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HVSR方法研究广州地区的场地效应及估算地震灾害特征
发布时间:2024-11-03 02:16
为获取广州地区的场地效应和沉积层分布情况,2018年初于广州地区布设了100台流动台站进行背景噪声观测。文中利用HVSR方法得到了表征场地效应的共振频率和放大倍数2个参数的分布结果,并利用共振频率-沉积层厚度转换公式得到了广州地区的沉积层分布。文中综合考虑共振频率和放大系数,同时得到了广州地区表征场地易破坏程度的K值分布。研究结果显示:广州地区的共振频率为1~6.5Hz;沉积层厚度整体较小,多为10~25m,珠江下游最厚,达40m;研究区场地整体易破坏程度低,极少区域超过安全值(K>20),表明在地震灾害中较为安全。文中结果与地表地形及公开的钻孔数据相符,可为城市整体工程扩建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基本参考。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10523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其中,水平分量包括三分量地震仪中的南北(SN)和东西(EW)分量。在地震仪记录到的水平分量H(t)和垂直分量V(t)信号中,包括了背景噪声源(S)、传播路径(P)、场地效应(T)和仪器响应(I)的信息:将信号经傅里叶变换到频率域后,式(2)和式(3)变为
一些学者使用这2个经验公式得到的北京和保定地区沉积层分布与已有研究结果都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这2个经验公式具有很好的适用性(Chenetal.,2009;王伟君等,2011;Liuetal.,2014)。广州地区沉积层共振频率普遍>1Hz,这种情况下利用2个经验公式计算....
为了选取合适时间的数据进行HVSR计算,进行了如下测试。首先,为了判断合适的时窗长度,对远离交通干道的003台站的数据进行了测试。测试时,从1h开始设置时窗长度,每次增加1h,直到时窗长度为24h。对所有测试时窗内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的24条HVSR曲线见图3。经过对比可以看出,....
图3不同时间长度的HVSR曲线对比图5远离交通干道台站(003)和交通干道附近台站(017)的有效时窗数随时间变化的分布图
本文编号:40105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4010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