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西准噶尔泥盆纪—石炭纪地层分区及典型剖面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8 16:51
【摘要】:本文以新疆西准噶尔泥盆系、石炭系典型剖面为研究对象,从岩石组合、生物组合、接触关系及沉积环境等方面,对该套地层进行了划分及分区对比。主要取得如下认识:新划分出包古图地层小区。包古图地层小区原划归玛依勒山地层小区,现独立分出。其与北部玛依勒山地层小区界线大致以哈拉阿拉特山北侧-哈图断裂-庙儿沟北-唐巴勒一线为界,两个小区被区域性构造截然分开,沉积地层差异显著。修正了朱鲁木特组的参考剖面。经研究证实,布龙果尔沟剖面存在着地层倒转的现象,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地层整体为洪古勒楞组海相地层在核部,朱鲁木特组陆相地层在两侧的的倒转向斜构造。本次研究选择地层出露较为完整的向斜北翼作为朱鲁木特组和洪古勒楞组的典型剖面。重新厘定了萨吾尔山组的时代及层位。系发现黑山头一带原中泥盆世萨吾尔山组不整合于黑山头组之上,并于萨吾尔山组下部石英霏细斑岩中获得LA-ICP-MS锆石UPb年龄(328.7±5.4)Ma,证实为早石炭世。结合前人获得的生物化石,厘定萨吾尔山组时代为早石炭世而非中泥盆世。现重新厘定萨吾尔山组层位,置于黑山头组之上、那林卡拉组之下。通过对典型剖面的岩石组合、化石组合、接触关系和沉积环境的对比,西准噶尔各地层小区泥盆纪、石炭纪大致同一时代的层型剖面在宏观岩石学、岩相学上普遍存在着差异性,较难对比,基本不存在同名异物,支持各地层小区独立命名地层。探讨了西准噶尔泥盆纪—石炭纪沉积环境的演化过程。泥盆纪、石炭纪,西准噶尔地区多次发生海进—海退事件,加上所处构造环境的不同,造就了各地层小区丰富多彩、各具差异的沉积环境演化过程。萨吾尔山地层小区,从晚泥盆世至晚石炭世沉积环境由深海—半深海相→浅海相→海陆交互相→陆相→浅海陆棚相演化;沙尔布尔提山地层小区,从早泥盆世至晚泥盆世沉积环境由浅海相→河流相→陆相→浅海相演化;玛依勒山地层小区,从早泥盆世至晚泥盆世沉积环境滨浅海相→滨浅海—陆相→滨浅海相→海陆交互相演化;包古图地层小区,早石炭世至晚石炭世沉积环境由深海—半深海相→浅海相→滨海相→陆相演化。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534.4
【图文】:

地质构造图,中亚,造山带,地质构造


第一章 绪 论第一章 绪 论1.1 选题依据西准噶尔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哈萨克斯坦板块和塔里木板块的交汇地带,是中亚古生代俯冲-增生复合造山带的主要组成部分[1-5](图 1.1)。区内古生代地层发育,特别是泥盆系和石炭系分布广泛,构成了该区古生代活动类型沉积组合的主体,也是记录古亚洲洋消亡最晚期的关键沉积记录。由于经历了多期次构造变形和岩浆活动,加之许多关键地层的通达条件差,并且长期以来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精细不同、方法不同,西准噶尔泥盆纪-石炭纪的地层分区有待更新,岩石地层单位划分方案有待完善,区域对比成果较少,并存争议。

西准噶尔,哈萨克斯坦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西准噶尔位于中亚造山带的西南缘,是近年来研究中亚造山带的热点地区之一,主要由一系列的增生杂岩带、古生代岩浆弧构成,西准噶尔构造上处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哈萨克斯坦板块的接触地带,北部与哈萨克斯坦板块相接,其南部均被准噶尔盆地的北部边缘为界[2-5]。下面分别从地层、岩浆岩、变质岩、蛇绿混杂岩及构造等方面进行概述。

