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低导通电阻碳化硅光导开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1 10:04

  本文关键词:低导通电阻碳化硅光导开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SiC光导开关 微带电路 离子注入 最小导通电阻 光斑尺寸


【摘要】:光导开关是一种光控电开关,因其可容功率大、体积小、耐击穿电压高、导通电阻小、响应速度快、重复频率高、抖动小和可靠性高等特点,逐渐受到脉冲功率领域学者们的关注,也因其能产生皮秒量级的电脉冲而在太赫兹领域受到重视。伴随着SiC单晶材料生长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其优异的半导体性能,促进了SiC光导开关的研究。本文研究了以4H-SiC为基体材料的平面型光导开关。简要介绍了光导开关的研究背景、工作原理以及发展历史。根据材料内部载流子连续性方程,理论模拟了SiC光导开关的输出特性。基于测试电路的原理,利用相关软件对测试电路进行了仿真模拟,确定了电容等电路元件参数,搭建了光导开关实验测试平台。重点研究了影响开关导通特性的因素。在开关的研制工艺方面,研究了离子注入工艺对开关导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磷离子注入可以明显减小开关的导通电阻,提高其导通性能。对于开关的外部工作条件,研究了触发光脉冲特性对光导开关导通特性的影响,改进了实验系统中的光路,优化了激光光斑尺寸和能量分布。结果表明,光斑优化能够通过增加材料对光的吸收效率降低开关的导通电阻,并有效地减小导通时材料内局部电流密度,降低器件的损伤概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耐压值大于10 kV,最小导通电阻为3.17Ω/mm的高性能平面型4H-SiC光导开关。
【关键词】:SiC光导开关 微带电路 离子注入 最小导通电阻 光斑尺寸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56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符号对照表9-10
  • 缩略语对照表10-13
  • 第一章 绪论13-19
  • 1.1 研究背景13-15
  • 1.2 SiC光导开关研究现状15-16
  • 1.3 本文的工作安排16-19
  • 第二章 碳化硅光导开关理论研究19-25
  • 2.1 光导开关理论研究19-21
  • 2.1.1 半导体材料的电导率和迁移率19-20
  • 2.1.2 半导体材料的导通特性20-21
  • 2.2 碳化硅光导开关输出特性理论模拟21-24
  • 2.2.1 载流子的分布21-22
  • 2.2.2 方程的离散化求解22-23
  • 2.2.3 理论模拟结果与分析23-24
  • 2.3 本章小结24-25
  • 第三章 光导开关的制备及测试平台25-35
  • 3.1 碳化硅的材料选择25-26
  • 3.1.1 材料的参数25-26
  • 3.2 光导开关结构设计与制备26-28
  • 3.2.1 开关的结构26-27
  • 3.2.2 制备流程27-28
  • 3.3 测试平台28-34
  • 3.3.1 电路原理28-29
  • 3.3.2 电路元件参数29-30
  • 3.3.3 微带电路的引入30-33
  • 3.3.4 系统搭建33-34
  • 3.4 本章小结34-35
  • 第四章 碳化硅光导开关导通电阻特性研究35-45
  • 4.1 有无离子注入对开关导通电阻的影响35-37
  • 4.1.2 无离子注入时的最小导通电阻35-36
  • 4.1.3 增加离子注入工艺后的最小导通电阻36-37
  • 4.2 触发光能量对最小导通电阻的影响37
  • 4.3 激光光斑大小对最小导通电阻的影响37-41
  • 4.3.1 光斑优化理论研究38-39
  • 4.3.2 光斑优化实验研究39-41
  • 4.4 不同偏置电压下器件的输出特性41-42
  • 4.5 本章小结42-45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45-47
  • 5.1 本文总结45
  • 5.2 展望未来45-47
  • 参考文献47-51
  • 致谢51-53
  • 作者简介53-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颖;程超;胡海帆;;沟槽栅功率MOSFET导通电阻的模拟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 齐利芳,刘虎,贺占庄;智能化绝缘/导通电阻测试系统的研制[J];微机发展;2005年11期

3 ;英飞凌全新MOSFET系列[J];电源技术应用;2008年04期

4 ;英飞凌连续推出两款MOSFET新产品[J];电源世界;2009年07期

5 高雅君;VDMOSFET导通电阻的最佳化设计[J];飞机设计;2002年02期

6 ;恩智浦推出全球首款低于1毫欧、采用Power SO8封装的MOSFET[J];电源技术应用;2009年08期

7 李学勇;VMOSFET漏—源导通电阻的检测[J];电气时代;2000年11期

8 ;Vishay新型功率MOSFET刷新导通电阻记录[J];电源世界;2008年11期

9 刘斌;张云;牟建华;;一种便携式惯性平台绝缘导通电阻自动测试系统[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7年08期

10 雷剑梅;胡盛东;金晶晶;朱志;;具有埋界面漏的Trench功率MOSFET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谌怡;刘毅;王卫;夏连胜;张篁;朱隽;石金水;章林文;;GaAs光导开关的导通电阻[A];第九届中国核学会“核科技、核应用、核经济(三核)”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孟坚;高珊;陈军宁;柯导明;孙伟锋;时龙兴;徐超;;用阱作高阻漂移区的LDMOS导通电阻的解析模型[A];2005年“数字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武洁;方健;李肇基;;单晶扩散型LDMOS特性分析[A];展望新世纪——’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武洁;方健;李肇基;;单晶扩散型LDMOS特性分析[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降低双层金属布线导通电阻不合格率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单片工艺室PVD工序心一QC小组[A];2007年度电子信息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质量信得过班组经验专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四川 钟荣;再议光耦合器的检测方法[N];电子报;2005年

2 山东 毛兴武;由STA500组成的60W D类放大器[N];电子报;2002年

3 吴;发展中的沟槽栅MOS器件[N];中国电子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海猛;超结器件的模型研究及优化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克滂;功率MOSFET的终端耐压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汪德波;60V 功率U-MOSFET失效分析与再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廖涛;电磁炉用NPT型IGBT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于冰;基于0.25μm工艺的低压Power MOS设计与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5 周倩;一种低导通电阻60V Trench MOSFET的设计与制造[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6 杨萌;低导通电阻碳化硅光导开关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李春来;新型低压LDMOS结构设计与仿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尹德杨;一种适用于功率驱动电路的BCD工艺开发及优化[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陈倩雯;75V沟槽型功率MOSFET的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10 宫在君;基于SILVACO模拟的100V VDMOSFET研究和设计[D];辽宁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122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7122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c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