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高迁移率半导体材料的自旋注入

发布时间:2018-12-10 13:54
【摘要】:自旋电子学的目标是在半导体或金属体系中通过操控电子的自旋属性来实现信息的记录、操控、运输和存储等。做为向半导体和金属写入和输运自旋信息的核心步骤,自旋注入效应是研发半导体和金属基自旋电子器件的关键技术之一。本论文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不同结构的磁性金属薄膜或磁性金属薄膜/半导体复合材料,利用紫外曝光等微加工手段制备了三端口自旋注入结构,并对其磁电运输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具体结果如下:首先,我们在高迁移率材料InAs衬底上制备了Ru(30nm)/Ta(100nm)/CoFeB(10nm)/InAs薄膜,利用四端法测量非局域几何磁电阻。结果显示,引起非局域几何磁电阻(MR)的物理起源是磁场导致的洛伦兹力。在高磁场的情况下,Hall角度接近90度,电流密度几乎与InAs/CoFeB界面平行,此时电流几乎被限制在InAs中输运。通过制备 Ru(30nm)/Ta(10nm)/CoFeB(10nm)/InAs 这一简单体系来研究体系中的自旋在界面处发生转移或者散射的具体形式以及转移的自旋对体系电荷输运性质的影响。可使Ru(30nm)/Ta(10nm)/CoFeB(10nm)/InAs 薄膜中产生 MR 和翻转磁化状态。又由于半导体InAs的电阻率甚高,导致Ru(30nm)/Ta(10nm)/CoFeB(10nm)/InAs 结构中 MR 效应将特别显著。该器件的MR与磁场依赖关系的斜率在线性MR区域,可从局域MR的12.6 T-1增加到非局域MR的45.3 T-1。而且几何MR的测量值可达104%量级。这些特性对该器件应用于高场传感器领域非常具有吸引力,该工作也为高磁场探测器的设计提了新思路。其次,我们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Si/SiO2(500nm)上生长了Pt(5nm)/Co(0.8nm)/AlOx(2nm)超顺磁薄膜。通过控制栅极电压的极性和大小,可方便地控制Co氧化还原反应的进度,进而控制超顺磁Co颗粒的大小以及薄膜的超顺磁特性。通过XPS发现阳极上Co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可调性。这些发现对设计基于超顺磁颗粒薄膜的高密度,低功耗和非易失新型磁存储器件提供了全新思路。同时,我们已成功地通过肖特基结将自旋注入到宽带隙半导体SiC中。测得SiC自旋弛豫寿命长达300ps。通过输运机理分析表明,载流子在肖特基结的隧穿过程为多步隧穿。在多步隧穿阶段,可利用缺陷态捕获自旋极化载流子,非平衡自旋将会在这些缺陷态上弛豫。体区自旋弛豫时间较缺陷态自旋弛豫时间更短,而缺陷态自旋驰豫寿命可达lns以上。这表明为了准确测量体区自旋弛豫寿命,应尽量避免界面态参与的输运过程。在直接隧穿过程中测得的自旋弛豫寿命更能反映半导体材料的本征属性。最后,为了研究半导体器件的光电性质,我们在纳米图型化和超宽频磁电特性测量系统中设计和集成了光场发生与响应装置。该装置可以向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腔体中引入各种波长的光。对于没有磁场、电场和探针系统的基本电子束曝光系统,光场引入非常简单。但是当上述三个子系统,特别是磁场发生装置和探针系统,均被集成到腔体中时,要想再通过一支新的探针引入光场就变得非常困难。这里还需指出,尽管光纤很细,但光纤头却相对粗壮,因此引导光纤的探针必然也会相对粗壮,这样它才能具备必要的机械强度来支撑光纤头。在该系统的具体实现中,为了节约空间,我们巧妙地将光纤头固定在磁场发生装置的磁极上。这种设计一则能保证固定光纤头所需要的机械强度;再则刚好可将光束引入到样品台正中间,磁场发生装置的磁极在工作状态时恰好被安放在样品台中心位置。三则还能极大地节省宝贵的腔体空间,可谓一举三得。上述研究工作对半导体自旋电子器件、新型磁传感器以及磁存储器件的的研发开拓了新思路,提供了物理图像层面的分析和证明,为后续开发奠定了物理基础。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N3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春;唐雁坤;;锰氧化物复合物中的低场磁电阻效应研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3年10期

