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掩模位置误差对光刻投影物镜畸变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1-14 08:31

  本文关键词:掩模位置误差对光刻投影物镜畸变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光刻 光学设计 光刻投影物镜 畸变 勒让德多项式 公差分析


【摘要】:为使光刻投影物镜满足光刻工艺的要求,研究了掩模位置误差对光刻投影物镜引入的畸变。采用勒让德多项式描述光刻投影物镜的畸变,并应用勒让德多项式对光刻投影物镜进行了畸变分析及畸变补偿。利用以上方法,对一台工作波长为193 nm,数值孔径(NA)为0.75的光刻投影物镜进行了畸变分析。结果显示:当掩模面3个方向的平移公差为1.0μm,绕3个轴的转动公差为0.1 mrad时,光刻投影物镜标定前后的畸变分别为2 113.2 nm和10.0 nm。利用勒让德多项式进行了畸变拟合,获得了多项式中各项系数,并给出掩模面位置误差的畸变敏感度系数;然后利用畸变敏感度系数对掩模面的随机位置误差进行了公差分析和补偿。结果表明,将光刻投影物镜畸变控制在2 nm以内时,掩模面z方向的位置公差为±2.0μm,掩模面与x轴与y轴的倾斜公差分别为±22.3μmad和±55.3μmad。实验结果证明提出的方法适用于对掩模面引入的光刻投影物镜畸变进行有效分析及补偿。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资助课题
【分类号】:TN305.7
【正文快照】: 光刻投影物镜的主要功能是将掩模图形按一定比例近似完美地成像到硅片上,这就要求光刻投影物镜必须满足高像质、低畸变的条件。随着光刻工艺的发展,套刻工艺对光刻投影物镜的像质、畸变等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畸变是影响光刻投影物镜成像的关键[1]。工作波长为193 nm的产品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伟;王平;王汝冬;王立朋;隋永新;;193nm光刻投影物镜单镜支撑仿真分析及实验研究[J];中国激光;2012年08期

2 涂远莹;王向朝;;一种基于线性模型的光刻投影物镜偏振像差补偿方法[J];光学学报;2013年06期

3 秦硕;巩岩;袁文全;杨怀江;;大时间热响应常数投影物镜的超高精度温度控制[J];光学精密工程;2013年01期

4 曹振;李艳秋;刘菲;;16~22nm极紫外光刻物镜工程化设计[J];光学学报;2013年09期

5 赵阳;巩岩;;投影物镜小比率模型系统补偿量的选择[J];光学精密工程;2013年12期

6 秦硕;巩岩;于新峰;袁文全;彭海峰;杨怀江;;热扰动条件下投影物镜温度响应的高精度建模[J];光学精密工程;2013年11期

7 耿康;;193nm光刻投影物镜的研究[J];光学仪器;2010年03期

8 刘菲;李艳秋;;大数值孔径产业化极紫外投影光刻物镜设计[J];光学学报;2011年02期

9 齐克奇;;光刻机投影物镜安装方式研究[J];光机电信息;2011年08期

10 映青;;投影物镜及掩模调整显微镜[J];半导体情报;197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彭勃;王向朝;;用于光刻投影物镜波像差检测的照明设置优化[A];第十三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杨济硕;王向朝;闫观勇;徐东波;李思坤;;基于空间像自适应降噪的投影物镜波像差检测方法[A];第十四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涂远莹;王向朝;;基于双缝图形空间像峰值光强差的光刻投影物镜奇像差检测技术[A];第十四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段立峰;彭勃;王向朝;;基于空间像主成分分析的光刻投影物镜波像差检测技术[A];第十三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袁琼雁;王向朝;邱自成;;基于移相掩模优化的光刻机投影物镜偶像差检测技术[A];第十二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徐东波;王向朝;步扬;闫观勇;杨济硕;;空间像噪声拟合及滤波分析方法[A];第十四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邱自成;王向朝;袁琼雁;彭勃;;基于平移对称移相光栅的光刻机投影物镜波像差检测方法[A];第十二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汤飞龙;李中梁;王向朝;步扬;曾绍谦;;一种提高光束斯托克斯参数与偏振度测量精度的方法[A];第十四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王占山;;极紫外光刻给光学技术带来的挑战[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B 光学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专题)[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旺;光刻投影物镜像质分析及补偿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年

2 金春水;极紫外投影光刻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3年

3 刘菲;共轴极紫外投影光刻物镜设计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4 骆聪;深紫外光刻投影物镜热像差仿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年

5 董立松;矢量光刻成像理论与分辨率增强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杜伟峰;深紫外浸没式光刻投影物镜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2 邓亚飞;大面积高精度PCB光刻技术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3 王新星;基于准分子激光投影扫描系统的大面积ITO及TFT光刻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84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184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0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