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不同市场环境的需求响应项目规划评估研究
本文关键词:适应不同市场环境的需求响应项目规划评估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需求响应 电力市场环境 用户响应特性 指标体系 评估模型
【摘要】:需求响应作为一种动态资源在电力市场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需求响应项目的开展为电网、用户、社会等利益主体带来了诸多效益,但需求响应项目实践仍存在着基础理论不成熟,运作模式科学论证不足,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尚不完善,综合评价方法缺失,项目规划设计脱离市场环境,规划目标偏离实际情况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亟需开展需求响应效果效益综合评估相关研究,建立一套适应不同电力市场环境的需求响应的规划评估技术帮助需求响应规划设计者进行相关的规划决策工作。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适应不同市场环境的需求响应规划评估的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首先,结合国内外需求响应实施现状,深入探讨了不同市场环境下需求响应的运行机制及其项目特征,归纳了单边开放以及双边开放市场环境下需求响应项目的组织体系、价格和交易机制,通过国内外典型需求响应项目分析,提炼了需求响应项目规划设计中的关键要素,并定性分析了各要素对需求响应用户参与度的影响。其次,为准确掌握用户在需求响应前后的负荷变化,本文建立了基于价格弹性矩阵的用户响应特性改进模型,根据用户响应时段的不同,将用户划分为四种类型,进而在模型中引入了不同类型用户的参与度,仿真模拟了区域用户在不同需求响应项目下用户响应特性,结合算例分析了不同类型用户响应效果灵敏度,证明了模型的应用效果。再次,针对需求响应项目规划评估问题,建立了适应不同市场环境的需求响应项目规划评估方法。构建了适应不同市场环境的需求响应规划评估指标,评估指标涵盖效果指标以及经济指标两个方面,为需求响应评估工作提供评价的依据和标准,分析了不同市场环境下需求响应规划评估的异同点,提出了基于熵权法以及灰色综合评价法的评估技术,在多个需求响应方案中选出与规划评估目标最匹配的需求响应项目。该评估方法解决了评估指标量纲不统一以及评估目标多样化问题,为需求响应规划决策以及项目的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然后,通过单边以及双边市场环境下的典型案例,对多场景不同规划目标下的需求响应项目的效果效益进行综合评估,并结合项目规则以及规划评估目标,对评估结果进行了深层解释,通过算例证明了评估模型的有效性以及适用性。最后,论文总结了本文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阐明了研究内容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并指出了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待完善之处,为该领域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需求响应 电力市场环境 用户响应特性 指标体系 评估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7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5
- 1.2.1 需求响应分类10-11
- 1.2.2 用户响应特性11-13
- 1.2.3 需求响应效果评估13-15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15-17
- 第二章 电力市场中的需求响应项目研究17-23
- 2.1 单边开放市场环境的需求响应项目17-18
- 2.1.1 组织体系17-18
- 2.1.2 价格和交易机制18
- 2.2 双边开放市场环境的需求响应项目18-20
- 2.2.1 组织体系18-19
- 2.2.2 价格和交易机制19-20
- 2.3 需求响应项目的设计20-22
- 2.4 本章小结22-23
- 第三章 用户响应特性建模研究23-35
- 3.1 需求价格弹性矩阵23-25
- 3.1.1 电力需求的价格弹性23-24
- 3.1.2 时段响应用户类型划分24-25
- 3.2 基于价格弹性矩阵的用户响应特性模型25-28
- 3.2.1 单时段用户响应特性模型26-27
- 3.2.2 多时段用户响应特性模型27-28
- 3.3 用户响应特性算例分析28-33
- 3.3.1 算例描述28-29
- 3.3.2 响应特性结果分析29-32
- 3.3.3 不同类型用户响应效果灵敏度分析32-33
- 3.4 本章小结33-35
- 第四章 需求响应项目规划评估方法研究35-47
- 4.1 需求响应项目规划评估框架35-38
- 4.1.1 不同市场环境的需求响应规划评估目标35-37
- 4.1.2 不同市场环境的需求响应规划评估方法37-38
- 4.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38-43
- 4.2.1 需求响应效果评价指标39-41
- 4.2.2 需求响应经济评价指标41-43
- 4.3 基于灰色综合评价法的需求响应评价43-46
- 4.3.1 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43-45
- 4.3.2 灰色综合评价法45-46
- 4.4 本章小结46-47
- 第五章 不同市场环境的需求响应规划评估案例分析47-67
- 5.1 单边开放市场环境的需求响应评估47-55
- 5.1.1 算例描述47
- 5.1.2 评估结果分析47-55
- 5.2 双边开放市场环境的需求响应评估55-64
- 5.2.1 算例描述55-56
- 5.2.2 评估结果分析56-64
- 5.3 本章小结64-67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7-69
- 6.1 结论67-68
- 6.2 展望68-69
- 致谢69-71
- 参考文献71-75
- 附录A75-77
-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蓝天虹;;需求响应的成本收益构成及其分配[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2 潘小辉;王蓓蓓;李扬;;国外需求响应技术及项目实践[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3年01期
3 阮文骏;刘莎;李扬;;美国需求响应综述[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3年02期
4 高媛;孙军平;范闻博;时伟君;;用户侧需求响应系统试验技术研究[J];电气应用;2013年17期
5 高赐威;梁甜甜;李扬;;自动需求响应的理论与实践综述[J];电网技术;2014年02期
6 Mark Triplett;;需求响应的商业案例评估[J];供用电;2014年02期
7 石坤;杨硕;史梦洁;陈雷博;;自动需求响应在中国参与主体的职责与运作模式研究[J];供用电;2014年03期
8 盛万兴;史常凯;孙军平;张波;仉天舒;;智能用电中自动需求响应的特征及研究框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23期
9 严春华;曹阳;高志远;田伟;;需求响应管理系统设计[J];电气应用;2013年S1期
10 李扬;王蓓蓓;宋宏坤;;需求响应及其应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石怀德;郝为民;;基于需求响应技术的电力供需双向调节机制综述[A];2011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蔡骥然;周振宇;祁兵;伍军;;需求响应通信架构和数据模型研究[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李静华;中国首个用电需求响应项目启动[N];中国房地产报;2012年
2 见习记者 黄硕;我国首个智能电网需求响应项目启动[N];滨海时报;2012年
3 记者 秦叙常 通讯员 谭永红;来凤建立纳税人需求响应机制[N];恩施日报;2011年
4 记者 门心洁;霍尼维尔签约中国首个智能电网需求响应系统[N];天津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牛文娟;计及不确定性的需求响应机理模型及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谭貌;基于电力需求响应的板坯热轧负荷分析与调度[D];湘潭大学;2015年
3 于娜;电力需求响应参与系统运行调控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刘继东;电力需求侧响应的效益评估与特性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珂;自动需求响应通信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沈敏轩;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小区自动需求响应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赵晨晨;低碳背景下电力需求响应效益评估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刘佳;居民电力需求响应行为分析实验设计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陈企楚;基于公共电能服务平台的需求响应研究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6 王莹莹;基于需求响应与需求调度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7 高雪莹;储能系统能量调度与需求响应联合优化控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8 杨帆;基于供应函数的智能电网需求响应策略[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9 陈睿欣;基于博弈论的需求响应研究及其在促进风电消纳中的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10 孙成龙;考虑需求响应不确定性的系统备用优化调度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798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779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