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基于原油配比混合实验的显微荧光光谱特征研究(英文)

发布时间:2018-05-06 13:58

  本文选题:显微荧光光谱 + 混源 ; 参考:《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6年09期


【摘要】:显微荧光光谱已经成为流体包裹体系统测试分析中较为成熟的一项技术,可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原油与油包裹体,从而为研究含油气盆地的油气成藏历史提供重要依据。不同来源的原油在运聚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混合作用,为了有效识别这一类地质过程,基于不同比例的原油配比混合实验,研究原油混合后的显微荧光光谱的具体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原油混源使得显微荧光光谱参数λmax,QF-535和CIE-XY发生了非线性变化,具体表现为混源后原油的荧光光谱参数均介于两个端元油之间,混源油中某一端元油的比例越大,其荧光光谱参数越靠近这一端元油。在CIE-XY色品图中主要表现为非线性渐变的荧光颜色特征。光谱谱形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谱形由"单峰型"变为"双峰型"和"三峰型",同时主峰波长和次峰波长保留了两个端元油的信息;QF-535与混源比例可建立曲线用来定量计算两端元油的相对贡献度。综合上述荧光光谱参数和谱形的变化特征,利用原油和油包裹体的显微荧光分析,识别出东海盆地西湖凹陷A气田有三种不同类型原油充注,中间还发生了一次原油混源作用,即蓝绿色荧光原油和黄色荧光原油发生了混合,定量计算其混源程度为介于47%~55%。
[Abstract]:Micro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has become a mature technique in th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fluid inclusions, which can be used to distinguish different types of crude oil from oil inclusions, thus providing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study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history in petroliferous basins. In order to identify this kind of geological process effectively, crude oil from different sources may be mixed in different degre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The specific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fluorescence spectrum of crude oil after mixing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uorescence spectrum parameters 位 _ max _ Q _ F _ 535 and CIE-XY have nonlinear variation due to the mixing of crude oil, which shows that the fluorescence spectrum parameters of the mixed source oil are between the two terminal oils, and the ratio of one end of the mixed source oil is larger. The fluorescence spectral parameters are closer to this end of the oil. In the CIE-XY color map, the fluorescence color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nonlinear gradual change. The change of spectral form mainly shows that the spectral form changes from "single peak" to "double peak" and "three-peak". Meanwhile, the main peak wavelength and secondary peak wavelength retain the information of two terminal oil, QF-535 and mixed source ratio curve can be established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Calculate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the two ends of the oil. Based on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bove fluorescence spectrum parameters and spectral shapes, and by using the microscopic fluorescence analysis of crude oil and oil inclusions, it is recognized that there are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crude oil filling in A gas field in Xihu sag, East China Sea basin, and there is a crude oil mixing process in the middle. The mixture of blue-green oil and yellow oil is calculated to be between 4755 and 47.55.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基金】: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s(2011ZX05023-004-010) The Open Fund of Key Lab of Tectonics and Petroleum Resource of Educational Ministry,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TPR-2015-11)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荣,张崇静,朱永豪,刘南英,沈玉其,徐彬彬,石晓日,李德成,周斌;植物在不同形态和不同状态下的荧光光谱特征研究[J];环境遥感;1992年S1期

2 吴荣,张崇静,朱永豪,刘南英,沈玉其,徐彬彬,石晓日,李德成,周斌;应用荧光光谱特征作受害植物判别指标的研究[J];环境遥感;1992年S1期

3 俞天智,滕秀兰,杜金州,陶祖贻;大亚湾土壤胡敏酸的荧光光谱特征[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8年06期

4 王正国;3种临床药物分析关联结构荧光光谱的量子化学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5 王河新,杨世植,刘洪馥,王先华;污油的荧光光谱主成份分析分类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89年04期

6 刘树田,季桂娟;粉末压样法X射线荧光光谱硅酸盐分析[J];吉林地质;1997年04期

7 张荣;张玉钧;章炜;陈东;余晓娅;高彦伟;;土壤重金属铅元素的X射线荧光光谱测量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3年02期

8 钟建华;泥炭、软褐煤中的腐殖质的荧光光谱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7年04期

9 顾春峰;兰秀风;于银山;卢礼萍;;牛奶水溶液荧光光谱影响因素的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2年03期

10 陈慰宗,杨一心,宋应谦,忽满利,高平安,薛岗林;可见光激发铽配合物的荧光光谱[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牛福英;武洁;杜黎明;;以碘为受体的荷移荧光光谱研究[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魏永巨;刘翠格;;中药材的荧光光谱研究[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成龙;范多旺;邢达;;730nm迟荧光光谱及产生机理[A];第十四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朱纯;李润;阙立志;陈国庆;朱拓;;荧光光谱结合校正算法测定混合色素溶液中各组分的浓度[A];豫赣黑苏鲁五省光学(激光)学会联合学术2012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白凤莲;樊琳;虞群;秦利;;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低温下的荧光光谱[A];全国第六届分子振动光谱学术报告会文集[C];1990年

6 苏秋玲;王德龙;李军;;X射线荧光光谱钴内标法测定铁矿石中的铁、硅、铝[A];山东省金属学会理化检验学术委员会理化检验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7 胡正阳;邢华宝;华静;史厚义;;复合碳硅锰压片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A];中国金属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李丽梅;陈增萍;杨静;金竞文;俞汝勤;;混浊介质体系的荧光光谱准确定量分析技术[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史训立;魏永巨;;苦参水浸液的荧光光谱研究[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孙文秀;冯娟;刘学新;郭凡修;徐怡庄;张兴康;徐端夫;吴瑾光;徐光宪;;稀土化合物高分子相互作用的低温荧光光谱研究[A];中国稀土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高淑梅;可见光诱导血液荧光光谱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2 王田虎;药物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光谱特性分析与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3 夏祥华;曲线拟合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方法定量解析分子荧光光谱及其分析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4 韩彩芹;典型有机分子水溶液的荧光光谱与氢键作用机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5 兰秀风;光与生物组织相互作用的光谱学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泾丹;以可变波长激发光为外扰二维异步荧光光谱的性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2 樊平;基于荧光光谱的高等植物光合作用实时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6年

3 何国培;荧光光谱医学成像诊断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顾正位;中药材荧光光谱鉴别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向润清;酪氨酸高压在线荧光光谱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6 刘周忆;基于荧光光谱检测的食品安全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7 张喜华;高阶校正用于复杂体系定量分析和药物与HSA相互作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8 李静;癌细胞和血液的特征荧光光谱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刘雪松;有机晶体荧光检测和荧光光谱特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白娟娟;在线(分离)光纤传感同步吸收—荧光光谱检测仪的研制及其应用[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525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8525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e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