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侏罗世古环境古气候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7 21:00
【摘要】:半世纪以来,大量温室气体的肆意排放导致了气温的升高、臭氧层的破坏以及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引起了人类对气候变化和生存环境的重视。深入探究全球变暖状态下的气候演变过程和驱动机制,对预测和应对气候所引发的各种事件寻找解决方案至关重要。侏罗纪是地质历史中特殊的时期,具有典型的温室效应现象,其气候特征与转变界定的研究揭示了演化规律。对于丰富的海相研究而言,陆相研究更贴近人类生活,类型也更复杂。因此陆相研究不可或缺,但陆相区域规模因素的制约,导致沉积记录的分散,这对古气候的研究形成了障碍。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北方中、新生代大型陆相沉积盆地之一。东北部是重要的煤富集区,中侏罗统延安组是主要产出层位。大量具有气候指示性矿化物以及古植物化石的发育,为研究中侏罗世古气候提供了便利条件。基于对野外剖面的实测、室内岩矿鉴定、地球化学分析等资料的解释,明确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侏罗统延安组—直罗组的沉积环境类型、氧化还原条件及其古气候划分。颜色、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显示,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延安组—直罗组砂岩以富岩屑和长石,中粗结构、分选较差、中等磨圆为特征。直罗组为曲流河分流河道-河漫滩沉积环境,发育河道、河漫滩亚相,边滩、河道滞留等微相;延安组为辫状河—湖泊三角洲沉积环境,发育平原、前缘、前三角洲亚相,心滩,河道间等微相。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直罗组主量元素氧化物比值Ca/MgO(5.33)、SiO_2/Al_2O_3(5.05)、FeO/Fe_2O_3(0.39)及微量元素比值Sr/Ba(0.42)、Sr/Cu(36.32)、Cu/Zn(0.18)均指示干旱炎热气候,而部分比值正异常,推测发生极热事件,U/Th、V/Cr、Fe~(2+)/Fe~(3+)值反映氧化环境为主。相应地,延安组主量元素氧化物比值(0.27、4.15、0.37)及微量元素(0.16、4.57、0.26)指示气候温暖潮湿,还原环境为主。砂岩与煤层的共生耦合关系为煤富集规律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沉积学支持,潮湿—干旱气候条件应证了全球侏罗纪气候的合理性与现今气候的呼应。
【图文】:

技术路线图,古气候研究,中侏罗世,盆地


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对研究区野外 2 条进行实测(鄂尔多斯东胜地区高头窑和神山沟侏罗系剖面),周边地区侏罗系地层为观测剖面。进行地层划分,采集样品,植物化石等对其进行编号和描述,并对所观察到的沉积构造进行拍照;回到室内后将碎屑岩样品制成薄片进行鉴定,观察其结构和成分,挑选粒度较粗样品与泥岩样品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对野外地层进行综合柱状图绘制,划分沉积相,分析沉积特征。为古气候研究提供证据。1.3.1.3 技术路线此次研究技术路线图如下:

构造分区,鄂尔多斯盆地


9图 2-1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分区图(据何自新,,2003 改)晚三叠世,昆仑—秦岭洋相互进行构造运动呈东向西向构造运动,南华隆起抬升由造山运动产生,最先隆起的是郯庐断裂带往西部继续运动,致在晚三叠时期在西部地区逐渐退缩,沉积中心往西部偏移(周凯等,201山期,新生的亚洲大陆受到古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的影响,华北板块中东总体处于 NE 向左旋挤压构造环境,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显著向西掀斜,盆缘发生强烈陆内变形和多期逆冲推覆,形成了盆地西部坳陷,东部掀斜抬构造格局,早侏罗世构造稳定,中侏罗世东西分异阶段:盆地东部隆起逐,沉积范围逐渐向西收缩,此时盆地沉积格局东西分异,南北展布。晚侏烈逆冲隆升阶段: 受特提斯域诸地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南北双向挤压及阿块东向挤压作用影响下,盆地西缘发生强烈逆冲变形、东部抬升剥蚀。地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5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思恩;高林志;庞其清;宋彪;李亚;;中国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及其国际地层对比——以冀北—辽西地区侏罗系—白垩纪年代地层为例[J];地质学报;2015年08期

2 李振宏;董树文;冯胜斌;渠洪杰;;鄂尔多斯盆地中—晚侏罗世构造事件的沉积响应[J];地球学报;2015年01期

3 李婕;滕丽;;珠三角城市空气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城市观察;2014年05期

4 李涛;李云峰;那玉玲;黄薇;孙春林;;拟刺葵(苦戈维尔叶)亚属Phoenicopsis(Culgoweria)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盆地中侏罗统的发现[J];世界地质;2014年03期

5 任国玉;任玉玉;李庆祥;徐文慧;;全球陆地表面气温变化研究现状、问题和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14年08期

6 王学宁;;宁夏贺兰山北段侏罗纪沉积环境演化特征[J];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24期

7 晋香兰;张慧;;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侏罗系含铀矿主岩的沉积环境分析[J];西北地质;2013年02期

8 成良丙;曲春霞;苟永俊;何右安;王进;王芳;;姬塬油田长9油藏断层特征及对油藏的影响[J];岩性油气藏;2012年05期

9 赵秀丽;王士路;孙希杰;孙红玺;段剑威;;内蒙古东胜煤田延安组侏罗纪植物群[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王绍武;;古气候研究进展[J];气象科技进展;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云峰;鄂尔多斯盆地中侏罗世植物多样性和古气候[D];吉林大学;2016年

2 梁积伟;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沉积体系和层序地层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3 柯光明;苏皖地区中、新生代层序地层研究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4 陈刚;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裂谷陆缘结构及其演化[D];西北大学;199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筱艳;志丹探区义正—吴堡区侏罗系延安组储层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赵先超;鄂南长武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储层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3 陈海霞;川西雅安地区白垩纪古环境古气候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4 徐宝亮;华北地区晚中生代古气候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5 龙建勋;鄂尔多斯盆地子洲地区下二叠统山西组二段地层水成因及气水分布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6 王宏强;鄂尔多斯中生代盆地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转换与沉积——构造格局[D];西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6841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6841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9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