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微波毫米波信号光产生技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0 15:14

  本文关键词:微波毫米波信号光产生技术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些年来,由于民用无线通信、光载射频传输系统(Radio over Fiber)、军用雷达及电子对抗、航天遥感星间链路等领域的迅速发展,对作为这些领域一切应用系统的基础与核心的微波毫米波信号源,在信号质量和频率容量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电学产生微波信号的方法由于受到电子器件性能如结电容等的限制,在产生频率更高的微波毫米波频段信号时受到很大的局限性,面临产生的信号功率越来越小,以及信号频率稳定性不高,难以调频变频等难题。得益于微波光子学的学科发展和技术进步,特别是光子学器件方面的进展,通过利用光电调制器,光电探测器,高非线性光纤等光器件,产生相位噪声极低,频率稳定性极高的微波信号源已经得到广泛研究并获得了很多成果。本论文对目前主流的光生毫米波技术做出了总结与概括,分析比较了不同光生毫米波方法的优缺点,并重点介绍了光生毫米波技术中的可以产生相位噪声极低的光电振荡器法,对光电振荡器法中的双环路结构型光电振荡器、从属型光电振荡器、耦合型光电振荡器等具有不同结构类型的光电振荡器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和介绍。在完成了光纤中受激布里渊散射效应和光电振荡器的基本理论铺垫之后,提出了一种新型光生毫米波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双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DPMZM)的载波相移双边带调制方式,以及高非线性光纤中受激布里渊散射效应(SBS)产生的增益谱和损耗谱叠加补偿技术,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光电振荡器,拓展了生成微波信号的频率倍数。经过理论分析,通过应用Matlab的建模仿真验证,理论上实现了在52.785GHz-56.685GHz频率范围的可调谐微波毫米波输出。在光生微波毫米波的方式中,由于双环路结构的光电振荡器在降低相位噪声方面有较好的优势,所以本文在完成前述系统的搭建与建模仿真之后,应用OptiSystem软件仿真验证并对比了光电探测器和光偏振分束器建立多路结构时的降噪效果。
【关键词】:光电振荡器 受激布里渊散射 增益损耗补偿 6倍频 载波相移双边带调制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753.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24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9-10
  • 1.2 微波毫米波信号的光学产生方法概况10-22
  • 1.2.1 外调制器法10-12
  • 1.2.1.1 级联电光强度调制器法11-12
  • 1.2.1.2 相位调制器法12
  • 1.2.2 光外差法12-15
  • 1.2.3 高非线性效应法15-16
  • 1.2.4 光电振荡器法16-22
  • 1.2.4.1 双环路型光电振荡器17-19
  • 1.2.4.2 从属型光电振荡器19-20
  • 1.2.4.3 耦合型光电振荡器20-21
  • 1.2.4.4 高非线性光纤型光电振荡器21-22
  •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22-24
  • 第2章 SBS效应和光电振荡器的理论研究24-37
  • 2.1 光纤中的受激布里渊散射24-28
  • 2.1.1 斯托克斯光产生过程26-27
  • 2.1.2 反斯托克斯过程27-28
  • 2.2 布里渊的增益谱和损耗谱28-30
  • 2.3 布里渊频移与泵浦光波长的关系30-32
  • 2.4 光电振荡器的理论分析32-35
  • 2.4.1 基础型光电振荡器32-33
  • 2.4.2 光电振荡器的起振阈值分析33-34
  • 2.4.3 光电振荡器的起振频率34-35
  • 2.5 本章小结35-37
  • 第3章 基于SBS效应与载波相移双边带调制技术的光电振荡器37-48
  • 3.1 基于SBS效应的OEO37-39
  • 3.2 DPMZM与载波相移调制技术39-41
  • 3.3 基于SBS效应的OEO的分块仿真41-47
  • 3.3.1 三个泵浦光的产生41-44
  • 3.3.2 基于增损耗补偿技术的 6fb信号产生44-47
  • 3.4 本章小结47-48
  • 第4章 双环路结构的光电振荡器的仿真研究48-53
  • 4.1 双环路结构光电振荡器的降噪原理概述48-49
  • 4.2 双路结构的降噪OptiSystem仿真49-52
  • 4.2.1 双探测器结构仿真49-50
  • 4.2.2 双路偏振分束器结构仿真50-51
  • 4.2.3 多环路结构降噪仿真51-52
  • 4.3 本章小结52-53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53-55
  • 致谢55-56
  • 参考文献56-64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2005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简讯[J];微波学报;2006年02期

2 ;“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征文通知[J];微波学报;2008年03期

3 ;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简讯[J];微波学报;2009年03期

4 ;“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征文通知[J];微波学报;2010年05期

5 ;“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征文通知[J];微波学报;2010年06期

6 ;1999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纪要[J];微波学报;1999年04期

7 ;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在国防科技大学举行[J];国防科技参考;1999年04期

8 ;1999年度微波分会工作总结(详细摘要)[J];微波学报;2000年02期

9 ;2010年国际微波毫米波技术会议暨2010年微波毫米波科技成果及产品展[J];微波学报;2009年05期

10 ;2010年国际微波毫米波技术会议暨2010年微波毫米波科技成果及产品展[J];电波科学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良金;;前言[A];2003'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组织机构及成员[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6年

3 ;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暨2009年微波毫米波科技成果及产品展[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4 ;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暨2009年微波毫米波科技成果及产品展[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暨2011年微波毫米波科技成果及产品展[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1年

6 冯正和;洪伟;李立功;;序[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1年

7 林为干;汪熙森;李鸿志;;前言[A];199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9年

8 冯正和;;序[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9 冯正和;;序[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10 冯正和;洪伟;史小卫;;序[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钟静;苏大与一兵器研究所共建微波毫米波技术联合实验室[N];江苏科技报;2011年

2 郑立琪邋王燕宁;从“窄带”到“宽带”[N];科技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建;新型微波毫米波器件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朱熙铖;微波毫米波基片参数提取与平面无源元件的设计与实现[D];东南大学;2015年

3 王志刚;微波毫米波前端中的LTCC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夏雷;微波毫米波LTCC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靖沛;微波毫米波固态驱动前端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王鑫;微波毫米波信号光产生技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史Z腪

本文编号:3189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3189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6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