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庙西北洼陡坡带断裂对明下段油气成藏的控制

发布时间:2018-04-26 17:19

  本文选题:庙西北洼 + 断裂组合样式 ; 参考:《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摘要】:针对渤海湾盆地庙西北洼陡坡带新近系明下段浅水三角洲差异沉积及油气差异成藏问题,从分析边界断裂组合样式、断裂活动性及基准面升降变化对砂体叠置样式的控制等方面入手,开展油气差异成藏的研究,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认识:庙西北洼新近系油气成藏具备近源供烃、断裂输导、储层发育和晚期成藏的优越组合条件;洼陷边界断裂自南向北形成了"座椅式"、"马尾式"、"顺向断阶式"3种断裂组合样式;古地貌形态及断裂活动强度的差异决定了平面上北块储层更为发育,基准面升降变化决定了垂向上砂体叠置样式的差异;明下早期发育"孤立式"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期发育"拼合板状"展布砂体,晚期发育"席状化"展布砂体。综合油气成藏条件的差异,构造区北块油气最为富集、中块次之、南块最差。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differential deposition of shallow water delta and differential reservoir formation of oil and gas in the Neogene Lower Ming formation in the steep slope belt of Miao northwest of Bohai Bay Basi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mbination patterns of boundary faults. From the aspects of fault activity and the control of base level rise and fall change to the overlay style of sand body, the study of oil and gas differential reservoir formation has been carried out, and the following understandings have been obtained: the oil and gas reservoirs of the Neogene in the Northwest Miao Basin have near source hydrocarbon supply, fault transport, and so on. The favorable combination conditions of reservoir development and late reservoir formation, the formation of "seat type", "horse tail type", "anterograde fault terrace" from the south to the north of the boundary faults in the sag; The difference of paleogeomorphology and the intensity of fault activity determines that the reservoir in the north block is more developed on the plane, the variation of base level rise and fall determines the difference of superposition style of vertical sand bodies, and the sand body of "isolated"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 is developed in the early stage of Ming Dynasty. In the middle stage, the "splice plate" sand distribution body was developed, and in the late stage, the "sheet" sand distribution body wa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the north block is the most abundant, the middle block is the second, and the south block is the worst.
【作者单位】: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
【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23-002)
【分类号】:P6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新涛;周心怀;李建平;牛成民;;敞流沉积环境中“浅水三角洲前缘砂体体系”研究[J];沉积学报;2014年02期

2 尹艳树;王进;文志刚;潘静文;;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三维储层建模方法比较[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3 万涛;蒋有录;董月霞;赵忠新;谢君;;南堡凹陷断层活动与油气成藏和富集的关系[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4 孙和风;周心怀;彭文绪;邹华耀;杨波;贺电波;曾萱;;渤海南部黄河口凹陷晚期成藏特征及富集模式[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1年03期

5 朱永进;尹太举;刘玲利;;浅水型三角洲沉积研究进展及问题讨论[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3期

6 彭文绪;孙和风;张如才;余宏忠;张新涛;;渤海海域黄河口凹陷近源晚期优势成藏模式[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9年04期

7 朱伟林;李建平;周心怀;郭永华;;渤海新近系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与大型油气田勘探[J];沉积学报;2008年04期

8 代黎明;李建平;周心怀;崔忠国;程建春;;渤海海域新近系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分析[J];岩性油气藏;2007年04期

9 邓运华;渤海上第三系油藏成因机制及勘探效益探讨[J];中国石油勘探;2003年02期

10 徐长贵,姜培海,武法东,杨波,厉大亮;渤中坳陷上第三系三角洲的发现、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J];沉积学报;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连德;田晓平;时新磊;秦润森;崔龙涛;李扬;杨宏飞;;海上大井距条件下河流相窄薄储层预测——以渤中34-X油田北块1井区明化镇组下段Ⅴ油组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年11期

2 王雪峰;;断裂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7年03期

3 魏星;孙寅森;;南堡凹陷东营组烃源岩评价及油源贡献[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7年03期

4 罗波波;;文135块沙二下亚段沉积砂体控制因素分析[J];石化技术;2017年05期

5 朱兆群;林承焰;张宪国;李志鹏;谢晶晶;魏肃东;程平;;断陷湖盆早期浅水三角洲沉积——以高邮凹陷永安地区戴一段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7年03期