2 戴闻 ,高政祥;两种新型磁电阻敏感器[J];物理;2002年11期

3 蔡建旺,赵见高,詹文山,沈保根;磁电子学中的若干问题[J];物理学进展;1997年02期

4 王海鹏;;InSb磁电阻在交变磁场下的特性研究[J];大学物理实验;2010年02期

5 黄宝歆;王军华;张林;刘宜华;梅良模;;金属/半导体颗粒膜中的特殊磁电阻效应[J];压电与声光;2007年06期

6 郑鹉,高居里,王艾玲,阎明朗;热处理温度对NiFe薄膜磁电阻的影响[J];磁记录材料;1995年04期

7 方庆清;;磁电阻传感器的应用及其若干问题[J];磁性材料及器件;2012年02期

8 周仕明,陈良尧,朱伟荣,王昱,郑卫民,王亚栋,郑玉祥,金庆原,钱佑华,董国胜,金晓峰,夏慧;Co-Al/Cu多层膜中层间耦合和磁电阻的振荡[J];科学通报;1996年18期

9 户立春;刘韧;;微量Ag掺杂对La_(0.6)Sr_(0.15)Na_(0.1)□_(0.15)MnO_3材料性质的影响[J];信息记录材料;2008年02期

10 常春;唐雁坤;;纳米La_(0.67)Sr_(0.33)MnO_3块体的磁性与电输运特性研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燕萍;刘仲武;郑志刚;余红雅;曾德长;;FeCo-Si-N颗粒膜中的大的室温正磁电阻[A];2012中国功能新材料学术论坛暨第三届全国电磁材料及器件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固体化学与物理无机化学[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王立锦;张辉;滕蛟;于广华;;磁性薄膜材料磁电阻效应测试系统[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立锦;张辉;张金中;滕蛟;于广华;;磁性薄膜材料磁电阻效应测试系统[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唐贵德;刘兴民;侯登录;刘力虎;赵旭;聂向富;禹日成;余勇;靳常青;;空位含量x对La_(0.67)Sr_(0.18-x)Ag_(0.15)MnO_3块体材料磁电阻效应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磁性薄膜与纳米磁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韩秀峰;李飞飞;王伟宁;彭子龙;赵素芬;詹文山;;用于制备MRAM的高磁电阻磁性隧道结[A];第四届全国磁性薄膜与纳米磁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王选理;韩艳铃;陈松;唐宇;黄宇阳;邓文;;Fe掺杂对La_(2/3)Sr_(1/3)Mn_(1-X)Fe_XO_3磁电阻材料微观缺陷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正电子湮没谱学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陈鹏;都有为;朱建明;冯端;;晶粒表面覆盖α-Fe_2O_3层的多晶Zn_(0.41)Fe_(2.59)O_4的巨大隧穿磁电阻[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王先杰;隋郁;千正男;程金光;刘志国;李妍;苏文辉;;Sr_2Fe_(1-x)Al_xMoO_6(x=0,0.3)陶瓷的低场磁电阻效应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04年

10 卫芬芬;熊曹水;熊永红;;高阻相对La_(0.7)Ca_(0.2)Sr_(0.1)MnO_3磁电阻效应的影响[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2分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桂运安;二维纳米材料实现最高负磁电阻效应[N];安徽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福江;基于跃迁理论的有机器件磁场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李杨;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对Co基Heusler合金磁电阻结界面特征及电子自旋极化输运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3 曾燕萍;纳米结构铁磁—非磁复合薄膜的制备、磁性和和磁电输运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4 丁轶;二氧化铬外延薄膜制备及其磁电性能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5 刘倩倩;铁磁金属/非磁材料异质结各向异性磁电阻及界面效应的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6 刘盼;高迁移率半导体材料的自旋注入[D];内蒙古大学;2017年

7 徐洁;非化学计量比硫族银化物奇异磁电阻效应的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孙阳;钙钛矿结构氧化物中的超大磁电阻效应及相关物性[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9 原晓波;掺杂和复合钙钛矿锰氧化物的室温磁电阻增强[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张国庆;磁不均匀性对钙钛矿结构锰氧化物磁电阻特性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雪亚;硅烯自旋阀结构中的隧穿磁电阻效应[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曹艳玲;CoO_(1-v)薄膜与器件的磁性和输运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张正明;半金属锰氧化物的磁电阻磁场依赖性和磁场退火效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4 余亘;线性正磁电阻材料硒化银的掺杂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5 沈渊;Ni(Co)MnIn体系交换偏置、磁电阻、磁卡效应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6 李彦;SrTiO_(3-δ)薄膜与WTe_2晶体的磁电阻效应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7 李少波;常温低磁场下La_(2/3)(Sr_(1-x)Ce_x)_(1/3)MnO_3的磁电阻特性及EPR谱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8 高小洋;磁性异质结中的磁电阻效应和电致阻变效应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9 杨倩;纳米层状钴氧化物及其复合物性质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10 曹伟伟;纳米La_(2/3)Sr_(1/3)MnO_3荧光特性及其复合材料的物性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3706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3706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8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