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渑高速滑坡的成因分析及处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7 15:00
文中从滑坡地层、滑带(面)及滑床岩土特征、滑坡变形破坏与成因机制等多个方面对该滑坡进行分析。采用室内试验、滑坡滑动前后稳定性分析反算对比等方法综合确定滑动带c、φ值。采用折线形滑面传递系数法计算滑坡稳定系数及剩余下滑力,提出了工程防护措施设计思路及要点。
【文章来源】:交通科技. 2020,(03)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滑坡体鼓张裂隙
垣渑高速起于运城市垣曲县华峰乡车家沟村,衔接闻喜东镇至垣曲蒲掌高速公路后,路线由北向南布设,途经王茅镇、古城镇、曹家岭,经黄河大桥进入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境内。滑坡体影响路线里程范围为K14+700-K14+870。滑坡体照片见图1、图2。图2 滑坡体鼓张裂隙
滑坡前缘剪出口特征较明显,剪出面位于第三系砂岩及泥岩中,基本沿开挖边坡坡脚剪出;滑坡后缘位于第四系上更新统新黄土中;中部受滑坡滑动的影响,形成拉裂平台,滑坡体后缘张拉裂缝照片见图3。由于滑坡的前移及下错,致使滑坡体支离破碎,滑坡的滑动在前缘形成鼓丘状地形,可见明显的纵向鼓张裂隙,滑坡体前缘剪出口照片见图4。裂缝弯曲,其走向与滑坡滑动方向基本一致;滑坡的两侧边界较为明显,滑坡体部分明显低于外围,可见较为清晰的滑坡侧壁,滑坡范围内目前鼓张变形明显,滑体前缘垂直裂隙发育。图4 滑坡体前缘剪出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娄衡高速公路白垩系泥质粉砂岩不良工程特性[J]. 邹英,陈露,吴启红,陈安.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2]郧十高速公路某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方案[J]. 马明,朱绪红,李聪,朱杰兵,汪斌. 交通科技. 2016(04)
[3]基于边坡渐进破坏特征对传统极限平衡法几点假设的合理分析[J]. 曾锃,张泽辉,杨宏丽,尹小涛,党发宁. 岩土力学. 2012(S1)
[4]岩体应力应变曲线转型的孔压效应与降雨滑坡的机制分析[J]. 杨继红,董金玉,郝小红,刘汉东,刘海宁. 工程地质学报. 2009(05)
[5]降雨滑坡预警的概率分析方法[J]. 乔建平,杨宗佶,田宏岭. 工程地质学报. 2009(03)
[6]大型基岩顺层滑坡滑带形成演化过程与模式[J]. 李守定,李晓,吴疆,刘艳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12)
[7]20世纪以来中国的大型滑坡及其发生机制[J]. 黄润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03)
[8]临湘公路滑坡成因分析及整治对策[J]. 刘建华,张作刚,彭立,黄向京. 中南公路工程. 2005(03)
[9]瞬时孔隙水压力作用下的降雨滑坡稳定性响应分析:以香港天然降雨滑坡为例[J]. 兰恒星,周成虎,李焯芬,王思敬,伍法权.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2003(S1)
[10]降雨对滑坡的作用机理及动态模拟研究[J]. 殷坤龙,汪洋,唐仲华. 地质科技情报. 2002(01)
本文编号:3398952
【文章来源】:交通科技. 2020,(03)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滑坡体鼓张裂隙
垣渑高速起于运城市垣曲县华峰乡车家沟村,衔接闻喜东镇至垣曲蒲掌高速公路后,路线由北向南布设,途经王茅镇、古城镇、曹家岭,经黄河大桥进入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境内。滑坡体影响路线里程范围为K14+700-K14+870。滑坡体照片见图1、图2。图2 滑坡体鼓张裂隙
滑坡前缘剪出口特征较明显,剪出面位于第三系砂岩及泥岩中,基本沿开挖边坡坡脚剪出;滑坡后缘位于第四系上更新统新黄土中;中部受滑坡滑动的影响,形成拉裂平台,滑坡体后缘张拉裂缝照片见图3。由于滑坡的前移及下错,致使滑坡体支离破碎,滑坡的滑动在前缘形成鼓丘状地形,可见明显的纵向鼓张裂隙,滑坡体前缘剪出口照片见图4。裂缝弯曲,其走向与滑坡滑动方向基本一致;滑坡的两侧边界较为明显,滑坡体部分明显低于外围,可见较为清晰的滑坡侧壁,滑坡范围内目前鼓张变形明显,滑体前缘垂直裂隙发育。图4 滑坡体前缘剪出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娄衡高速公路白垩系泥质粉砂岩不良工程特性[J]. 邹英,陈露,吴启红,陈安.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2]郧十高速公路某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方案[J]. 马明,朱绪红,李聪,朱杰兵,汪斌. 交通科技. 2016(04)
[3]基于边坡渐进破坏特征对传统极限平衡法几点假设的合理分析[J]. 曾锃,张泽辉,杨宏丽,尹小涛,党发宁. 岩土力学. 2012(S1)
[4]岩体应力应变曲线转型的孔压效应与降雨滑坡的机制分析[J]. 杨继红,董金玉,郝小红,刘汉东,刘海宁. 工程地质学报. 2009(05)
[5]降雨滑坡预警的概率分析方法[J]. 乔建平,杨宗佶,田宏岭. 工程地质学报. 2009(03)
[6]大型基岩顺层滑坡滑带形成演化过程与模式[J]. 李守定,李晓,吴疆,刘艳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12)
[7]20世纪以来中国的大型滑坡及其发生机制[J]. 黄润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03)
[8]临湘公路滑坡成因分析及整治对策[J]. 刘建华,张作刚,彭立,黄向京. 中南公路工程. 2005(03)
[9]瞬时孔隙水压力作用下的降雨滑坡稳定性响应分析:以香港天然降雨滑坡为例[J]. 兰恒星,周成虎,李焯芬,王思敬,伍法权.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2003(S1)
[10]降雨对滑坡的作用机理及动态模拟研究[J]. 殷坤龙,汪洋,唐仲华. 地质科技情报. 2002(01)
本文编号:33989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398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