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型铱化合物高效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
本文选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铱化合物 ; 参考:《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以其优越的性能,在下一代照明及显示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高性能磷光材料的发展是提高OLED性能的重要途径。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两种基于金属铱化合物的高效磷光发光材料,研究了其光物理、光化学性能,制备了基于真空蒸镀法和溶液旋涂法的高性能单色光、白光OLED器件。1.设计合成新型黄绿光磷光发光材料,Ir(ppy)2bop,对其光物理、电学性质进行研究,并研究了基于该材料的黄绿光OLED器件。Ir(ppy)2bop在溶液中的发光量子产率为0.3,PL光谱发光峰位于526 nm。使用真空蒸镀法制备了基于该材料的黄绿光磷光OLED器件,器件最大发光效率为43.3 cd/A(外量子效率18.1%),发光峰位于538 nm,器件性能居于目前文献报道的同类器件最佳水平。选用溶液旋涂法制备的黄绿光磷光器件的最大发光效率为17.8 cd/A(9.1%)。2.设计合成新型红光磷光发光材料,Ir(piq)2bop,对其光物理、光化学性质进行研究,并研究了基于该材料的红光OLED器件。Ir(piq)2bop在溶液中的发光峰为614 nm,半峰宽度为55 nm。基于真空蒸镀法制备的红光磷光OLED器件的发射峰为623 nm,在1000 cd/m2亮度下的CIE坐标为(0.67,0.33),器件所获得的最大效率为7.2 cd/A(8.5%)。基于溶液旋涂法制备的基于该材料的红色磷光器件也取得了较好结果。3.制备了一系列高性能的基于上述铱化合物的荧光/磷光混合白光OLED器件。选用蓝色荧光材料DPF、黄绿色磷光材料Ir(ppy)2bop和红色磷光材料Ir(piq)3构建的白光器件表现出非常优秀的性能。器件获得的最大发光效率为55.2 cd/A,(49.6 lm/W,20%),最大CRI达到了89,在1000 cd/m2亮度下的CIE坐标为(0.38,0.46)。该器件综合性能是目前文献报道的性能最好的荧光/磷光混合白光OLED器件之一。选用DPF、Ir(ppy)2bop及深红色磷光材料Ir(piq)2bop构建的白光器件也表现出较好的性能。该器件获得的最大发光效率为44.2 cd/A,39.6 lm/W和16.1%,该器件的最大CRI为81,CIE色坐标为(041,0.49)。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为高性能磷光器件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材料选择,同时也促进了高性能白光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展。
[Abstract]: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OLE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next generation of lighting and display technology for their superior performanc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performance phosphor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OLED. In this paper, two kinds of high efficiency phosphorescence materials based on metal iridium compounds a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he photophysical and phot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se materials are studied. The high performance monochromatic light, white OLED device, based on vacuum evaporation and solution spin-coating method is prepared. The photophys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a new yellowish-green photoluminescence material, 2bop.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he photoluminescence quantum yield of the yellowish-green OLED device. Irppyn 2bop in solution was studied. The photoluminescence peak was at 526 nm. A yellowish green phosphorescent OLED device based on this material has been fabricated by vacuum evaporation. The maximum luminescence efficiency of the device is 43.3 cdr / A (the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is 18.1cm), and the luminescence peak is located at 538nm.The device performance is the best level of the same kind of device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at present. The maximum luminescence efficiency of the yellowish green phosphor fabricated by solution spin-coating method is 17.8 CD / A 9.1and 2.2. The photophysical and photochemical properties of a new red phosphorescence material, 2bop. have been studied. The luminescence peak of the red OLED device. Irpiqan2bop in the solution is 614 nm and the width of the half peak is 55 nm. The emission peak of red phosphorescence OLED device based on vacuum evaporation method is 623 nm, and the CIE coordinate at 1000 cd/m2 brightness is 0.67 ~ 0.33. The maximum efficiency of the device is 7.2 CD / A ~ (8.5). The red phosphorescence device based on the solution spin-coating method has also obtained good results. A series of high performance fluorescent / phosphorescent white OLED devices based on the above mentioned iridium compounds have been fabricated. The white devices made of blue fluorescent material, yellow-green phosphorescence material Ir(ppy)2bop and red phosphorescence material Ir(piq)3 have excellent performance. The maximum luminescence efficiency obtained by the device is 55.2 cdr / An 49.6 lm / W ~ (20), the maximum CRI is 89, and the CIE coordinate at 1000 cd/m2 brightness is 0.38 ~ 0.46. The integrated performance of this device is one of the best fluorescent / phosphorescent white OLED device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The white light device made of DPFF / IrPY 2bop and crimson phosphorescence material Ir(piq)2bop also shows good performance. The maximum luminescence efficiency of the device is 44.2 cdr / An 39.6 lm/W and 16.1cm, and the maximum CRI of the device is 81g CIE with a color coordinate of 0.49g. The research results in this paper provide more material choices for the research of high performance phosphorescence device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performance white photoluminescence devices.