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密断裂带盆地群油页岩特征及成矿差异分析
本文关键词:敦密断裂带盆地群油页岩特征及成矿差异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敦密断裂带 古近系 盆地群 油页岩 成矿差异 控矿因素
【摘要】:古近纪敦密断裂带上分布一系列的含油页岩盆地群。根据盆地间构造-沉积充填、岩石组合和油页岩赋存特征,初步确认盆地群中油页岩沉积于湖盆鼎盛阶段,均形成于古近系始新统路特阶。盆地群间油页岩矿床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别,由西南向东北,油页岩厚度逐渐变小,其沉积环境由深湖到半深湖,再到湖沼,而有机质来源则由湖泊生物为主,到湖泊生物和陆源有机质双向来源,过渡为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结合含油页岩层系形成于同一时期和相似的古气候背景下,盆地沉降和沉积充填作用是影响油页岩矿床差异的关键因素。长期处于欠补偿环境,可容纳空间大的湖盆利于巨厚油页岩的形成,随着可容纳空间的减少、陆源碎屑供给的增多,油页岩厚度减薄,分布也变得相对局限。深湖和湖沼成因油页岩品质较好,半深湖油页岩品质较差。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省油页岩及共生能源矿产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2088)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4M550174;2015T80303)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50520070JH)~~
【分类号】:P618.12
【正文快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世春;陈天成;白彬珍;秦红祥;陈军海;;玉北古近系膏泥层地应力分布规律探索[J];石油钻探技术;2013年01期
2 袁淑琴;王书香;纪建峥;张洪娟;王洪彪;赵宇超;;歧南次凹及其邻区古近系物源特征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3年10期
3 郑莲慧;单钰铭;尹帅;王倩倩;刘嫣;;塔里木X区古近系膏泥岩层力学性质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28期
4 王瑞菊;邓宏文;郭建宇;;珠一坳陷古近系典型凹陷类比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21期
5 徐长贵,赖维成;渤海古近系中深层储层预测技术及其应用[J];中国海上油气;2005年04期
6 薛海涛;许淼;徐庆霞;王泽淼;;虎林盆地古近系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刘成鑫;纪友亮;罗顺社;高振中;;孤东地区古近系储层成因类型及其特征[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5年06期
8 查明;陈中红;;山东东营凹陷前古近系水化学场、水动力场与油气成藏[J];现代地质;2008年04期
9 曹树春;刘春成;;古近系储层开发地震研究思路和实践——以扇三角洲和三角洲为例[J];天然气工业;2007年S1期
10 高志军;焦叶红;范士彦;张心彬;;伊宁盆地古近系底界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分析[J];中国煤炭;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振强;金成洙;;龙江-肇州地区古近系-新近系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岩相条件分析[A];第二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伟同;刘耕武;陈钦保;;应该重视当阳陆相白垩系-古近系界线层型问题的研究[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闫伟;;垦利6区块古近系沉积相特征[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4 张善文;王永诗;;济阳坳陷古近系深部油气成藏与勘探[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5 施继锡;余孝颖;;未熟—低熟油流体特征——以济阳坳陷古近系为例[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磊;冀中坳陷古近系中深层优质储层成因机制及分布规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赵乐强;济阳坳陷古近系—新近系地层油藏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曾清波;辽河滩海西部古近系层序地层特征及其控藏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4 郭建宇;惠州凹陷古近系层序地层及隐蔽油气藏勘探[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5 王瑞菊;珠一坳陷古近系层序地层与隐蔽圈闭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符卉;关中盆地古近系沉积特征与古地理特征分析[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宋俊杰;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春光区块古近系沉积相研究及地层岩性圈闭预测[D];长江大学;2015年
3 杨罗万;辽河东部凹陷北部地区古近系及潜山油气成藏条件分析与区带优选[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4 苏健;胜利海域长堤—垦东地区古近系地层格架与砂体展布[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5 庄红红;塔西南叶城凹陷古近系沉积特征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3年
6 王雪;准噶尔盆地春光区块古近系第四砂组岩性圈闭预测[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7 赵亮;深县凹陷古近系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
8 董秀超;方正断陷白垩系—古近系储层特征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9 李克冰;辽河滩海西部地区古近系储层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10 巩建强;老河口油田古近系沉积、成藏规律研究及目标评价[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709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170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