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30 14:27
赣东北地区在大地构造上处在扬子板块与华南褶皱带的拼贴部位,属于扬子板块东南缘的江南造山带东段。赣东北地区蛇绿混杂岩主要分布在弋阳樟树墩、漆工,德兴西湾、落湾、茅桥,婺源中村等地的“赣东北深大断裂带”中,呈NNE向带状展布,北延浙江境内,南西至弋阳中港坂一带。本文在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对赣东北蛇绿混杂岩进行野外地质勘查,岩石薄片鉴定,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及LA-ICP-MS锆石U-Pb定年,阐述了赣东北蛇绿混杂岩的岩石学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形成年代,并探讨了赣东北地区的构造演化历史。论文取得了以下认识:(1)赣东北樟树墩蛇绿混杂岩由20余个大小不一的岩块所组成,岩性主要有蛇纹石化橄榄辉石岩、蛇纹岩、辉长岩、玄武岩、辉绿岩等。其中蛇纹岩呈现墨绿色、黑绿色,鳞片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橄榄石、蛇纹石,磁铁矿,方解石。蛇纹石化的橄榄辉石岩呈灰绿色、灰黑色,纤维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蛇纹石、辉石、橄榄石。辉长岩呈暗灰色、黑灰色,辉长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普通辉石和斜长石。玄武岩呈黑色、暗绿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成分主要为辉石和斜长石。辉绿岩呈暗绿色、黑绿...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区内交通位置图
为 Steinmann 三位一体(Steinmann trinity)。Hess 在 1938 年通过观察阿巴拉契造山带的野外地质特征,发现蛇绿岩的围岩没有发生明显的热变质现象,表明了蛇绿岩的形成来源于一种低温富水的橄榄岩浆,同时在 1955 年发现了蛇纹岩以及三位一体中的岩石在岛弧很常见,认为“阿尔卑斯型造山系统形成的早期阶段是岛弧环境”。造山带中发现的镁铁—超镁铁岩石组合以及蛇纹石化的橄榄岩都属于岛弧成因,此观点把蛇绿岩的形成环境与俯冲作用联系起来。De Roever(1957)认为三位一体蛇绿岩中的底部超基性岩和顶部的玄武质岩是地幔熔融作用形成的。Vuagnat(1964)认为不能简单的解释相比少量辉长岩类而更占绝对优势的超镁铁质岩石来源于海底喷出的玄武质岩浆,因此他论证了蛇绿岩中的橄榄岩块体的形成与上地幔的部分熔融密切相关。Dubertret(1955)、Aubouin et al.(1964)认为蛇绿岩是由洋壳底下的大量玄武质岩浆喷发至海床之上,之后经分异结晶形成的。Jennings et al.(1959)认为蛇绿岩是侵入到优地槽沉积物中的火成岩。
6图 1-4 与俯冲作用相关的蛇绿岩类型(据 Dilek et al.,2011)1.3.2 蛇绿岩国内研究现状中国对蛇绿岩的研究开始于 Pengrose 会议。早期主要研究中国祁连山地区的蛇绿岩,随后陆续调查研究国内其它地区的蛇绿岩。在 1970~1990 年之间基本查明了中国的蛇绿岩的分布情况,并对这些地区的蛇绿岩进行了初步分类,1990年以后,中国对蛇绿岩的研究重点放在了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年代学等方面,并分类和总结了全国的蛇绿岩。肖序常等(1974)和王荃等(1976)报道了北祁连的蛇绿岩、蓝片岩和混杂岩的特征。郭令智等(1977)通过调查研究认为蛇绿岩套有三种形成方式:(1)合并到大洋板块潜没带变形地区的少数分离的蛇绿岩套碎块与大洋、大陆沉积物混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江南造山带东段赣东北蛇绿岩的形成时代:来自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的证据[J]. 蒋幸福,彭松柏,KUSKY Timothy,王璐,邓浩,王军鹏. 现代地质. 2017(04)
[2]赣东北蛇绿岩和张村岩群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对江南造山带构造演化的讨论[J]. 李源,颉颃强,宋志瑞. 地质论评. 2017(04)
[3]N-MORB和E-MORB数据挖掘——玄武岩判别图及洋中脊源区地幔性质的讨论[J]. 王金荣,陈万峰,张旗,焦守涛,杨婧,潘振杰,王淑华. 岩石学报. 2017(03)
[4]赣东北蛇绿岩地幔橄榄岩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J]. 王存智,黄志忠,邢光福,余明刚,洪文涛. 中国地质. 2016(04)
[5]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J]. 周文婷,郭国林,刘晓东,伍俊杰,林杰,付锋. 地球科学. 2016 (01)
[6]浙江浦江新元古界平水群沉积特征、碎屑锆石年龄及构造古地理格局探讨[J]. 韩瑶,张传恒,刘子荟,游国庆,李利阳. 地质论评. 2015(06)
[7]赣东北蛇绿岩形成时代及构造环境——樟树墩辉长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约束[J]. 王存智,邢光福,余明刚,黄志忠,洪文涛,赵希林,周效华,段政,鞠冬梅.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5(03)
[8]玄武岩类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Ta、Hf、Th、La、Zr、Nb比值对比判别[J]. 李永军,李甘雨,佟丽莉,杨高学,王冉.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5(03)
[9]赣东北中元古界铁沙街组石英角斑岩和流纹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Hf同位素及地球化学特征[J]. 张恒,李廷栋,高林志,耿树方,丁孝忠,刘燕学,寇彩化. 地质论评. 2015(01)
[10]华南构造演化的基本特征[J]. 舒良树. 地质通报. 2012(07)
博士论文
