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南海北陆架坡表面沉积物的物理力学性质初探

发布时间:2018-04-28 02:29

  本文选题:南海北陆架坡 + 沉积物 ; 参考:《工程地质学报》2017年06期


【摘要】:南海北部陆坡工程地质环境复杂,并分布有大量油气资源,对该区海底沉积物的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是不可缺少的研究工作。本文利用2015年6月于"实验3"号科考船南海北部航次获得的箱式样和柱状样样品,在室内进行了含水率、天然密度、比重、微型扭力十字板以及微型贯入试验和压缩试验,获得了该处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参数。研究表明,南海北陆坡架表层沉积物类型以粉砂质黏土和黏土质粉砂为主,具有较高的含水率和较低的湿密度,抗剪强度、贯入阻力、压缩性等力学性质较差。沉积物的各项土工参数随深度呈现一定规律性的变化,且沉积环境、粒度成分和沉积年代等因素对其存在一定影响。
[Abstract]: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northern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 complex and has a large amount of oil and gas resources. The study of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eafloor sediments in this area is an indispensable research work. In this paper, the water content and natural density of the box and columnar samples obtained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of the "Experiment 3" of the South China Sea were made in this paper. Degree, gravity, micro torsion cross plate, micro penetration test and compression test,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ediments are obtained.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surface sediment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north continental slope are mainly silty clay and clay silt, with high moisture content and lower wet density and shear strength.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such as penetration resistance and compressibility are poor. The various geotechnical parameters of the sediments vary regularly with depth, and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grain size composition and deposition age have some influence on it.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省海洋环境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27803,41502265)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16ZDJS09A03)资助
【分类号】:P736.21;P74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明;范德江;;长江、黄河入海沉积物中元素组成的对比[J];海洋科学进展;2009年01期

2 周开胜;孟翊;刘苍字;洪雪晴;;长江口北支潮流沙体沉积物来源分析[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3 谢东风;高抒;潘存鸿;唐子文;;杭州湾沉积物宏观输运的数值模拟[J];泥沙研究;2012年03期

4 张毅;江苏省海岸沉积物来源及其矿物特征[J];海洋科学;1990年04期

5 杨树珍 ,李青滨;东海调查沉积物柱状取样获得重大突破[J];海洋信息;1998年06期

6 杨作升;王海成;乔淑卿;;黄河与长江入海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和矿物颗粒形态特征及影响因素[J];海洋与湖沼;2009年06期

7 胡邦琦;李军;李国刚;赵京涛;宋维宇;;长江和黄河入海沉积物的物源识别研究进展[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1年06期

8 卢博;海底浅层沉积物声速与物理性质[J];科学通报;1994年05期

9 乔淑卿;杨作升;;长江和黄河入海沉积物不同粒级组分中稀土元素的比较[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7年06期

10 刘运令;汪亚平;高建华;夏小明;贾建军;;胶州湾沉积物的时空分异特征及运移趋势[J];海洋通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惠艳;史长义;马生明;胡树起;;珠江口海域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06勘查地球化学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吕华华;赤道北太平洋粘土沉积物的标型特征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2 冯旭文;长江口百年来底层水体季节性缺氧在沉积物中的记录[D];浙江大学;2009年

3 宋国栋;黄东海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路敏;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沉积物中磷的吸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2 刘萌;黄东海泥质区短柱沉积物的磁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朱炳德;黄海及胶州湾沉积物中氮的形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周晓霞;黄河与长江入海沉积物常见矿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识别特征[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5 徐林梅;乳山湾沉积物—海水界面附近氮、磷的生物地球化学[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6 李万超;东海泥质区沉积物部分化学成分的组成特征及其对环境因素的响应[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7 吴丹丹;长江口沉积物碳氮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有机质来源分析[D];南京大学;2012年

8 李超;四国海盆岩芯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王蓓;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沉积物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0 易勇;胶州湾沉积物放射性核素和矿物地球化学[D];厦门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133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8133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4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