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石墨烯面间距和碳纳米管直径对双电层电容器电容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2-13 12:45
  双电层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因为功率密度大、使用寿命长、清洁环保等优点在设备储能、电动汽车和电网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虽然如此,其能量密度低的缺点却阻碍了其应用。通过增大其电容可提高其能量密度,因此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D)的方法研究了石墨烯面间距(狭缝孔径)和碳纳米管直径(圆孔直径)对面积比电容的影响规律,以此间接反映石墨烯面间距和碳纳米管直径对能量密度的影响。通过分析K+和H2O的分布规律,发现在狭缝孔中,当K+呈单层分布(面间距小于0.5 nm)时,电容随着面间距减小而增加;K+呈双层分布(面间距介于0.5~0.803 nm)时则相反;而在圆孔中,电容随直径呈振荡变化,并且由于曲率,其面积比电容比狭缝孔的大得多。 

【文章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0,9(06)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石墨烯面间距和碳纳米管直径对双电层电容器电容的影响


间距为0.936 nm时的模型,其中粉、红、白、青色球分别代表K、O、H、C

模型图,模型,狭缝,直径


直径为0.936 nm时的模型,其中粉、红、白、青色球分别代表K、O、H、C

分布图,分布图,水合水,相互作用能


为探究电容变化的微观机制,研究不同尺寸下K+和H2O的分布状态。在此之前,已经进行了面间距为0.803 nm、0.936 nm、1.08 nm和1.203 nm的模拟工作,发现粒子的分布状态、K+水合情况、相互作用能以及电容变化都与Feng等[9]一致,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模型准确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面间距减小时粒子的分布变化。粒子的分布状态如图3所示。从图3(a)可以看出,当面间距为0.6 nm时,K+和H2O呈双层分布于两侧极板处。随着面间距的减小,K+的双层分布逐渐向单层分布过渡,H2O转变为单层分布,如图3(b)所示。当面间距进一步减小,K+和H2O在极板中心的分布更加集中,如图3(c)所示。当面间距减小为0.4 nm时,K+和H2O的分布保持单层分布不再发生变化,如图3(d)所示。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面间距小于0.6 nm后,受到尺寸限制,K+和H2O只能成以单层的方式分布于极板间。为解释K+和H2O的分布,研究K+与壁面、H2O与壁面、K+与K+水合水和K+水合水的配位水与K+水合水之间的4种相互作用能。各间距对应的相互作用能以及K+的水合数如图4及表1所示。当间距为0.6 nm时,中心处K+水合的能量、K+水合水的配位水与K+水合水之间的能量更低,水合数更多,但K+却呈双层,这说明水合在这时所发挥的作用很小,而K+和H2O与壁面间的作用甚微,可以忽略,因此只有除4种相互作用之外的静电斥力[9]起优势作用,即此时可以按照经典EDL理论,忽略溶剂并将离子看成点电荷,主要考虑静电斥力。当间距为0.55 nm时,中心处K+水合作用的能量、K+和H2O与壁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能、K+水合水的配合水与K+水合水之间的能量相比近壁面处都更低,这从能量的角度进一步说明了K+形成单层排布的原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的提升策略[J]. 郎俊伟,张旭,王儒涛,阎兴斌.  电化学. 2017(05)



本文编号:36232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36232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0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