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中部早三叠世高镁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
发布时间:2025-03-30 04:01
为揭示大洋俯冲作用对地球构造演化的影响,以吉林中部头道沟地区闪长岩为研究对象,运用岩石学、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等方法,研究其构造背景。结果表明:闪长岩形成于(250.2±2.50)Ma的早三叠世,与古亚洲洋俯冲有关;氧化镁质量分数与镁值均具有高镁特征,表明其为高镁闪长岩或安山岩;Cr、Ni和V等相容元素质量分数较高显示为赞岐岩,具有较低的Th与Yb质量分数比值和较高的Ba与La质量分数比值,显示其为地幔楔与俯冲板片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和流体相互作用的产物。高镁闪长岩/安山岩沿索伦—西拉木伦—长春—延吉缝合代自西向东从早到晚依次分布,该研究认为古亚洲洋东段自西向东剪刀式缝合。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38162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图1 东北地区构造划分
吉林省中部的头道沟地区出露地层较为简单,主要为下古生界呼兰群头道沟组中部斜长角闪岩段上部,其倾向为南东方向。由于该地层遭受了区域变质作用和接触变质作用,因此产出了一套变质岩系。这些岩系主要由山斜长角闪(角)岩类,透闪一阳起角岩类,黑云母硅质角岩类等组成。在构造区域上,头道沟地区位....
图2 头道沟地区地质简图
笔者对头道沟地区闪长岩样品进行了LA-ICP-MCU-Pb同位素测年、全岩地化分析。采样位置(东经126°24′45″—北纬43°29′40″)如图2所示。闪长岩为细粒粒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斜长石、钾长石、角闪石和黑云母等矿物组成(图3)。矿物粒径较小,绝大多数晶体粒径小于....
图3 头道沟闪长岩岩体显微照片
图2头道沟地区地质简图2.2测试方法
图4 典型闪长岩锆石U-Pb年龄谐和图和加权平均年龄
闪长岩样品的锆石均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或半透明,形态为典型的柱状,其长宽比为1∶1~3∶1。本次共测定21颗锆石,其震荡环带发育,Th与U质量比k为0.46~0.95,均大于0.1,为典型的岩浆锆石[13]。其投点全部落在谐和线上及附近,没有发现继承锆石,其206Pb与238U....
本文编号:40381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4038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