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分布式储能系统协调控制技术

发布时间:2017-08-23 03:39

  本文关键词:分布式储能系统协调控制技术


  更多相关文章: 可再生能源 混合储能 双向DC/DC直流变换器 集中分散控制二次滤波 荷电状态SOC


【摘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能源分布与供应,消费与环保的矛盾日趋突出。为保护生态环境,改善雾霾,国家大力倡导发展清洁能源,而伴随着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的扩大,清洁能源电力并网难问题不断显现。为改善并网的种种弊端,人们已将视角转向储能技术,使储能技术由科研试验向推广应用发展。从技术层面看,储能技术已成为分布式发电供电系统集成技术的核心,也是分布式发电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关键。在清洁能源发电比重不断加大的状况下,只有通过分布式发电以配合储能系统接入大电网,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分布式发电的效能,因而储能发展将被寄予厚望。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综述和概括并对目前最常使用的储能介质有基本的研究。针对目前可再生能源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研究了直流侧储能变换装置双向DC/DC,对其拓扑和工作原理进行理论分析,结合实验室H桥的直流侧母线电压的需求进行仿真验证,实验证明了双向DC/DC储能变换器能够很好的实现功率的双向流动。针对风电场的功率不平衡带来的低电压穿越等问题,利用双向DC/DC配合储能介质,改善其功率波动的程度。对比分析了单电池储能系统控制策略和超级电容、蓄电池混合储能系统的改进控制策略。实验验证了混合储能系统的优势,改善了电池的使用工况。最后根据储能目前的分散控制方式和集中控制方式的结构提出一种基于分散-集中控制二次滤波的控制策略。此策略充分利用了超级电容和蓄电池在功能上的互补性,并对可再生能源波动功率进行二次滤波,使得不平衡入网功率更加平滑。基于这种控制策略,计及储能介质的实时荷电状态SOC,在线调节储能介质的功率出力,以满足储能系统最优工作条件。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 混合储能 双向DC/DC直流变换器 集中分散控制二次滤波 荷电状态SOC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614;TM46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6
  • 第一章 绪论16-21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16
  • 1.2 储能技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应用现况16-18
  • 1.3 国内外储能技术研究现状及本文的主要工作18-21
  • 1.3.1 国内外储能技术研究现状18-20
  • 1.3.2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20-21
  • 第二章 常规储能技术对比及储能电站建模21-31
  • 2.1 概述21
  • 2.2 常规储能技术简介21-22
  • 2.3 电池及超级电容模型分析22-25
  • 2.3.1 电池模型分析22-23
  • 2.3.2 超级电容模型分析23-25
  • 2.4 储能电站25-30
  • 2.4.1 储能电站模型25-26
  • 2.4.2 储能电站参量及指标26-30
  • 2.5 本章小结30-31
  • 第三章 直流侧双向储能装置及其应用于消纳风电波动的仿真研究31-52
  • 3.1 概述31
  • 3.2 双向DC/DC变换器的几种常见拓扑31-38
  • 3.2.1 双向半桥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35-36
  • 3.2.2 双向DC/DC的控制方式36-38
  • 3.3 双向DC/DC变换器的参数设计38-40
  • 3.4 双向DC/DC变换器的系统仿真40-42
  • 3.5 消纳风电不平衡功率的储能控制系统研究42-51
  • 3.5.1 风力发电特性分析42-44
  • 3.5.2 基于直流储能变换器的风电平抑策略44-51
  • 3.6 本章小结51-52
  • 第四章 基于分散集中控制的风电功率二次滤波平滑策略52-63
  • 4.1 概述52
  • 4.2 储能系统的分散控制和集中控制52-54
  • 4.3 基于分散-集中控制的风电功率二次滤波平滑策略54-61
  • 4.3.1 储能介质充放电的约束条件54-55
  • 4.3.2 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55-57
  • 4.3.3 功率调节策略及优化目标57-59
  • 4.3.4 算例分析59-61
  • 4.4 本章小结61-63
  • 第五章 混合储能功率调节系统实验研究63-71
  • 5.1 面向可再生能源发电混合储能系统实验平台结构63
  • 5.2 实验平台概述63-64
  • 5.3 系统通讯设计64-66
  • 5.3.1 系统通讯网络结构64-65
  • 5.3.2 CAN通信规约65
  • 5.3.3 CAN通信中PCS网络数据流65-66
  • 5.3.4 CAN通信BESM网络数据流66
  • 5.4 混合储能系统配合可再生能源并网协调运行66-70
  • 5.4.1 储能系统的调度运行控制67-68
  • 5.4.2 储能系统平滑光伏电站输出功率波动控制68-70
  • 5.5 本章小结70-71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1-73
  • 6.1 本文工作总结71
  • 6.2 未来工作的展望71-73
  • 参考文献73-7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天海;董琪;;大规模高效储能技术概述[J];科技视界;2013年25期