6 康海亮;林畅松;张宗和;刘晓;;南堡凹陷1号构造源上油气成藏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J];中国石油勘探;2017年03期

7 蔡佳;祁鹏;宋双;;东海盆地西湖凹陷花港组下段沉积相分析[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7年02期

8 索荣辉;;淮北青东井田早二叠世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模式研究[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9 张参;牛成民;杜晓峰;余宏忠;张宏国;苏凯;;网格状断裂对石臼坨凸起新近系油气藏的控制作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年07期

10 朱茂;朱筱敏;曾洪流;董艳蕾;刘畅;郑荣华;;冀中坳陷饶阳凹陷浅水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以赵皇庄——肃宁地区沙一段为例[J];岩性油气藏;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彦锋;尹志军;李进步;张吉;雷丽;仲学哲;;多点地质统计学在苏49-01井区沉积微相建模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勘探;2012年04期

2 吴胜和;杨延强;;地下储层表征的不确定性及科学思维方法[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2年02期

3 孙和风;周心怀;彭文绪;邹华耀;杨波;贺电波;曾萱;;渤海南部黄河口凹陷晚期成藏特征及富集模式[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1年03期

4 张昌民;尹太举;朱永进;柯兰梅;;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J];沉积学报;2010年05期

5 李静;查明;;基于流体包裹体的任丘油田雾迷山组成藏期次确定与古压力恢复[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6 张义杰;曹剑;胡文tD;;准噶尔盆地油气成藏期次确定与成藏组合划分[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0年03期

7 李明刚;漆家福;童亨茂;于福生;王乃军;;辽河西部凹陷新生代断裂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0年03期

8 孙秀丽;陈红汉;宋国奇;蔡李梅;平宏伟;;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深层油气成藏期及其主控因素分析[J];石油学报;2010年03期

9 张挺;卢德唐;李道伦;;基于二维图像和多点统计方法的多孔介质三维重构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10 邹才能;陶士振;袁选俊;朱如凯;董大忠;李伟;王岚;高晓辉;公言杰;贾进华;侯连华;张光亚;李建忠;徐春春;杨华;;“连续型”油气藏及其在全球的重要性:成藏、分布与评价[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谯汉生;;渤海湾盆地凹陷陡坡带的油气藏勘探[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6年01期

2 周开义,张放东,高渐珍,管穆兰;白音查干凹陷北部陡坡带油气勘探[J];河南石油;2003年04期

3 林松辉;王华;王兴谋;姜秀清;张桂霞;;断陷盆地陡坡带砂砾岩扇体地震反射特征——以东营凹陷为例[J];地质科技情报;2005年04期

4 黄传炎;王华;肖敦清;王家豪;廖远涛;白云风;岳勇;;板桥凹陷断裂陡坡带沙一段层序样式和沉积体系特征及其成藏模式研究[J];沉积学报;2007年03期

5 王玉秀;王昕;李才;韩芮;刘丹丹;郭维;;庙西北洼西部陡坡带断裂特征与油气成藏[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4年04期

6 宁士华;;东营凹陷陡坡带砂砾岩砾石结构特征及其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30期

7 宁士华;;东营凹陷陡坡带砂砾岩砾石结构特征及其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年16期

8 代建华,李绍霞;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在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中的应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4年04期

9 尹丽娟;;济阳坳陷陡坡带油气富集特征[J];海洋石油;2012年01期

10 孟兆鸿;冯斌;王冠民;;孤北洼陷陡坡带的混合生屑浅滩沉积[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鲜本忠;王永诗;;断陷湖盆持续型陡坡带沉积动力机制与沉积层序发育特征[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钟伟杰;吴时国;;东营凹陷沙四段砂砾岩体的地震识别[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薛灵 通讯员 黄涛 李黎;河南油田南部陡坡日产原油接近百吨[N];中国石化报;2008年

2 姚志云 谭瑾水 郑干臣;河南油田老区勘探再现生机[N];中国石化报;2007年

3 付代国邋孙岩;让“禁区”成为“解放区”[N];中国石化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温志新;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成因分布与油气聚集[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兵;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储层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刘励云;陡坡带砂砾岩体反射特征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3 谭先锋;箕状断陷湖盆陡坡带层序地层格架内成岩演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4 胡斌;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二次采集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5 万力;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油水层识别及测井解释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6 张宗峰;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体输导体系与油气成藏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069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8069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7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