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延寿成矿带燕山期花岗岩及成矿
本文关键词:伊春—延寿成矿带燕山期花岗岩及成矿,,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伊春-延寿成矿带位于中亚造山带东端,处于佳木斯地块与松嫩联合地块的拼合活动带上。区域上受到环太平洋构造体系和古亚洲洋构造体系的双重影响,燕山期花岗质岩浆活动剧烈,形成大量的花岗质岩石并伴生大量Fe、Mo多金属矿床。本文在探讨研究区内燕山期花岗岩的时空演化、成因及其形成构造背景的基础上结合典型矿床解剖,探索本区岩浆活动与区域成矿作用之间的内在联系。伊春-延寿花岗质岩石分布范围较广,主要有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及其有成因联系的花岗斑岩、正长花岗岩等类型。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呈NE、NNE向线状分布于研究区内,花岗斑岩以规模较小的岩体形式与火山岩相伴产出。本次测得翠宏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U-Pb年龄为198.3±3Ma、198.9±1.6Ma;鹿鸣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的年龄分别为194.8±0.7Ma、176.2±2.1Ma;五道岭花岗斑岩年龄为194±2.4 Ma;表明伊春-延寿成矿带与成矿有关的燕山期花岗岩主要形成于早侏罗世。伊春-延寿燕山期花岗质岩石主量元素具有高Si、富K-Na、富Al的高钾钙碱性-弱碱性、准铝-过铝质的A型花岗岩的特点。微量元素显示富集Rb、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强烈亏损Nb、Sr、Eu、Ti等高场强元素;稀土配分模式相似,轻稀土右倾,重稀土呈现左倾特点,具有明显的Eu异常,表明区内燕山期花岗岩具有同源岩浆的特点,源区发生了斜长石残留。微量元素及同位素证实花岗质岩浆不仅具有壳源特征,也具有幔源物质成分的显示,或许是壳-幔相互作用的产物。伊春-延寿花岗质岩石具有形成于火山弧和同碰撞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特点,属于A型花岗岩中的A2型,其岩石成因可能与幔源岩浆底侵作用下的地壳物质部分熔融、拆沉并发生壳幔混染、岩浆分异作用有关,是蒙古-鄂霍茨克海与古太平洋板块相互俯冲条件下,造山后期总体挤压间歇伸展环境的产物。通过对伊春-延寿燕山期花岗岩及重点矿区的研究得出,该区最主要的赋矿地层为五道岭组和铅山组,主要至矿岩体为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NE向的依兰-伊通深大断裂是区内主要的控矿构造,围岩蚀变主要以硅化、绢云母化及矽卡岩化为主。S同位素δ34S介于3.68‰~5.68‰之间,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幔,可能存在其他来源S的混染;成矿流体具有中-高温,中-低密度,盐度变化范围较大的特点,是岩浆水和大气水的混合的结果,形成深度属于浅成环境,符合斑岩型矿床的特点。结合他人辉钼矿Re-Os年龄,发现区域内成岩成矿时代基本一致,为早侏罗世。古太平洋俯冲挤压的构造背景下,软流圈上涌,一方面提供大量热能,使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并与上涌的幔源岩浆发生混染,形成区域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另一方面,幔源岩浆的底侵带来大量的Pb、Zn、Mo、Fe成矿元素,在壳幔混染的过程中,进入岩浆-热液成矿系统中,并沿同时期形成的依兰-伊通深大断裂上涌。随着岩浆的不断结晶分异,含矿溶液逐渐分离。部分含矿溶液侵入到碳酸盐岩中,形成矽卡岩矿床;另一部分则在运移过程中,因温压以及溶液内部组分状态的变化,导致矿质沉淀于同期岩浆形成的花岗斑岩中,形成斑岩型矿床。最终形成了伊春-延寿燕山期花岗岩带和相关Mo矿床。
【关键词】:伊春-延寿成矿带 燕山期 花岗岩 矿床成因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2;P588.12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9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11-12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2-16
-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16-18
- 1.4 取得的认识18-19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19-26
- 2.1 大地构造位置19
- 2.2 区域地层19-23
- 2.3 区域构造23
- 2.4 区域侵入岩23-26
- 第3章 燕山期花岗岩时空分布特点及成矿流体特征26-39
- 3.1 燕山期花岗岩时空分布特征26-31
- 3.2 燕山期花岗岩成矿流体特征31-39
- 第四章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39-55
- 4.1 主量元素39-40
- 4.2 微量元素40-42
- 4.3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42-43
- 4.4 年代学特征43-55
- 第5章 燕山期花岗岩及成矿55-61
- 5.1 燕山期花岗岩形成时代55-56
- 5.2 燕山期花岗岩成因类型及构造背景判别56-58
- 5.3 燕山期花岗岩与成矿58-61
- 第6章 结论61-63
- 参考文献63-70
- 作者简介70-71
- 致谢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宏远;梁书艺;谢为鑫;;从某些矿区探讨华南钨铍锡锂钽铌矿床的成因系列——燕山期花岗岩演化与成矿[J];地质论评;1983年05期
2 袁峰,周涛发,范裕,岳书仓,朱光,侯明金;皖赣相邻区燕山期花岗岩类构造背景及其意义[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9期
3 邢雪芬;唐瑞清;;康滇地轴中段印支-燕山期花岗岩岩石特征及成因探讨[J];矿物岩石;1990年01期
4 黄卉;蔡杨;;华南燕山期花岗岩的物质来源初步研究[J];矿床地质;2010年S1期
5 冯祖钧;;试用齐波福定律预测华南燕山期花岗岩中某些成矿元素的未知含量[J];地质与勘探;1980年01期
6 殷先明;;甘肃北山印支燕山期花岗岩成矿作用与找矿工作再研究[J];甘肃地质;2008年03期
7 樊金涛;;金堆城——南泥湖地区燕山期花岗岩类成因类型探讨[J];陕西地质;1986年01期
8 王金锁;;张家口地区燕山期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及其成矿作用的研究[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1990年01期
9 周涛发,袁峰,侯明金,杜建国,范裕,朱光,岳书仓;江南隆起带东段皖赣相邻区燕山期花岗岩类的成因及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J];矿物岩石;2004年03期
10 徐步台;浙江省燕山期花岗岩的同位素地质年代问题[J];地球化学;198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戚华文;华仁民;;桂东北燕山期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初步研究[A];第二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凌洪飞;沈渭洲;孙涛;蒋少涌;姜耀辉;倪培;高剑峰;黄国龙;叶海敏;谭正中;;广东省22个燕山期花岗岩的源区特征及成因:元素及Nd-Sr同位素证据[A];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余明刚;邢光福;张彦杰;周效华;蒋仁;赵希林;廖圣兵;;皖赣交界障公山地区燕山期花岗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明智;伊春—延寿成矿带燕山期花岗岩及成矿[D];吉林大学;2016年
2 梁飞刚;琼南晚燕山期花岗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本文关键词:伊春—延寿成矿带燕山期花岗岩及成矿,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8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468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