膜[J];电池;2013年06期
3 黄澍;王玮;王康丽;蒋凯;程时杰;;石墨烯在化学储能中的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4年02期
4 杨宗霄;郝理想;杨本渤;;风力发电机电容缓冲双参数控制器储能策略[J];电网技术;2014年05期
5 孟凡陆;李霖;吴中;钟海霞;李建忱;鄢俊敏;;以细菌纤维素为前驱体简便制备氮掺杂碳纤维气凝胶作为高效氧还原催化剂(英文)[J];催化学报;2014年06期
6 李慧;吴川;吴锋;白莹;;超高比能量锂-空气电池最新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4年06期
7 高严英;姜倩倩;马君君;王兴尧;;锂氧电池双功能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电池;2014年03期
8 孟宪斌;高秋明;;由含铝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制备的多孔碳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4年08期
9 于锋;朱明远;王绪根;王刚;祁佩荣;陈冬;代斌;;清洁能源与储能研究发展前瞻——第二届国际清洁能源会议评述[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4年05期
10 彭佳悦;刘亚利;黄杰;李泓;;锂离子电池基础科学问题(Ⅺ)——锂空气电池与锂硫电池[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熊胜林;毋芳芳;;金属钒酸盐非球形微纳结构的设计、形成机理与锂电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k纳米无机化学[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佳佳;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对溶解氧还原反应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2 吴小峰;三重价态钙钛矿型锰氧化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宋磊;负载型凹凸棒石催化剂催化氧化挥发性有机污染物[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4 许勤芳;几种钙钛矿氧化物异质界面电子结构与磁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5 岳彬彬;可拉伸超级电容器电极用聚吡咯涂层织物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6 蒋晓瑜;钨簇多酸盐与钴酸镧纳米材料的研究[D];福州大学;2011年
7 李玉涛;石榴石型和NASICON型固体电解质的制备、性能与机理[D];清华大学;2013年
8 徐桂良;多电子反应电极材料的结构调控和储锂性能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9 施少君;层状氧化物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10 杨雪;典型含氧八面体金属氧化物的高压结构相变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周巩;钛酸锶薄膜的溶胶凝胶旋涂法制备工艺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2 赵辉;钛氧化物载体催化剂的制备及空气电极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3 帅颖;基于银、锌、铜纳米球/微米空心球修饰的电流型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4 何俊明;钛酸钡/钛酸锶多层铁电薄膜微观结构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5 贾国奇;缺陷结构影响SrTiO_3和LaAlO_3表界面性质的理论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6 向晓霞;含杂原子微孔炭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7 李慧;钴镍双掺杂对酸性水钠锰矿结构和性质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8 陆丽芳;Al/Pb-WC-CeO_2/PbO_2/MnO_2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9 刘正;多孔碳非贵金属复合材料在电催化氧还原和锂硫电池中的应用研究[D];温州大学;2013年
10 黄彦芳;石英和导电碳纸基底上碳纳米管阵列的可控制备[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490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749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