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磨地区灯四段储渗体精细刻画及流体分布预测
发布时间:2020-05-17 17:48
【摘要】:从高石1井的工业气流获得至今,高磨地区灯影组的勘探开发已处于关键时期,关于储层的地质定性研究已经有了长足的成果,但其储层分布区域和流体分布情况仍需要进一步的定量化研究。同时,裂缝-孔洞型储层作为最为优质的储渗体类型,其展布特征也不太明确。因此,在明确储层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储层测井以及地震的响应特征分析,然后开展叠前地震反演和AVO属性反演,提取储层弹性参数和AVO异常属性,同时针对裂缝-孔洞型储层进行了裂缝分布的预测。最后,建立了优质储层和含气性地震预测模型,最终对储层的展布进行了精细刻画、流体分布的优势区域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高磨地区灯四上亚段储层的常规测井响应特征通常表现为“两低、两高”的特征,即低伽马、低密度,高中子、高声波时差。对储层较为敏感的参数有横波速度(Vs)、纵横波速度比(Vp/Vs)、纵波阻抗(Zp)等参数,但仍存在一定误差,不能很好的对储层进行区别;气层、差气层的地震响应特征为中低振幅中低连续性,通过平面的波形聚类分析,能够很好的将这一类地震响应模式在平面中的展布刻画出来。叠前同步反演得到的有利属性为纵波阻抗、横波阻抗和纵横波速度比,排除掉硅质导致的属性值较高或资料品质的影响,这些参数都处于低值区是评判储层好坏的条件;为了地震预测的准确性,采用了多元线性回归的方式来对储层的孔隙度进行预测,利用八种地震属性融合计算得到的储层孔隙度与实际孔隙度相关性较高,吻合情况较好。相干体以及最大正曲率能够指示研究区灯四段的裂缝发育特征,灯四段的裂缝主要沿着西侧的台缘带边界呈条带状展布。AVO属性中,泊松比、差异密度以及横波反射系数是对含气性较为敏感的参数,属性的累计负异常以及属性平均值的负异常在平面上能够对含气性分布进行预测,三者融合建立的含气性指示因子与实际井的符合性较好。以储能系数、裂缝分布预测、含气性指示因子等预测结果,结合地震反射模式的分布以及构造特征,对研究区的有利目标区进行了分级划分,其中一类目标区为缝洞型储层发育区,分别位于磨溪22井—磨溪105井区、以及高石3井区-磨溪109井区、高石9井区;二类目标区为高孔发育区(孔洞型储层);三类目标区及四类目标区则是储层发育较差的区域。
【图文】:
明确储层响应特征的基础上,在井资料的岩石物理分析下结合叠进行储层敏感参数的提取和分析,并且利用孔隙度反演对储层展同时针对裂缝的展布进行了裂缝分布的预测及分析,对储渗体进体预测方面,首先对 AVO 的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 AV反演异常属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流体的分布特征进行了预测。后,在储层地质条件的指导下,结合地震预测结果及储层的响应的展布进行了综合分析及预测,明确了优质储层的控制因素,最进行了划分及优选。
四川安岳、遂宁一带(图2-1[11]),属于安岳气田勘探区内。地面出露侏罗系砂泥岩地层,属川中低缓的丘陵地貌,地面海拔 250m~400m,相对高差不大,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 17.5℃,公路交通便利,水源丰富,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具有较好的市场潜力,为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研究区构造位置位于上扬子地台西北侧的四川盆地川中平缓构造带中部,乐山—龙女寺古隆起轴部的东部。研究区所在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在震旦系就已形成,然后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的改造最终形成了现今的构造格局[41]。研究区地震工区西侧边界为高石梯-磨溪断层,在该断层西侧在桐湾期存在一海槽(裂陷)[11],槽内无灯四段上亚段地层,灯四段下亚段地层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剥蚀。总的来说研究位于桐湾期海槽边界的台缘地带,该地区在桐湾期接受了广泛的风化剥蚀,,但仍有较厚的灯四段上亚段地层残留,属于灯四段岩溶风化壳储层较为发育的区域。图 2-1 四川盆地构造分区图及工区位置(裂陷边界据魏国齐等,2015)Fig.2-1 The structure zoning map of the Sichuan basin and the location of the study area(riftboundary refer to Guoqi Wei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13
【图文】:
明确储层响应特征的基础上,在井资料的岩石物理分析下结合叠进行储层敏感参数的提取和分析,并且利用孔隙度反演对储层展同时针对裂缝的展布进行了裂缝分布的预测及分析,对储渗体进体预测方面,首先对 AVO 的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 AV反演异常属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流体的分布特征进行了预测。后,在储层地质条件的指导下,结合地震预测结果及储层的响应的展布进行了综合分析及预测,明确了优质储层的控制因素,最进行了划分及优选。
四川安岳、遂宁一带(图2-1[11]),属于安岳气田勘探区内。地面出露侏罗系砂泥岩地层,属川中低缓的丘陵地貌,地面海拔 250m~400m,相对高差不大,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 17.5℃,公路交通便利,水源丰富,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具有较好的市场潜力,为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研究区构造位置位于上扬子地台西北侧的四川盆地川中平缓构造带中部,乐山—龙女寺古隆起轴部的东部。研究区所在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在震旦系就已形成,然后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的改造最终形成了现今的构造格局[41]。研究区地震工区西侧边界为高石梯-磨溪断层,在该断层西侧在桐湾期存在一海槽(裂陷)[11],槽内无灯四段上亚段地层,灯四段下亚段地层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剥蚀。总的来说研究位于桐湾期海槽边界的台缘地带,该地区在桐湾期接受了广泛的风化剥蚀,,但仍有较厚的灯四段上亚段地层残留,属于灯四段岩溶风化壳储层较为发育的区域。图 2-1 四川盆地构造分区图及工区位置(裂陷边界据魏国齐等,2015)Fig.2-1 The structure zoning map of the Sichuan basin and the location of the study area(riftboundary refer to Guoqi Wei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程辉;李熙U
本文编号:2668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668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