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燃料电池聚四氟乙烯增强膜电极的耐久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车用燃料电池聚四氟乙烯增强膜电极的耐久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耐久性 加速测试 催化剂降解 碳载体腐蚀 膜化学稳定性
【摘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一种直接将燃料和氧化物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因其转换效率高、环境友好等特点,被认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在车用动力、便携电源以及后备电源领域等。目前,制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商业化进程的问题是成本和寿命。膜电极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其耐久性严重影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受用寿命。研究膜电极的耐久性及失效机制对于相关材料的研发和商业化具有指导意义,而加速寿命测试是研究膜电极的耐久性及失效机制最常用的手段。采用加速寿命测试,不仅可以缩减对燃料电池耐久性评价的周期,也有效地降低了评价成本。目前采用的加速测试手段主要依据美国能源部提出的四种标准加速测试工况,分别是针对电催化剂稳定性的电势循环、电催化剂载体稳定性的高电位维持、膜电极化学稳定性的开路保持以及膜电极机械稳定性的干湿循环。目前,多数研究工作采用单个加速测试工况或者复合工况条件的形式,并结合车用工况如频繁的变换负载、湿度和气体供应切换等特点,进行膜电极的耐久性评价及其失效机理的分析。本论文从PTFE膜电极的耐久性评价出发,采用三种加速测试工况,即电势循环、高电势维持和开路电压保持,分别考察了膜电极的电催化剂的稳定性、电催化剂载体的稳定性以及质子交换膜的化学稳定性。电势维持实验表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电催化剂在电势循环工况条件下会发生团聚长大。此外,电催化剂还会发生溶解并被渗透的氢气还原而产生铂颗粒沉积在质子交换膜中形成"铂带"。电催化剂的团聚长大以及溶解再沉积导致催化剂电化学活性面积的下降,从而引起电池放电性能的下降和衰减。催化剂的溶解再沉积是具有时间依赖性的,在加速测试初期,催化剂的衰减应主要来自团聚和长大,随着测试的进行,铂的溶解再沉积变得严重,成为铂衰减不可忽略的因素。高电势维持实验研究了电催化剂载体即碳载体的稳定性,发现高电势维持过程中,碳载体会发生腐蚀,产生CO气体吸附在铂催化剂上。碳载体的表面也会产生多种碳氧基团,这些表面基团会增加碳载体的亲水性,阻碍气体渗透,降低氢渗透。碳载体的腐蚀会导致担载在碳载体上的催化剂发生衰减,表现为催化剂的团聚长大和剥落。在对质子交换膜化学稳定性的研究,我们主要采用开路电压维持实验探究了质子交换膜厚度的不同对于膜的化学降解以及催化剂衰减的影响。膜厚减小,气体渗透增加,质子交换膜的化学衰减越严重,氟离子浓度测试和SEM表征都表面了测试后膜发生了严重的化学降解。膜的化学降解主要是渗透到阴极侧的氢气在铂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H202,随后分解产生自由基·OH和·OOH等。自由基对膜分子链的支链或主链进行攻击,导致膜的降解。不同膜厚产生引起的不同气体渗透对于催化剂的衰减也有不同的影响。气体渗透越严重,会在阴极侧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产生"热点",导致膜的局部温度过高,加剧了铂催化剂的团聚和长大。测试后的铂催化剂粒径分布曲线说明,氢渗透越高,铂催化剂的团聚长大越严重,催化剂的粒径分布越不均匀。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耐久性 加速测试 催化剂降解 碳载体腐蚀 膜化学稳定性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911.4;TB383.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绪论12-32
- 1.1 燃料电池概述12-18
- 1.1.1 燃料电池12-13
- 1.1.2 燃料电池分类13
- 1.1.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13-18
- 1.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耐久性研究18-29
- 1.2.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基本性能评价18-20
- 1.2.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衰减机制概述20-26
- 1.2.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寿命测试方法概述26-29
- 1.2.4 质子交换膜均质膜和聚四氟乙烯增强膜29
- 1.3 选题的意义和内容29-32
- 第二章 碳载铂催化剂衰减机理研究32-47
- 2.1 引言32
- 2.2 实验部分32-34
- 2.2.1 电极制备和电池组装32-33
- 2.2.2 电池性能表征33-34
- 2.2.3 加速测试工况34
- 2.2.4 膜电极表征34
- 2.3 结果与讨论34-46
- 2.3.1 电势循环测试前后在线性能测试对比34-36
- 2.3.2 电势循环测试前后铂催化剂衰减分析36-37
- 2.3.3 电势循环测试前后CCM微观表征37-39
- 2.3.4 电势循环测试过程铂催化剂衰减机理39-40
- 2.3.5 电势维持实验前后在线性能测试对比40-41
- 2.3.6 电势维持实验前后CCM微观表征41-43
- 2.3.7 电势维持实验前后铂催化剂衰减分析43-44
- 2.3.8 电势维持实验前后碳载体腐蚀分析44-46
- 2.4 本章小结46-47
- 第三章 PTFE增强膜电极化学稳定性研究47-62
- 3.1 引言47
- 3.2 实验部分47-50
- 3.2.1 电极制备和电池组装47-48
- 3.2.2 电池的性能表征48-49
- 3.2.3 化学稳定性测试加速工况49
- 3.2.4 膜电极表征49-50
- 3.3 结果与讨论50-61
- 3.3.1 加速工况条件下膜电极在线测试性能对比50-53
- 3.3.2 电极阴极生成水氟离子浓度测试53-54
- 3.3.3 膜电极微观形貌表征54-56
- 3.3.4 加速工况条件下碳载铂催化剂的衰减分析56-59
- 3.3.5 加速测试工况条件下膜电极衰减机理59-61
- 3.4 本章小结61-62
- 结论与展望62-64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64-65
- 致谢65-66
- 参考文献66-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守拙;细菌膜电极[J];微生物学通报;1983年02期
2 任恕;膜电极在环境医学中的应用[J];环境与健康杂志;1984年02期
3 刘明辉;彭慈贞;李国平;丁晓强;;多孔银膜电极在液相流动体系中的行为[J];分析化学;1984年10期
4 郭鼎力;程志鹏;高华寿;;PVC膜电极的研究 Ⅰ.铋(Ⅲ)氯络阴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J];离子选择电极通讯;1984年01期
