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VM验证方法学的USIM验证IP的设计与应用
本文选题:验证 + 验证IP ; 参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快速进步,集成电路的复杂程度在飞速提升。市场的需求促进了超大规模SoC设计技术的成熟和进步。然而SoC复杂程度的提升带来的是验证工作难度的直线上升。为了使产品在市场上能够占得先机,各大IC设计公司都在尽力缩短产品的设计周期。而当前芯片设计周期中70%以上时间分配给了验证工作。因此缩短验证工作的时间成了当务之急。鉴于当前SoC设计中集成了大量的IP,而只有经过充分的顶层验证才能保证这些IP被准确无误的集成到芯片当中。要想减少这些IP顶层验证所消耗的时间、提高验证效率就要尽可能的为这些IP设计可重用的验证环境以适应IP在不同项目间的移植。同时验证环境应该尽可能的建立在较高的抽象层次上以增加激励产生和响应检查的自动化程度。USIM是现如今基带芯片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IP,其顶层验证耗时耗力。因此开发USIM验证IP来简化USIM验证工作非常有意义。本文所做的工作是某基带芯片系统级验证工作的一部分。在对公司原有验证需求和验证环境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以后。本文做了如下工作:1)遵循USIM模块的顶层验证需求,通过对原有验证环境的改良形成了一个自动化程度高和可重用性好的新型验证环境。2)按照新的验证环境的需求,运用UVM验证方法学设计和实现了USIM验证IP的验证平台结构和组件。3)针对IC卡标准协议,对验证IP的driver和monitor分别进行了复位响应、T0模式、T1模式三种数据传输方式的扩展性设计4)将设计好的验证IP集成到新的验证环境当中,并在该环境中进行USIM模块的顶层系统级验证。新的验证环境通过使用验证IP来产生SoC系统级验证时候USIM模块所需的外界激励,同时对芯片的输出响应做自动检查。本文中所设计的验证IP运用面向对象的思想,所有的组件都用类封装。验证平台中组件间的数据传递抽象层次高。具有自动产生激励,自动收集响应和检查等诸多优点。最后通过对验证IP的集成使用和对仿真验证结果的分析我们能够得出结论:我们所设计的USIM验证IP能够充分满足验证需求。新的验证环境大大降低了测试用例的开发难度,并具有可重用性好、容易使用、容易集成等优点。实践表明我们所设计的验证IP能够满足不同项目、不同环境的需求。我们针对原有验证环境的改变能够极大提高验证的自动化程度、提高验证效率、缩短验证周期。为其他IP验证环境的开发提供示范作用。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verification , it is necessary to design and realize the verification of the system level of a baseband chip .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4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艳翠;;图书馆中IP资源的优化管理方法谈[J];图书馆杂志;2007年01期
2 张晓斌;IP-传统电信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一)——基于已有网落设施的业务(语音/数据)融合和综合接入[J];邮电商情;1999年21期
3 ;武装防火墙 添加IP规则包[J];电脑爱好者;2004年19期
4 顾晓清,刘渊;基于自适应包标记的IP回溯[J];计算机应用;2005年09期
5 杨吉云;邓绍江;;基于蓝牙的手机IP通话解决方案[J];计算机科学;2005年11期
6 柯白;舒文琼;;IP管理服务需求增长 电信运营商面临挑战[J];通信世界;2007年37期
7 刘涛;吴谨;;基于IP的数字化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0年10期
8 胡君祺;;后IP时代的信息技术及其安全分析[J];有线电视技术;2014年03期
9 欧阳慧;IP增值平台业务营销策略研究[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0 刘舒野;;内网IP管理系统开发探究[J];金融电子化;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金芝;郝为民;钟鸣;赵羡龙;;IP 网络技术在电能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A];2003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分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刘琼;李铮;;IP多业务融合网络系统交换机的关键技术[A];2005年信息与通信领域博士后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吕顺;杨本臣;张强;;基于嵌入式IP的电力系统远动技术研究[A];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薛志军;周学功;周湘;彭澄廉;;基于XML可配置IP库的构建[A];全国第13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CAD/CG)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姚凌;纪红;乐光新;;面向4G的IP无线接入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战英;;IPTV业务承载于IP宽带城域网问题探讨[A];黑龙江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明杰;;通信网络全面IP化演进趋势[A];2008年“ICT助力两型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程敏珍;缪希仁;;基于IP的建筑群变配电监控技术[A];第三届海峡两岸土木建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孙加兴;孟德刚;周俊;;数字软IP核评测与认证方法和流程[A];第五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张成才;刘跃占;;汽车零部件IP防尘防水试验概述[A];豪爵摩托奖广东省汽车行业第五期学术活动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肖玉玲;应对电信IP化须转变运营模式[N];通信信息报;2004年
2 季萱;实现运营商基于IP的互联[N];人民邮电;2013年
3 黄健;厦门海关:“三大联动”促IP保护上台阶[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
4 ;港湾“万兆IP电信网”优化新疆电信城域网[N];人民邮电;2003年
5 晓凡;巧用普通电话打IP[N];光明日报;2000年
6 未来;电信IP化 IP电信化[N];人民邮电;2003年
7 马丹丹;土耳其电信全网IP化大改造[N];人民邮电;2010年
8 记者 王铁民 通讯员 张丽娟;安徽联通完成全省移动网语音IP化改造[N];人民邮电;2013年
9 ;打造电信级的IP多业务通信网[N];人民邮电;2005年
10 本报记者 高赛;IP直拨电话:看价格还是看服务[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玉明;支持IP漫游的多跳接入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周萌;集成电路IP质量管理与度量:软件工程角度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吴亦川;互联网无线接入系统中IP报头压缩算法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5年
4 周庆瑞;IEEE1394链路层控制芯片IP核的开发及IEEE1394总线可靠性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8年
5 张溯;集成电路工程学及IP评测技术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6 刘锦华;基于“下一跳代价递减”准则的IP快速重路由方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7 周正伟;蓝牙基带IP实现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欣;IP方案治疗35例复发和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2 唐华标;步进电机控制系统IP软核设计[D];复旦大学;2009年
3 钟国涛;IP虚拟交换机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及相关虚拟服务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4 姜玉琴;IP虚拟交换机资源抽象及接口描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5 张全贵;基于嵌入式IP的电力系统远动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6 宁丽莉;基于SIP协议的IP呼叫中心控制器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2008年
7 陈效庭;基于SIP协议的IP智能网的应用及容灾测试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程娟;基于TDMoIP的无线基站互联系统IP处理与差错控制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李孝荣;基于开源SIP协议栈的IP软电话的研究与实现[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10 张济清;带隙基准IP核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133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013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