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式无线能量与信号复合传输技术研究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M724
【部分图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耦合系数偏低(小于 0.3),通常称之为松耦合变压器。 U 形、E 形和罐形等普通的变压器磁芯[17],但在大气的耦合系数急速下降,耦合效果不理想,且抗偏移能取而代之。奥克兰大学研究团队对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的松耦合研究。首先提出一种圆盘形磁耦合机构[18],如图 1-1(a加变压器耦合系数,并通过大量仿真分析了磁芯的分外形等因素对变压器耦合性能的影响,总结了松耦合方案,对本文的磁设计有借鉴意义。但该圆形松耦合敏感,随后提出 DD(Double D Type)型以及 DDQ 型变,提高了变压器的抗偏移能力。为减小 DDQ 线圈的损,Zaheer A.提出了一种 BBP 型线圈结构如图 1-1(d)提出的 DD-DDQ 结构在电动汽车领域应用最为广泛。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感以减小系统无功,提高系统效率。如图 1-2 所示为四种最为经典拓扑,依次为 S/S、S/P、P/S、P/P。利用 LC 串联(Serial)与并联(P的原理,如 S/P 代表原边采用串联谐振补偿电容、副边采用并联谐的拓扑结构。文献[26]采用基波分析法,提出了上述四种低阶补偿方法,并分析了系统频率特性。文献[27]分别比较分析了副边采用补偿电容时的恒压或恒流输出特性。低阶补偿往往存在系统输出电益不可调、谐振元件灵敏度高、效率低等缺点,为解决上述问题,扑应运而生。
松耦合变压器承担着能量与信号的发射与接收任务。本章通过建立磁耦合机构的等效电路模型以及分析其能量传输特性,对平面型松耦合变压器的结构、线圈参数进行仿真与优化设计。同时为减小系统无功分量,提高系统效率,提出 S/LCC 补偿拓扑,对简化后的复合系统的能量传输回路进行基波分析,探究能量传输特性、输出特性及输入阻抗特性等,对系统参数进行计算与优化。2.1 能量与信号复合传输系统结构简介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其基本工作原理为:输入直流电经过逆变环节转为一定频率的交流电。松耦合变压器作为磁场能量与电场能量相互转换的介质,在松耦合变压器的发送线圈中,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将一定频率的交变电流转换为变化的磁场,完成电场能量-磁场能量的转换,变化磁场中的能量在松耦合变压器的接收线圈中,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相应频率的交变感应电流,完成磁场能量-电场能量的转换,并通过副边整流滤波电路供给负载侧使用,实现能量的传递。ICPT 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由四个电气组成部分构成,分别为:逆变电路、原副边补偿电路、松耦合变压器以及整流滤波电路。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智慧;胡超;孙跃;戴欣;;基于输出能效特性的IPT系统磁耦合机构设计[J];电工技术学报;2015年19期
2 侯佳;陈乾宏;任小永;阮新波;Siu-Chung Wong;Chi K.Tse;;S/SP非接触谐振变换器的时域特性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年08期
3 侯佳;陈乾宏;严开沁;李明硕;张强;阮新波;;新型S/SP补偿的非接触谐振变换器分析与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33期
4 张建伟;曹彪;;EE型松耦合变压器的精确磁路模型和仿真分析[J];电子设计工程;2013年11期
5 戴欣;余奎;孙跃;;CLC谐振型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的H_∞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年30期
6 张巍;陈乾宏;S.C.Wong;Michael Tse;曹玲玲;;新型非接触变压器的磁路模型及其优化[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年27期
7 周锦锋;孙跃;苏玉刚;戴欣;翟渊;;感应耦合电能与信号同步传输技术[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超;电动汽车无线供电电磁耦合机构能效特性及优化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栾盈盈;人工心脏无线供电装置研制[D];重庆大学;2016年
2 闫鹏旭;基于共享通道的ICPT系统能量信号并行传输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3 王洋;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与信息同步传输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张宁;基于耦合线圈复用的ICPT系统能量信号分时传输技术[D];重庆大学;2015年
5 赵崇文;一种基于电磁耦合的无线能量/信号频分复合传输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6 张爱国;感应式电能和信号同步传输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孙旦;基于无线能量传输的温度传感系统实现[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18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818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