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永磁直驱风机变桨系统史密斯自抗扰控制器

发布时间:2021-02-06 12:55
  自抗扰控制器(ADRC)因具备较强的鲁棒性及抗干扰能力,已成功应用于风力发电机变桨距系统中,但仍存在一定的延迟,为此,提出了一种Smith预估器与自抗扰控制器结合的变桨距控制方案,依靠Smith预估器所具备的预估补偿优势,使得自抗扰控制器提前动作。并仿真验证了该设计的可行性。与传统自抗扰控制器相比,与Smith预估器结合后的自抗扰控制器能较好地满足风力发电机变桨距控制要求,有效维持了风力发电机组输出功率的稳定性。 

【文章来源】:电气传动. 2020,50(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永磁直驱风机变桨系统史密斯自抗扰控制器


二阶自抗扰控制器结构图

系统结构图,系统结构图,传递函数,预估器


一般而言,时滞系统控制结构如图2所示。图2中,G (s)为系统传递函数,G (s)=Gp(s) e-ts,Gp(s)为G (s)中不包含纯时滞特性部分的传递函数;C (s)为系统的前向控制器。Smith预估器的原理便是在控制器C (s)两端并联一个补偿环节,用来补偿控制对象的时滞部分。预估器的传递函数一般记作Cm(s)(1-e-tms)。其结构图如图3所示。

结构图,预估器,史密斯,结构图


图2中,G (s)为系统传递函数,G (s)=Gp(s) e-ts,Gp(s)为G (s)中不包含纯时滞特性部分的传递函数;C (s)为系统的前向控制器。Smith预估器的原理便是在控制器C (s)两端并联一个补偿环节,用来补偿控制对象的时滞部分。预估器的传递函数一般记作Cm(s)(1-e-tms)。其结构图如图3所示。图3中,Gp(s)为控制器传递函数;t为控制对象时滞因子;Cm(s)为预估模型非时滞部分传递函数;tm为预估模型时滞因子,通常情况下,Gp(s)≠Cm(s),τ≠τm。与此同时,C(s)为前向控制器;R(s)为系统的输入;Y(s)为系统的输出;Ym(s)为系统的预估输出,系统的预估补偿器可以记作D(s),其传递函数为[1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风速前馈与变论域模糊结合的变桨距控制[J]. 金鹏飞,谢源.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18(02)
[2]减小风剪、塔影和湍流效应的独立变桨控制研究[J]. 李春兰,曹成帅,汪泽,王长云.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16)
[3]改进型PRP-BP-PID算法在风力机变桨距控制中的应用[J]. 闫学勤,王维庆,王海云.  电气传动. 2015(08)
[4]风电机组变桨距系统的反推滑模控制[J]. 廖茜,邱晓燕,江润洲,王刚,李卓艺.  电气传动. 2015(02)
[5]新型风力发电机组变桨控制算法研究[J]. 胡文胜,丁艳军.  电力电子技术. 2013(02)
[6]风力发电系统的恒功率非线性H∞鲁棒控制[J]. 秦生升,胡国文,顾春雷,李杜.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2(05)
[7]世界风力发电现状与前景预测[J]. 罗承先.  中外能源. 2012(03)
[8]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变桨距自抗扰控制[J]. 夏长亮,宋战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14)

硕士论文
[1]兆瓦级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策略研究[D]. 赵正黎.湖南工业大学 2015
[2]基于模糊PID算法的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器设计[D]. 罗佳宝.长春工业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020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3020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3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