2 丁玉龙;;成长与期盼——写在《储能科学与技术》创刊一周年之际[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3年05期

3 龙翔,万曼影,马捷;含水层储能技术的应用及储能条件的分析[J];能源工程;2005年01期

4 程时杰;李刚;孙海顺;文劲宇;;储能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与展望[J];电网与清洁能源;2009年02期

5 秦伟;;新型储能 能量魔方[J];装备制造;2009年06期

6 丁明;徐宁舟;毕锐;陈自年;罗亚桥;宋卓;;基于综合建模的3类电池储能电站性能对比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5期

7 杨苹;马艺玮;;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J];系统科学与数学;2012年04期

8 何小平;王海涛;;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28期

9 刘孙相与;陈斌;;储能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展望[J];电子制作;2013年12期

10 余自农;;应加强储能技术的系统研究[J];节能;198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时杰;;储能技术——一种在未来电气工程学科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技术[A];湖北省电工技术学会、武汉电工技术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2013年储能技术研发动态[A];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中小型风能设备与应用》(2014年第3期)[C];2014年

3 王文亮;秦明;刘卫;;大规模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C];2010年

4 张建兴;;大规模电池储能技术的发展机遇与挑战[A];第二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王保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推动储能产业发展[A];第一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摘要集[C];2014年

6 陆志刚;刘怡;雷金勇;陈满;陈磊;李达;;电池储能在电力系统应用和技术经济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5分会场-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鄂宝民;黄旭;庞立军;陈昀;支伟;;先进储能技术在环渤海风电发展中的应用前景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5分会场-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关于组织编撰《中国储能年鉴》的通知[A];储能的价值与使命——2011首届中国储能产业发展国际峰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来小康;;储能技术的近期研究工作[A];第30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张祖平;刘思革;梁惠施;;电力储能在不同电压等级配电网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5分会场-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早报记者 陈静思;“储能产业应纳入新能源规划”[N];东方早报;2009年

2 科技专家 丁未;储能:全球新兴技术与投资的双热点[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3 中华新能源动力与储能委员会秘书长 夏凡;产业化背景下的储能行业前景[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何晓亮;储能技术:谁能连通供需两端[N];科技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梁宵;北极光解码储能投资[N];中国经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房田甜 实习记者 董乐;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储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林朔:“不能评断哪种储能技术前景最好”[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7 本报记者 梁宵;资本加单储能待补贴[N];中国经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段逸倩;储能下一步:商业化[N];中国电力报;2011年

9 记者 王博;国内首台1千瓦时储能飞轮样机英利下线[N];河北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刘洋;高效储能膜带来储能新希望[N];中国能源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闫晓磊;储能飞轮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2 武震;分布式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3 于雅莉;储能飞轮动发一体机电磁关键问题及温度场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4 张野;微网中电池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5 方家琨;超导磁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稳定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施琳;含新能源的独立电网储能容量配置和运行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7 于們;基于混合储能的风电场实时功率调控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名义;储能电站集电系统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黄腾;集中充电站电池储能系统并网影响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刘大川;基于脆弱性理论的主动配电网储能规划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袁丹;储能飞轮能量转换控制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马开猛;储能电感充放电控制及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6 陈煜;新型储能双馈风电机组的运行与控制仿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吴小刚;配网储能系统的规划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8 李婷婷;需求侧储能提高电网静态安全性的优化配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刘圆圆;储能电站在用户供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3年

10 陈敏;上海地区含水层储能关键技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228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7228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3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