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TD算法在电磁问题中的应用与分析
本文关键词:DGTD算法在电磁问题中的应用与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DGTD 伽辽金法 勒让德多项式 4阶低存储龙格库塔法 时域Maxwell方程
【摘要】:现在电磁工程的计算大都采用传统的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或时域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FDTD)等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在求解大规模多尺度的电磁问题上还面临着很多挑战。由于越来越多的电磁问题趋于大规模复杂化,因此选择一种高效的算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的时域间断伽辽金方法(Discontinuous Galerkin Time Domain,DGTD),它是结合FEM和有限体积法(Finite Volume Method,FVM)优点的算法,具有非结构化网格离散优势,具有高阶基函数特性的高计算精度,具备内在的并行性,更适用于复杂多尺度的电磁问题计算。本文研究DGTD算法在电磁问题中的应用与分析,主要是针对一维、二维时域Maxwell方程的DGTD法,讨论分析不同阶数基函数下的稳定性,以及不同网格密度和不同阶数对结果精度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传统的FEM以及时域有限体积法(Finite Volume Time Domain,FVTD)的基本原理以及关键技术,包括Galerkin法和数值通量的概念,以此为基础引出DGTD法的原理及其关键技术。然后讨论了DGTD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包括半离散公式的导出,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的计算,基函数的选择,单元内离散点的选择,数值通量的概念以及时间偏导数的处理。接着讨论一维、二维时域Maxwell方程的DGTD法及其关键技术。DGTD算法采用Legendre多项式作为单元高阶基函数,并采用Legendre-Gauss-Lobatto离散点作为单元内积分点,时间偏导的处理采用了4阶低存储Runge-Kutta时间方案。最后对一维、二维时域电磁问题进行DGTD计算和分析。先通过Matlab语言编程实现一维算例,验证了DGTD法的可行性以及程序的正确性。然后又利用Gmsh软件绘图绘制出二维矩形波导和圆形波导并剖分网格,通过程序读取网格数据到DGTD算法模块;计算出波导截面的电磁场,绘制出电磁场分布图、电磁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以及谐振频率。通过改变基函数的阶数,并绘制不同阶数下的电磁场随时间变化曲线图;研究了在相同网格密度条件下,选择不同的基函数阶数对电磁场随时间变化曲线产生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网格密度、不同基函数阶数等参数下的运行时间、计算结果的误差以及占用的存储空间,得到不同条件下的计算效率。
【关键词】:DGTD 伽辽金法 勒让德多项式 4阶低存储龙格库塔法 时域Maxwell方程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1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11-12
- 1.3 时域间断伽辽金方法的优势12-14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4-15
-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15-16
- 第二章 FEM和FVTD16-29
- 2.1 FEM算法16-24
- 2.1.1 区域离散16-18
- 2.1.2 基函数18-19
- 2.1.3 Galerkin法19-21
- 2.1.4 边界条件21-22
- 2.1.5 矩阵方程求解22-24
- 2.2 FVTD算法24-28
- 2.3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一维电磁问题的DGTD法29-44
- 3.1 一维波动方程的DGTD法29-32
- 3.1.1 模式展开基函数31-32
- 3.1.2 节点展开基函数32
- 3.2 基函数选择及矩阵元素计算32-37
- 3.2.1 Legendre多项式基函数33-34
- 3.2.2 Lagrange插值多项式34-35
- 3.2.3 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求解35-37
- 3.3 数值通量37-38
- 3.4 时间偏导处理38-39
- 3.5 一维Maxwell方程的DGTD法39-41
- 3.6 仿真实例41-43
- 3.7 本章小结43-44
- 第四章 二维电磁问题的DGTD法44-65
- 4.1 二维守恒方程的DGTD法44-45
- 4.2 基函数的选择及矩阵计算45-48
- 4.3 二维Maxwell方程的DGTD法48-60
- 4.3.1 矩形波导问题的DGTD法50-55
- 4.3.2 圆形波导的DGTD法55-60
- 4.4 单元网格数和阶数对结果精度的影响60-63
- 4.5 本章小结63-65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65-67
- 5.1 全文总结65-66
- 5.2 后续工作展望66-67
- 致谢67-68
- 参考文献68-71
- 附录 FVTD公式推导71-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哲;房坤;;电子系统电磁预测中的电磁拓扑分析[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32期
2 甘艳;阮江军;张宇;康正海;;运动电磁问题的研究现状分析[J];电气应用;2009年09期
3 马昌凤;;多媒质中低频电磁问题A-φ交替法的有限元误差估计[J];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2005年04期
4 胡斌;杨育霞;;不同电磁边界设置的仿真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25期
