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双螺旋圆单偏振光纤的偏振滤波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09:38

  本文关键词:双螺旋圆单偏振光纤的偏振滤波特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光纤光学 圆单偏振光纤 双螺旋光纤 复耦合模方程


【摘要】:双螺旋手征光纤光栅具有波长和偏振的双重选择性,在光纤传感系统中极具应用价值。目前报道的具有圆偏振滤波作用的双螺旋手征光纤光栅螺距仅为几十微米,传输损耗高,机械强度低,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基于光纤的复耦合模方程,研究了常用的涂覆光纤,即当涂覆层折射率大于包层折射率时,双螺旋光纤的偏振滤波特性。研究表明,涂覆光纤不仅能增加光纤的机械强度,还能将光纤的螺距增加到数百微米。因此,光纤的传输损耗可被有效降低,有望满足中等距离的传输或传感光纤的要求。分析了光纤参数对双螺旋光纤偏振滤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芯层模和包层模的耦合系数是提高光纤偏振性能的有效途径,对双螺旋圆单偏振光纤的研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上海大学光纤研究所;
【关键词】光纤光学 圆单偏振光纤 双螺旋光纤 复耦合模方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07075)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S30108)
【分类号】:TN253
【正文快照】: 1引言随着光纤通信和传感系统需求的不断发展,许多新型特种光纤应运而生,单偏振光纤(PZF)就是其中的一种。线单偏振光纤的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1],由于克服了偏振串扰和偏振模色散的影响,单偏振光纤目前被广泛用于光纤起偏器,光纤陀螺和光纤激光器等对偏振态有严格要求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远福;卫星内部光纤系统[J];半导体光电;1985年04期

2 曹维敏;;光纤应力讨探[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1989年06期

3 曹;;海底光纤系统数量将翻一番[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1992年03期

4 季叶克;;海底光纤系统成倍增长[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3年03期

5 宋向东;日本NTT进行新的用户光纤系统试验[J];北京电信科技;1994年01期

6 ;光纤产品精选集锦[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8年02期

7 周少辉;用于军事环境的光纤系统[J];激光通信;1981年04期

8 F.Quan ,宛琰;光纤在军事上的应用[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84年06期

9 曹;;海底光纤系统销售额1996年将达85亿美元[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1989年05期

10 曹;;德国菲利浦公司153km无中继光纤系统[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199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许峰;;线型感温光纤系统特性及设计应用[A];第二十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2 叶培大;;光纤系统的现在和将来[A];198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C];1985年

3 张万春;;光纤制造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A];中国通信学会2001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王从国;王红星;王俊华;万红;李苹;;光纤中PMD的测量[A];中国通信学会2003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陈陆君;梁昌洪;吴鸿适;;光纤孤波在媒质突变界面的反射与透射[A];1991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卷Ⅱ)[C];1991年

6 陈克难;刘文红;;使用光纤传输信号波形的技术[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张介秋;梁昌洪;;色散缓变光纤中的孤子演化[A];199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5年

8 杨德林;王长乐;杨天新;王俊龙;王雷;桑梅;;全光纤系统中基于自相似模式的高能量飞秒脉冲的放大[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兰礼;刘哠瀚;李初;曾军;刘艺琴;王强;罗小兵;;快离子损失探针系统中闪烁晶体和光纤系统的设计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纯丹;;一种40G光纤系统色散监测方法的研究[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HUBER+SUHNER;HUBER+SUHNER解除FTTA后顾之忧[N];通信产业报;2008年

2 刘磊;光纤市场波折重重[N];中国电子报;2001年

3 记者 潘治 杨骏;高锟光纤理论,曾被认为匪夷所思[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欣全;吹制光纤——老技术步入新时代[N];人民邮电;2008年

5 ;光纤也可以这样简单[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6 屠建路;光纤“浮”到桌面[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7 HUBER+SUHNER;HUBER+SUHNER致力节省FTTH成本[N];通信产业报;2007年

8 ;泰科电子安普万兆XG光纤解决方案[N];网络世界;2005年

9 ;信息高速公路的先行者[N];计算机世界;2004年

10 ;走近新世纪的全光网络[N];人民邮电;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郝瑞宇;可变参量光纤系统中光脉冲的传输特性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问建忠;非均匀光纤系统中精确非自治孤子的管理和传输[D];山西大学;2012年

2 段鸿;非均匀光纤系统中啁啾类亮矢量孤子对传输特性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3 穆佳丽;基于半导体激光器自混合干涉的光纤传感模型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胡劲华;光网络节点中的光耦合理论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5 田学航;基于红外吸收法的光纤一氧化碳传感系统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6 章立华;光纤传感过程分析仪器的联用及在药品测定中的应用[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7 曹聪;新型全光纤交叉偏振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107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9107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1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