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径规划与传输时序算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7 16:03
  在地形复杂,环境恶劣的监控区域内,有线的数据采集传输方式往往架设困难且耗资巨大,而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因其低功耗,低成本,体积小,不受地理环境限制等特点更能胜任数据采集传输的任务。近年来,传感器节点的类型、结构完全一致的同构无线传感器网络(Homogeneous Wireless Sensor Network)发展迅速,在它的路由协议,生命周期延长,节点定位,网络安全延时控制的研究上取得了许多成果。而随着社会发展,监控要求变得越发复杂,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Heterogeneous Wireless Sensor Network)具有不同的感知,计算和通信能力的特点和初始配置参数,它们将更适合于日趋复杂的传感世界监控要求,因此,对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也变得日益重要。目前对于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十分有限,同时,网络本身的服务寿命与服务质量也受制于传感器节点有限的能量和有限的计算能力。依照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异构性,研究其路由协议与传输时序,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个性化监控与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际应用中...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径规划与传输时序算法研究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结构

示意图,分簇,示意图,子节点


24(c)UAP图 3.3 三种分簇结果示意图Fig.3.3 Clustering results of three path planning schemes可以看出,用不同的方法选择种子节点集合时,得到

分簇,权重因子,路径规划算法,总剩余


(c)UAP图 3.5 不同权重因子下三种分簇方法总能量的变化Fig.3.5 Total residual energy changes under the three path planning methods较图 3.5 中三种路径规划算法的总剩余能量变化可以得到一下两个=1/3 是最优的权重函数取值。在这组取值下任一种路径规划算法的到了最大值并且总剩余能量也最大。②在网络生命周期稳定后(γ≥剩余能量可以看出,UAP 路径规划算法总剩余能量最多,证明这种外的分簇方式更节能,反之,PO 路径规划算法最耗能。,综合考虑紧急度和数据包大小的路径规划算法较之单独考虑这两规划算法在分簇结果,网络生命周期和网络节能的效果更凸出,是路路径规划算法。序规划仿真结果.4 时序规划算法中,本文选取了三种节点传输时序方式进行优化,并评价函数 x1F ( ) iiciT i ,为了直观表示三种时序规划算法后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无线传感网络的安全需求研究[J]. 胡海峰,马丽.  电子制作. 2017(21)
[2]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及特点研究[J]. 朱慧勇.  无线互联科技. 2016(20)
[3]基于蚁群优化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非均匀分簇路由算法[J]. 牛涛,庄毅,丰宁宁,于尧炳,顾晶晶.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16(01)
[4]基于非均匀分簇和信息熵的无线传感网络路由算法[J]. 刘佳,范书瑞,刘艳萍,刘建龙,彭明莎,郭海红.  传感技术学报. 2015(12)
[5]无线传感网络LEACH协议的优化研究[J]. 舒冰,苏震.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6]基于能量异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协议的设计与仿真[J]. 陈翀.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5(10)
[7]改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非均匀分簇路由算法[J]. 张文梅,廖福保.  传感技术学报. 2015(05)
[8]基于负载均衡和最短路径的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成簇算法[J]. 刘唐,孙彦清.  计算机科学. 2014(10)
[9]一种基于能量和距离的多级能量异构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J]. 张颖,季常刚,李俊甫.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4(07)
[10]一种针对移动异构传感器网络的密钥管理方案[J]. 严雪莉,李波,叶晓慧.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2014(02)

博士论文
[1]无线传感器网络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 尚兴宏.南京理工大学 2013
[2]无线网络控制系统中的延时分析及算法设计[D]. 韩安太.浙江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控制与部署优化研究[D]. 胡楠.东北大学 2012
[2]基于簇的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有效路由算法研究[D]. 周海波.电子科技大学 2010
[3]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无线网络控制系统研究[D]. 郭小华.浙江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699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32699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0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