5 马昌凤;多媒质中低频电磁问题A-φ方法的有限元分析[J];工程数学学报;2005年05期
6 甘艳;阮江军;张宇;;有限元法与有限体积法相结合处理运动电磁问题[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年14期
7 甘艳;阮江军;张宇;彭迎;赵炜;;组合网格法及其在电磁问题中的应用[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11期
8 张恩泽;彭树生;何小祥;陈如山;;超松弛迭代-双共轭梯度在三维电磁问题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9 甘艳;阮江军;张宇;;应用混合有限元法有限体积法处理运动电磁问题[J];电工技术学报;2006年11期
10 晏璎;赵勋旺;张玉;梁昌洪;;ACA算法加速时域MoM分析瞬态电磁问题[J];微波学报;2012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昌洪;;值得研究的几个电磁问题[A];1997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7年
2 梁昌洪;郑家骏;张新军;李龙;杨娟;;电磁问题中统一的电路模型及路与场的相互作用[A];200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朱剑;平学伟;陈如山;;撕裂-对接法结合有限元法分析复杂电磁问题[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4 翟会清;王莉娜;梁昌洪;;金属与介质混合电磁问题研究[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1年
5 甘艳;;组合网格法及其在电磁问题中的应用[A];中南七省(区)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二届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曹礼群;罗剑兰;;复相介质与界面电磁问题的多物理模型与计算[A];第二届全国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暨第六届全国材料科学与图像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范小平;梁昌洪;郑兆翁;;电磁问题中的数值保角变换[A];1987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上)[C];1987年
8 梁青云;孙成祥;何小祥;;ICCG方法在时域有限元法分析二维电磁问题中的应用[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9 华夷和;徐金平;;快速远场近似加速的混合物理光学-矩量法求解三维复杂目标电磁问题[A];2003'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王文博;徐金平;;基于MLFMA与阻抗矩阵插值法快速分析介质体宽带电磁问题[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特约撰稿人 白同云;生物电磁生态效应与电磁兼容[N];中国电子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闫哲;电磁脉冲孔耦合及其电磁拓扑模型[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2 阙肖峰;导体介质组合目标电磁问题的精确建模和快速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3 丁大志;复杂电磁问题的快速分析和软件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4 芮锡;旋转结构体电磁问题的高效分析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子梁;MoM-UTD混合方法和高阶矩量法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在电磁问题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杨光源;运动导体涡流电磁问题的径向基点配置型无单元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周晓明;移动电话与人体系统建模及其数值模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磊;基于电磁拓扑理论的多屏蔽层电子系统电磁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关瑜;DGTD算法在电磁问题中的应用与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王宝和;电磁拓扑中BLT方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高璞;电子设备屏蔽壳的电磁感应模型及电磁敏感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杨曦;井间电磁波场数值模拟与成像[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6 李勇;微波场中温度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马如慧;基于FDTD数值模拟的电磁成像问题研究[D];延安大学;2009年
8 白剑;FDTD在若干电磁问题中应用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9 孙成祥;TDFEM中吸收边界条件技术及其在二维电磁问题分析中的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10 王永峰;电子系统与强电磁环境交互作用机理分析与耦合参数计算[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84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584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