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别变质岩中锆石和金红石U-Pb定年及其构造意义
本文关键词:南大别变质岩中锆石和金红石U-Pb定年及其构造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大别造山带 南大别变质带 SIMS U-Pb定年 变质锆石 金红石 差异折返
【摘要】:本论文对南大别变质带中的变质岩进行了SIMS锆石和金红石U-Pb定年工作,以揭示南大别变质带的地质演化,尤其是折返过程。黄镇和朱家冲榴辉岩以及花凉亭水库混合岩化榴辉岩中的浅色体和暗色体的SIMS锆石U-Pb定年结果可以分为两组:(1)740-780 Ma,该组锆石具有典型的岩浆振荡环带或呈条痕状吸收、较高的Th/U比值、陡峭的重稀土元素(HREE)配分特征,代表新元古代的原岩年龄;(2)~220±2 Ma,其中黄镇和朱家冲榴辉岩中的锆石具有低的Th/U比值、无负Eu异常和平坦的HREE配分特征,代表榴辉岩相变质作用的时间,而混合岩化榴辉岩中的锆石可以分为平坦的HREE配分特征和陡倾的HREE配分特征两类,指示榴辉岩相变质作用的时间与混合岩化时间极为接近。这些样品的SIMS金红石U-Pb定年给出了一致的下交点年龄,从197±4 Ma到197±5 Ma,反映了榴辉岩冷却到~500℃左右的时间。宿松变质带北浴石榴云母片岩中锆石的SIMS U-Pb年龄为221±4 Ma,代表了宿松变质带峰期变质作用的时间。对比中大别变质带的研究成果,本次定年结果指示了中大别变质带快速折返到~500℃以下的地温深度时,南大别变质带未或刚到达榴辉岩相变质程度,直到~200 Ma时,南大别变质带才折返到500℃以下的地温深度,反映了不同板片间的明显差异性俯冲折返演化历史。
【关键词】:大别造山带 南大别变质带 SIMS U-Pb定年 变质锆石 金红石 差异折返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588.3;P597.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4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9-11
- 1.2 研究思路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11-12
- 1.2.1 研究思路11-12
- 1.2.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12
- 1.3 本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与主要工作量12-14
- 1.3.1 本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12
- 1.3.2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量12-14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14-20
- 2.1 区域变质带14-16
- 2.2 陆壳的原岩性质16-17
- 2.3 变质作用的时间17
- 2.4 南大别变质带的地质概况17-20
- 第3章 样品岩相学特征20-23
- 3.1 野外地质特征20
- 3.2 样品的岩相学特征20-23
- 第4章 分析方法23-26
- 4.1 矿物的分选和形态学分析23
- 4.2 锆石SIMS U-Pb定年23-24
- 4.3 金红石SIMS U-Pb定年24
- 4.4 锆石稀土元素+ U-Pb年龄分析24-26
- 第5章 矿物U-Pb年代学及微量元素特征26-49
- 5.1 锆石U-Pb年代学26-31
- 5.1.1 锆石的形态学特征26-27
- 5.1.2 锆石U-Pb定年结果27-29
- 5.1.3 锆石的稀土元素特征29-31
- 5.2 金红石U-Pb年代学31-49
- 第6章 南大别变质岩锆石和金红石U-Pb年龄的构造意义49-56
- 6.1 变质锆石的U-Pb年龄49-51
- 6.1.1 大别造山带南部变质岩原岩的形成时代49-50
- 6.1.2 大别造山带南部变质岩的形成时间50-51
- 6.2 南大别变质带变质岩的抬升冷却历史51-52
- 6.3 构造意义52-56
- 第7章 结论56-57
- 参考文献57-74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74-75
- 致谢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秋立;;U-Pb定年体系特点和分析方法解析[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5年03期
2 李秋立;杨亚楠;石永红;林伟;;榴辉岩中金红石U-Pb定年:对大陆碰撞造山带形成和演化的制约[J];科学通报;2013年23期
3 李献华;唐国强;龚冰;杨岳衡;侯可军;胡兆初;李秋立;刘宇;李武显;;Qinghu(清湖)锆石:一个新的U-Pb年龄和O,Hf同位素微区分析工作标样[J];科学通报;2013年20期
4 徐旭峰;石永红;林伟;冀文斌;;中大别腹地榴辉岩锆石U-Pb年龄及其类型归属[J];岩石学报;2013年05期
5 石永红;王次松;康涛;徐旭峰;林伟;;安徽省宿松变质杂岩岩石学特征和锆石U-Pb年龄研究[J];岩石学报;2012年10期
6 刘贻灿;李曙光;;俯冲陆壳内部的拆离和超高压岩石的多板片差异折返:以大别-苏鲁造山带为例[J];科学通报;2008年18期
7 郑永飞;;超高压变质与大陆碰撞研究进展:以大别-苏鲁造山带为例[J];科学通报;2008年18期
8 高道明;吴维平;;大别山南部宿松群的组成及形成时代[J];安徽地质;2008年02期
9 李曙光;李秋立;侯振辉;杨蔚;王莹;;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的冷却史及折返机制[J];岩石学报;2005年04期
10 刘贻灿;李曙光;;大别山下地壳岩石及其深俯冲[J];岩石学报;2005年04期
,本文编号:1071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071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