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中元古界云梦山组沉积环境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29 18:56
【摘要】: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境内,华北板块的最南端,属太行山脉的一部分。云台山地质公园是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区内地质遗迹丰富,地层分布较完整。中元古界云梦山组红色砂岩构成了公园内红石峡、百家岩的主要景观。对云梦山组沉积环境的研究有助于还原中国华北板块南缘中元古时期沉积环境,古地理演化历程;解读被人们称道的云台现象,提高云台山地质公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论文以岩石学、沉积学、地层学、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运用传统的沉积相研究方法对云台山中元古界云梦山组的岩性、原生沉积构造、矿物化学成分及粒度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分析了研究区云梦山组沉积期的沉积相,建立了相应的沉积模式,同时探讨了同期华北地台古地理环境的变迁。云台山云梦山组主要为紫红色肉红色中厚层石英砂岩,质较纯,致密,砂岩矿物成分主要为SiO2,胶结物中含有Al、K、Fe的氧化物。层理、层面等原生沉积构造发育。主要发育有水平韵律层理、平行层理、羽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波状层理、泥裂和波痕等沉积构造。砂岩粒度参数分析表明云梦山组砂岩粒度为中砂,分选一般,具有多物源沉积性;概率累积曲线从下往上呈现多段式、三段式、两段式,表明粒度总体趋势由下到上逐渐变粗,水动力条件由弱变强。综合岩性、沉积构造、矿物化学成分、粒度特征认为云梦山组沉积相属潮坪相,进一步将潮坪相划分为潮间带、潮下带两个亚相,潮间混合坪,潮间砂坪,潮下沙滩,潮下水道四个微相。沉积模式为由潮间带向潮下带过渡的沉积模式。对比研究区与蓟县地区中元古界沉积特征发现:研究区发育早于蓟县地区中元古界长城系的熊耳群,熊耳群之后两区沉积地层一致;研究区云梦山组与蓟县地区的常州沟组在沉积时间沉积环境上对应;中新元古代华北地台南北两端经历了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沉积-剥蚀过程。沉积环境总体都是从浅水的潮汐环境过渡(局部有河流相)到滨海环境。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534.3;P512.2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534.3;P51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晓蔷;姚光庆;姜平;陆江;;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东部流沙港组物源分析[J];地球科学;2017年11期
2 陈磊;齐永安;杨文涛;王海泉;;老挝桑怒地区中新世含煤盆地沉积相与古地理特征[J];古地理学报;2016年05期
3 魏震;郭瑞清;赵新生;孙敏佳;吕彪;王克卓;;库鲁克塔格地区南华系贝义西组沉积环境及对南华纪裂谷盆地演化的指示[J];新疆地质;2016年03期
4 惠浪波;郭进京;赵海涛;王利晓;;西秦岭岷县地区红层砂岩成因分析[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6年02期
5 迟云江;;塔东地区侏罗系综合地质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6年Z1期
6 江艳平;;粒度分析资料在沉积环境研究中的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年11期
7 何利;谭钦银;王瑞华;程锦翔;王正和;宋春彦;;武隆黄岩剖面湄潭组上段砂岩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J];四川地质学报;2015年02期
8 赵太平;邓小芹;胡国辉;周艳艳;彭澎;翟明国;;华北克拉通古/中元古代界线和相关地质问题讨论[J];岩石学报;2015年06期
9 章秉辰;王永成;许连峰;张望生;董飞;;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及周边地区河流阶地发育特征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年03期
10 贾丽云;张绪教;杨东潮;李宗敏;樊克锋;宫程;陈洁;张晋U
本文编号:2774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774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