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3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春雷;费腾;李峰;马於光;;p型结构的高效有机白光器件[J];物理化学学报;2010年02期
2 陈双文;王振;周翔;;红光颜色转换层调节的顶发射有机白光器件[J];发光学报;2011年06期
3 何香云;;日本浜松公司研制成新光器件[J];航空电子技术;1987年02期
4 姜文龙;王洪梅;韩强;丁桂英;汪津;王静;王立忠;常喜;;用有机层厚度匹配法制作的有机电致蓝光器件[J];半导体光电;2008年02期
5 姜文龙;王洪梅;丁桂英;汪津;王静;王立忠;常喜;;调整有机层厚度制作高效率的电致蓝光器件[J];光电子.激光;2008年10期
6 E·G·Lean;肖振;;薄膜声-光器件[J];压电与声光;1978年02期
7 Gunnar Stolze;光器件智能化生产测试解决方案[J];邮电设计技术;2002年09期
8 汪磊;雷钢铁;易晓华;;基于荧光与磷光复合的有机电致白光器件[J];化学进展;2008年Z2期
9 徐江涛;程耀进;师宏立;;微光器件铟封漏气因素分析[J];真空电子技术;2008年05期
10 吴丰民;孟彦龙;谢国华;陈平;赵毅;;微腔结构顶发射有机白光器件[J];光电子.激光;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孔治国;徐占林;徐娜;王秀艳;李文连;;基于磷光铜(Ⅰ)配合物的具有光伏性能的有机电致白光器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4分册)[C];2010年
2 宋瑞丽;段雨;陈淑芬;杨惠三;王晶;刘式墉;;有机白光器件的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牛巧利;彭俊彪;曹镛;;高效率聚合物双层白光器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4 王春雷;李峰;费腾;刘随军;马於光;;一种结构简单的有机电致白光器件[A];全国第八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暨华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5 张红雨;叶开其;张佐伦;王悦;;酚基吡啶硼配合物白光器件及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6 魏鹏;邱勇;;萘并噻二唑类材料在非掺杂红光器件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7 高志翔;郝玉英;王华;许并社;;有机电致磷光器件界面电荷注入的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杨伟;吴宏滨;罗洁;孙明亮;陈奇良;曹镛;;白光聚合物及聚合物基白光器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9 余辉;江晓清;杨建义;李锡华;王明华;;有机聚合物热光器件的瞬态响应分析[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亚飞;刘煜;倪美君;刘明;李小双;朱美香;朱卫国;;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白光材料及其单层聚合物白光器件的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燕玲 陈享郭;品牌营销解冻光器件市场[N];通信产业报;2006年
2 ;2001年中国光器件市场回顾[N];通信产业报;2002年
3 张燕玲;透视光器件厂商三大生存法则[N];通信产业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李培培;光器件亟待突破[N];通信产业报;2014年
5 吉沐、黎万桑;福地日合偏光器件公司投入试生产[N];中国电子报;2000年
6 刘海洋 周仲麒;创新资金短缺困扰光器件产业[N];中国工业报;2005年
7 ;我国光器件技术需要在三个方面实现突破[N];中国电子报;2009年
8 冯健;光芯片是光器件企业竞争关键[N];中国电子报;2009年
9 冯健;光芯片成光器件企业竞争关键[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10 三菱电机半导体高频及光器件研究所光通讯器件部部长 吉田一臣;中国接入网发展促光器件业快速增长[N];中国电子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江;新结构高性能有机电致白光器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薛钦;高性能有机电致白光器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杨刚;有机电致荧光、磷光器件的性能优化与OLED封装技术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谢文法;新结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D];吉林大学;2004年
5 程刚;有机白色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姜文龙;高性能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李艳虎;基于聚芴为主体材料的高效聚合物电致磷光器件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王金山;有机白光器件主体及发光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应用[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9 刘红梅;基于溶液法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7年
10 马健;透明及顶发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韵;基于新型铱化合物高效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吴丰民;顶发射有机电致白光器件中色度调节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成城;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效应的分光器件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年
4 李艳蕊;有机电致磷光器件亮度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5 朴学成;透明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邓红艳;棱镜型偏光器件的光谱特性[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7 赵培;晶体偏光器件增透膜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8 关涛;基于新型铱配合物的有机白光器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陈曦;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有机白光器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张迪;基于铂的新型磷光器件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815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881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