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基于DG故障特性的主动配电网充分式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7 10:38
  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分布式电源(DG)接入到了配电网中,而“三段式”电流保护难以适用于多电源的网络。相较于传统配电网问题的被动解决,主动配电网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能够主动应对配电网中出现的问题。当前主动配电网存在设备配置不足、信息难以获取以及通信条件简单等问题,此外,分布式电源还具有类型繁多、控制多样和接入位置变化等问题。面对DG接入后带来的保护方面的问题,现行保护方案仍采用故障时隔离全部DG的策略,极大地限制了新能源的发展。为此,文章根据“充分式”的保护原理,在“充分式”原理框架下研究“充分式”的保护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主动配电网中的保护问题。“充分式”保护思想打破了“四性”对于保护的严格要求,使保护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网络中的故障信息。“充分式”保护基于故障特征而非故障类型本身,重点针对那些在故障特征集合中最有价值的故障特征,使得常见故障特征的判断具有绝对选择性。“充分式”保护的创新之处在于其故障判据与故障之间为充分不必要的关系。作为一个保护体系,“充分式”保护方案中包含相应的“充分式”DG自动隔离技术,来实现广覆盖、层次化的保护。然后,本文从故障时两侧电源提供的短路电流的...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DG故障特性的主动配电网充分式保护研究


正常运行时DG1和DG2的有功及无功输出

电流波形,三相短路,线路,幅值


故障时间设定为 0.3~0.5 秒,图5-3 给出了在 0~0.5 秒时间段内线路两侧的 a 相的电流波形:图 5-3 线路 AB 中点处发生三相短路时两侧电流幅值差异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主动配电网中的线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线路两侧的电流幅值近似相等,此时判据表达式不成立,保护不会误动。而当故障发生后系统侧向短路点提供的短路电流AI ,其电流幅值与之前相比变化很大;而由 DG2提供的短路电流BI ,因为受到其容量限制以及限流环节的影响,与故障前相比电流幅值变化不大。可见,短路时线路两侧电流幅值差异很是明显。5.3.2 “充分式”判据组合优选仿真为了验证本文所提保护方案的灵敏度组合优选特性,现继续以线路AB为研究对象,对不含过渡电阻的三相短路和两相短路的情况分别进行仿真分析。(1) 三相(金属性)短路

幅值比,判据,计算结果,两相短路


图 5-5 各子判据幅值比计算结果示,线路 AB 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线路两侧 3 类电流达式不成立。区内发生三相短路后,由于三相短路的是分量,所以暂不考虑负序电流分量子判据;相电流幅值结果将会增大很多,此时保护已能充分地判断出区内短路分量幅值比判据的灵敏度要高一些,而“充分式”保护据。在 0.4 秒故障被切除后,各表达式的值逐渐变为 1。路(接地)电网中性点为不接地的情况下,两相短路及两相短路接比例,对其仿真将很有意义。设定两相短路故障发生于始时间为 0.2 秒,图 5-6 给出了保护方案中各幅值比子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含DG配网电流幅值差异化保护方案[J]. 许轩,陆于平.  电工技术学报. 2015(18)
[2]主动配电网现状与未来发展[J]. 赵波,王财胜,周金辉,赵俊晖,杨野青,余金龙.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18)
[3]分布式发电配电网新型充分式保护原理及方案[J]. 许偲轩,陆于平,章桢,陈玉伟.  电网技术. 2014(09)
[4]主动配电网的运行控制技术[J]. 刘广一,黄仁乐.  供用电. 2014(01)
[5]主动配电网的国内技术进展[J]. 刘东.  供用电. 2014(01)
[6]微网反时限低阻抗保护方案[J]. 黄文焘,邰能灵,杨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01)
[7]分布式发电技术研究综述[J]. 钱俊,刘敏.  现代电子技术. 2013(13)
[8]主动配电系统可行技术的研究[J]. 范明天,张祖平,苏傲雪,苏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22)
[9]逆变型新能源电源故障暂态特性分析[J]. 毕天姝,刘素梅,薛安成,杨奇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13)
[10]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网自适应距离保护方案[J]. 李文泉,李岁寒,王上行,马静.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12(09)

硕士论文
[1]基于充分式原理的含DG配网比幅式差动保护研究[D]. 章桢.东南大学 2015
[2]配电网典型接线方式的评价研究[D]. 燕博.华北电力大学 2015
[3]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特性分析与保护技术研究[D]. 周学明.华中科技大学 2013
[4]分布式电源的故障特性及其微电网保护原理的研究[D]. 陈祎亮.天津大学 2010
[5]可再生能源并网逆变器的研究[D]. 汪飞.浙江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68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3068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e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