[1]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朗县蛇绿岩的地质特征、年代学及大地构造意义[D]. 张万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2]赣东北乐华—德兴成矿带成矿环境与成矿作用[D]. 刘志远.东北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赣东北蛇绿混杂岩中辉长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地球化学特征[D]. 端葛鸿.东华理工大学 2017
[2]钦—杭结合带(东段)多期次构造变形与成矿作用关系[D]. 徐磊.中国海洋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57915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区内交通位置图
为 Steinmann 三位一体(Steinmann trinity)。Hess 在 1938 年通过观察阿巴拉契造山带的野外地质特征,发现蛇绿岩的围岩没有发生明显的热变质现象,表明了蛇绿岩的形成来源于一种低温富水的橄榄岩浆,同时在 1955 年发现了蛇纹岩以及三位一体中的岩石在岛弧很常见,认为“阿尔卑斯型造山系统形成的早期阶段是岛弧环境”。造山带中发现的镁铁—超镁铁岩石组合以及蛇纹石化的橄榄岩都属于岛弧成因,此观点把蛇绿岩的形成环境与俯冲作用联系起来。De Roever(1957)认为三位一体蛇绿岩中的底部超基性岩和顶部的玄武质岩是地幔熔融作用形成的。Vuagnat(1964)认为不能简单的解释相比少量辉长岩类而更占绝对优势的超镁铁质岩石来源于海底喷出的玄武质岩浆,因此他论证了蛇绿岩中的橄榄岩块体的形成与上地幔的部分熔融密切相关。Dubertret(1955)、Aubouin et al.(1964)认为蛇绿岩是由洋壳底下的大量玄武质岩浆喷发至海床之上,之后经分异结晶形成的。Jennings et al.(1959)认为蛇绿岩是侵入到优地槽沉积物中的火成岩。
6图 1-4 与俯冲作用相关的蛇绿岩类型(据 Dilek et al.,2011)1.3.2 蛇绿岩国内研究现状中国对蛇绿岩的研究开始于 Pengrose 会议。早期主要研究中国祁连山地区的蛇绿岩,随后陆续调查研究国内其它地区的蛇绿岩。在 1970~1990 年之间基本查明了中国的蛇绿岩的分布情况,并对这些地区的蛇绿岩进行了初步分类,1990年以后,中国对蛇绿岩的研究重点放在了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年代学等方面,并分类和总结了全国的蛇绿岩。肖序常等(1974)和王荃等(1976)报道了北祁连的蛇绿岩、蓝片岩和混杂岩的特征。郭令智等(1977)通过调查研究认为蛇绿岩套有三种形成方式:(1)合并到大洋板块潜没带变形地区的少数分离的蛇绿岩套碎块与大洋、大陆沉积物混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江南造山带东段赣东北蛇绿岩的形成时代:来自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的证据[J]. 蒋幸福,彭松柏,KUSKY Timothy,王璐,邓浩,王军鹏. 现代地质. 2017(04)
[2]赣东北蛇绿岩和张村岩群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对江南造山带构造演化的讨论[J]. 李源,颉颃强,宋志瑞. 地质论评. 2017(04)
[3]N-MORB和E-MORB数据挖掘——玄武岩判别图及洋中脊源区地幔性质的讨论[J]. 王金荣,陈万峰,张旗,焦守涛,杨婧,潘振杰,王淑华. 岩石学报. 2017(03)
[4]赣东北蛇绿岩地幔橄榄岩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J]. 王存智,黄志忠,邢光福,余明刚,洪文涛. 中国地质. 2016(04)
[5]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J]. 周文婷,郭国林,刘晓东,伍俊杰,林杰,付锋. 地球科学. 2016 (01)
[6]浙江浦江新元古界平水群沉积特征、碎屑锆石年龄及构造古地理格局探讨[J]. 韩瑶,张传恒,刘子荟,游国庆,李利阳. 地质论评. 2015(06)
[7]赣东北蛇绿岩形成时代及构造环境——樟树墩辉长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约束[J]. 王存智,邢光福,余明刚,黄志忠,洪文涛,赵希林,周效华,段政,鞠冬梅.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5(03)
[8]玄武岩类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Ta、Hf、Th、La、Zr、Nb比值对比判别[J]. 李永军,李甘雨,佟丽莉,杨高学,王冉.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5(03)
[9]赣东北中元古界铁沙街组石英角斑岩和流纹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Hf同位素及地球化学特征[J]. 张恒,李廷栋,高林志,耿树方,丁孝忠,刘燕学,寇彩化. 地质论评. 2015(01)
[10]华南构造演化的基本特征[J]. 舒良树. 地质通报. 2012(07)
博士论文
[1]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朗县蛇绿岩的地质特征、年代学及大地构造意义[D]. 张万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2]赣东北乐华—德兴成矿带成矿环境与成矿作用[D]. 刘志远.东北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赣东北蛇绿混杂岩中辉长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地球化学特征[D]. 端葛鸿.东华理工大学 2017
[2]钦—杭结合带(东段)多期次构造变形与成矿作用关系[D]. 徐磊.中国海洋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579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257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