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克拉通胶-辽-吉古元古代造山带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1;P54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三忠;郑祺亮;李玺瑶;赵淑娟;索艳慧;郭玲莉;王永明;周在征;刘晓光;兰浩圆;张剑;郭润华;李少俊;;中国东部苏鲁造山带的印支期俯冲极性及其造山过程[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7年04期
2 王孝磊;周金城;陈昕;张凤凤;孙梓铭;;江南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7年05期
3 徐备;张立杨;;造山带:认识地球的窗口[J];地球;2017年09期
4 杨经绥;许志琴;马昌前;吴才来;张建新;王宗起;王国灿;张宏飞;董云鹏;赖绍聪;;复合造山作用和中国中央造山带的科学问题[J];中国地质;2010年01期
5 蔡雄飞,刘德民;造山带古海洋恢复的思路和研究方法[J];海洋地质动态;2005年07期
6 莫申国,韩美莲,李锦轶;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的组成及造山过程[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7 姜春发;中央造山带几个重要地质问题及其研究进展(代序)[J];地质通报;2002年Z2期
8 姜春发,王宗起;中国“大十字构造”的地质意义及其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J];中国地质;1998年02期
9 吴正文,张长厚;关于创建中国造山带理论的思考[J];地学前缘;1999年03期
10 崔盛芹;论全球性中-新生代陆内造山作用与造山带[J];地学前缘;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玄杰;刘英会;张婉;朱卫平;;苏鲁造山带的重磁场特征及地质认识[A];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七)——专题20特提斯造山带形成演化与资源效应、专题21中央造山系构造演化与东亚大陆形成、专题22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C];2015年
2 包超民;董岩翔;任荣富;周建华;;试论大别——舟山造山带[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陈炳蔚;;横断山式造山带的某些特点[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21)——“三江”论文专辑[C];1991年
4 罗照华;詹华明;魏阳;辛后田;柯珊;李文韬;;基于实验结果推导的造山带拆沉作用模型及其构造意义[A];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王宗起;;中国典型造山带岩石圈结构及动力学研究[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四——“十五”地质行业重要地质科技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6 高锐;李秋生;赵越;张季生;管晔;白金;吴海;张栓宏;胡建民;李鹏武;王海燕;贺日政;;燕山造山带反射地震剖面[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四——“十五”地质行业重要地质科技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7 许志琴;杨经绥;金小赤;万渝生;吴才来;张建新;李海兵;史仁灯;;祁连造山带的深部物质组成及动力学[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四——“十五”地质行业重要地质科技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8 张克信;何卫红;徐亚东;于洋;寇晓虎;王丽君;王嘉轩;;造山带洋板块地层的若干关键问题探讨[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9 田忠华;刘福来;刘平华;王舫;刘超辉;王伟;蔡佳;;胶-辽-吉造山带辽南地区辽河群多期变质变形作用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C];2017年
10 何建坤;刘金朝;;下地壳流变与造山带同挤压期地壳伸展的动力学关系[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滕艳;造山带里,富含金银钼铜锑[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2 张维;中俄携手研究增生型造山带[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3 李华北;华北陆域造山带会聚全球三大成矿域[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4 张维;中俄携手研究增生型造山带[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5 特约记者 杨健 娄玉行;华北陆块北缘造山带重大地质事件厘清[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6 江来利 汪杰;大别山造山带地质现象引人注目[N];安徽日报;2000年
7 宋明春 许东平;巧手绘得胶南貌[N];中国矿业报;2003年
8 霍研;中祁连造山带发现11条铁矿体[N];中国黄金报;2010年
9 汪杰 陆益群;大别山造山带构造地质研究出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2年
10 蒙宣;内蒙古重要找矿突破示范区研究项目启动[N];中国矿业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玉;华北克拉通胶-辽-吉古元古代造山带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2018年
2 李旭拓;青藏高原东部南金沙江造山带造山作用及其大地构造演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3 徐荣;华北中部造山带新生代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学成因[D];中国地质大学;2018年
4 郭坤一;西昆仑造山带东段地质组成与构造演化[D];吉林大学;2004年
5 孙延贵;西秦岭—东昆仑造山带的衔接转换与共和坳拉谷[D];西北大学;2004年
6 韩芳林;西昆仑增生造山带演化及成矿背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张国仁;辽西地区中生代板内造山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王金荣;北祁连造山带东段早古生代构造岩浆作用及成矿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9 肖骑彬;大别—苏鲁造山带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6年
10 陈云峰;燕山板内造山带东段中生代构造格局及形成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银彪;祁连地块北缘早古生代变质作用对祁连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制约[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8年
2 欧阳承钊;新疆阿勒泰山西段加里东晚期中酸性侵入岩浆活动及其地质意义[D];新疆大学;2018年
3 惠若愚;苏鲁造山带浅部构造特征及深部动力学过程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
4 田东江;完达山造山带的地质—地球化学组成及其演化[D];吉林大学;2007年
5 韩瑶;江南造山带东段构造古地理格局及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6 杨朝;全球早古生代造山带:板块重建与古大陆[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7 韩建军;桐柏造山带中主要断裂带的变质变形特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8 魏方辉;北祁连造山带东端早古生代物质组成、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过程[D];长安大学;2013年
9 陈小勇;江南造山带前寒武纪构造演化[D];南京大学;2015年
10 张艳秋;塔西南坳陷与西昆仑造山带的耦合关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本文编号:27189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718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