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寒武系第3阶软体动物Pelagiella发育与定量形态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5-03-30 07:39
软体动物作为动物界的第二大门类,物种多样性丰富。显生宙沉积地层中保存了丰富的软体动物化石,其起源、发育与进化等诸多问题吸引着众多的学者研究。目前对腹足动物的起源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它们可能是从单板动物直接进化而来;另一种观点认为它们可能与单板动物有共同的祖先。寒武纪早期Pelagiella是软体动物中特色鲜明的一重要代表类群,由于地层缺失,保存程度等原因,其出现及随后的持续发育、演化,没有被深入的认识,至今仍是充满争议的热门话题。采自四川雷波寒武系第3阶玉案山段的瘤状灰岩经过醋酸分离,我们发现了大量分属不同发育阶段、立体保存的磷酸盐化的Pelagiella sp.标本。其中大多数以内模形式保存,可应用定量方法进行研究。随后的度量统计表明:壳体外边缘长度与壳口长度随生长呈规律的等速生长;壳口长度与壳口宽度的增生为异速生长。结合壳体形态特征,可以确定大小不同的壳体均属于Pelagiellasp.的同一属种。对于壳体的外边缘研究引入对数螺旋曲线模拟法与主成分分析法(PCA),由此获取与该类群发育进化相关,有意义的数据。对数螺旋曲线模拟法的应用,采用极坐标公式ρ= Aeaθ模拟壳体外...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化石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地理位置及地层
2.2 研究方法
2.2.1 野外工作
2.2.2 室内工作
2.2.3 标本研究方法
2.2.3.1 对数螺旋曲线方法的应用
2.3.3.2 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应用
第三章 系统古生物学
3.1 Pelagiella sp.化石标本描述
3.2 Pelagiella sp.的个体发育研究
3.2.1 标本的定量统计
3.2.1.1 传统统计方法
3.3.1.2 壳体外缘的对数螺旋曲线模拟
3.3.1.3 壳体外缘的主成分分析
3.2.2 标本的定性研究
3.2.3 壳体性状的变异性
3.3 讨论
第四章 寒武纪早期软体动物线系演化
4.1 特征属的地层分布
4.2 特征属的演化规律
4.2.1 壳体特征性状的演变
4.2.2 壳体水体循环特征
4.3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4038424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化石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地理位置及地层
2.2 研究方法
2.2.1 野外工作
2.2.2 室内工作
2.2.3 标本研究方法
2.2.3.1 对数螺旋曲线方法的应用
2.3.3.2 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应用
第三章 系统古生物学
3.1 Pelagiella sp.化石标本描述
3.2 Pelagiella sp.的个体发育研究
3.2.1 标本的定量统计
3.2.1.1 传统统计方法
3.3.1.2 壳体外缘的对数螺旋曲线模拟
3.3.1.3 壳体外缘的主成分分析
3.2.2 标本的定性研究
3.2.3 壳体性状的变异性
3.3 讨论
第四章 寒武纪早期软体动物线系演化
4.1 特征属的地层分布
4.2 特征属的演化规律
4.2.1 壳体特征性状的演变
4.2.2 壳体水体循环特征
4.3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40384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4038424.html
上一篇:公路滑坡分析与坡积物改良应用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