5 孙文涛,汪尔康;玻璃石墨金膜电极电位溶出法测定锡[J];分析试验室;1985年02期
6 戴自钦,谢金伦,苏学素,李晚谊;烟碱石墨涂膜电极及PVC膜电极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7年10期
7 丁友真;李昭昭;朱仪俊;吴春英;;麻黄碱PVC膜电极的研制和应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2期
8 王光清,高志强,赵藻藩;铁氰酸钴膜电极的制备及特性[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1年02期
9 朱俊杰;卢宗桂;高鸿;;PVC膜电极上的示波电位滴定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1年04期
10 张健;尹鸽平;邵玉艳;王振波;赖勤志;;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活化过程中膜电极变化[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谌敏;刘军民;廖世军;;直接涂膜法制备膜电极的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2 杨辉;;被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膜电极结构、功能和性能[A];第30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彭天右;范科;陈俊年;张晓虎;;柔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膜电极的优化及性能研究进展[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霍胜娟;蔡文斌;;电化学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用硅上银膜电极的湿法制备[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5 孙斌;郝晓刚;王忠德;张忠林;;电控离子分离法分离铯离子[A];中国核学会核化工分会放射性三废处理、处置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周震涛;邓柳江;詹炳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膜电极的制备工艺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郝彦忠;武文俊;;纳米结构TiO_2/聚3-甲基噻吩多孔膜电极光电化学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8 任志宇;辛柏福;付宏刚;;一种新颖的TiO_2纳米粒子膜电极的制备方法[A];2004年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周琛;刘军民;廖世军;;直接喷涂法制备CCM型燃料电池膜电极[A];第七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周琛;刘军民;廖世军;;直接喷涂法制备CCM型燃料电池膜电极[A];第七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婷;燃料电池低铂载量膜电极制备新技术的探索及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2 赵新生;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膜电极的电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5年
3 张军;液体进料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膜电极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4 魏永生;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关键材料与模型模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相铮;能源转换装置中膜电极集合体关键材料研究及性能的优化[D];吉林大学;2015年
6 苏华能;超低铂载量膜电极与微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源系统的开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梁华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自增湿膜电极的制备与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万亚珍;浸渍—氧化法制备β-PbO_2-SPE复合膜电极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9 夏高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及催化剂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10 张健;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翠连;三维纳米多孔结构金属基复合膜电极的制备与赝电容性能[D];燕山大学;2015年
2 唐婧艳;多孔钛基掺锑二氧化锡管式膜电极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琳;基于超声喷涂法制备极低铂载量PEMFC膜电极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6年
4 颜飞;Ti/TiO_2膜电极的制备及其电还原特性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5 邹浩斌;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水电解池及其膜电极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6 刘立志;三维生物膜电极反应器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6年
7 赵明;车用燃料电池聚四氟乙烯增强膜电极的耐久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8 聂淼;膜电极涂层制作设备的开发与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王伟;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水电解池膜电极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朱伟伟;铋膜与锡膜电极的研制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22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922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