示意图,深断裂,西准噶尔,简表


图 2-2 东、西准噶尔及邻区主要深断裂分布示意图(据《新疆地质志,1993》表 2-1 主要深断裂简表(据《新疆地质志,1993》)编号 断裂名称 深度 性质 强烈活动时期 岩浆活动及其它6 额尔齐斯 T 压扭性 Pz 国内具不典型蛇绿岩套7 可可托海—卡拉先格尔 C 压扭性 Pz 基性、花岗岩脉伟晶岩脉8 纳\曼得断裂 L 压性 Pz 酸性、中基性脉岩发育9 恰乌卡尔—托让格库都克 C 压扭性 Pz、Mz、Kz 蛇绿岩、花岗岩10 塔克台 C 压性 Pz 石英脉发育11 巴尔鲁克 L 压扭性 Pz、Mz、Kz 蛇绿岩、花岗岩12 达尔布特 L 压扭性 Pz、Mz、Kz 蛇绿岩13 克—乌 C Pz、Mz14 卡拉麦里 L 压扭性 Pz 花岗岩、蛇绿岩15 阿克朔克南 C 压性 Pz 花岗岩19 阿拉山口 C 压扭性 Pz 酸性侵入岩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雷;王国灿;高睿;申添毅;纵瑞文;晏文博;;新疆西准噶尔石炭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5年04期

2 赵斌斌;欧阳京;第鹏飞;王金荣;陈万峰;;西准噶尔地区晚古生代沉积环境分析[J];甘肃地质;2015年02期

3 徐洪河;蒋青;张小乐;王怿;傅强;冯净;;新疆西准噶尔中泥盆世呼吉尔斯特植物群的特征、时代、古环境以及古植物地理学意义[J];古生物学报;2015年02期

4 杨维;王国灿;纵瑞文;肖龙;李理;杨钢;;西准噶尔志留纪-泥盆纪弧盆格局的确定及其区域构造演化意义[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5 龚一鸣;纵瑞文;;西准噶尔古生代地层区划及古地理演化[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6 杨高学;李永军;佟丽莉;杨宝凯;张胜龙;沈锐;段丰浩;;西准噶尔蛇绿混杂岩中洋岛玄武岩研究新进展[J];地质学报;2015年02期

7 纵瑞文;王仔章;龚一鸣;王国灿;肖龙;王志宏;范若颖;;西准噶尔伊尼萨拉蛇绿混杂岩中奥陶纪放射虫的发现及意义[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年10期

8 刘松柏;张占武;张练练;赵文平;李海波;;西准噶尔上泥盆统铁列克提组层型剖面的重新厘定[J];新疆地质;2014年02期

9 纵瑞文;范若颖;赵龙;龚一鸣;王国灿;;准噶尔西北部塔尔巴哈台组早石炭世植物和遗迹化石的发现及其古地理意义[J];古地理学报;2014年03期

10 纵瑞文;龚一鸣;王国灿;;西准噶尔南部石炭纪地层层序及古地理演化[J];地学前缘;201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向坤鹏;新疆西准噶尔包古图-哈拉阿拉特山一带石炭纪沉积盆地分析及构造意义[D];长安大学;2015年

2 杨高学;西准噶尔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地质特征及其构造演化[D];长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晁文迪;西准噶尔包古图—乌尔禾一带晚古生代中基性岩墙群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2 易善鑫;西准噶尔额敏县前进牧场一带石炭系的划分与对比[D];长安大学;2014年

3 孙羽;西准包古图一带石炭系的划分与对比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4 杨洋;西准噶尔额敏县前进牧场一带泥盆系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5 向坤鹏;西准噶尔白碱滩一带成吉思汗山组的建立及地质意义[D];长安大学;2013年

6 王海博;西准噶尔恰达一带库鲁木迪组的沉积特征及构造意义[D];长安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964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7964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e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