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川滇地区b值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震源类型关系的初步探讨

发布时间:2017-07-30 20:21

  本文关键词:川滇地区b值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震源类型关系的初步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川滇地区 b值 震源机制 震源类型


【摘要】:本文利用川滇地区1980—2013年震级M2.2—5.9的12924条地震资料,对该地区进行了精细b值计算;利用川滇地区321个M≥4.7的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解资料,结合b值的空间分布特征,划分震源区,并探讨了不同类型震源区b值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川滇地区b值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川滇菱形块体的东边界和西南边界的低b值范围较大,菱形块体内部高b值区域相对集中,研究区内其余地区的b值分布较为零散;结合我国现行的地震区带划分方案,b值分布没有表现出带内的一致性;结合地震的震源机制,倾滑断层型的地震表现出逆断型震源区地震的b值低于正断型震源区内同类型地震的b值。这将为b值统计单元的划分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关键词】川滇地区 b值 震源机制 震源类型
【基金】: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ZDJ2016-03)资助
【分类号】:P315
【正文快照】: 引言影响地震活动性参数6值的因素很多,如计算方法的选取(李全林等,1978,1979)、实际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样本的起始震级和取样间隔(黄玮琼等,1989;潘华等,2006)、震级误差(黄玮琼等,1989;秦长源,2000)、不同震级转换关系(陈培善等,2003;汪素云等,2009)等。而决定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国华;江在森;王敏;张祖胜;刘广余;韩月萍;丁平;龚平;;印尼地震对我国川滇地区地壳水平活动的影响[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6年01期

2 刘丽芳,付虹;川滇地区A(b)值动态演化特征及其在强震预测中的应用[J];地震研究;2005年04期

3 周伟;李延兴;张静华;张中伏;;川滇地区现今构造变形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8年02期

4 杨锐;张文清;边学峰;张凤秋;;川滇地区岩石圈磁场的小波多尺度分析[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5 龙小霞;延军平;孙虎;王祖正;;基于可公度方法的川滇地区地震趋势研究[J];灾害学;2006年03期

6 王辉;曹建玲;张怀;张国民;石耀霖;申旭辉;;川滇地区下地壳流动对上地壳运动变形影响的数值模拟[J];地震学报;2007年06期

7 张希,江在森,王双绪,陈兵;川滇地区应变强度比动态图像分析[J];高原地震;1999年03期

8 石玉涛;高原;;川滇地区壳幔介质地震各向异性特征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2年06期

9 龙思胜;川滇地区单断裂强震区与多断裂强震区[J];中国地震;2005年01期

10 李铁明,邓志辉,吕弋培;川滇地区现今地壳形变及其与强震时空分布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地震;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洪魁;卢军;关华平;刘允秀;张平;唐宇雄;;川滇地区强化地电观测试验研究[A];地震海啸与地震预报实验场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5年

2 杨国华;江在森;王敏;张祖胜;刘广余;丁平;龚平;韩月萍;;印尼地震对我国川滇地区及其南部地壳水平活动的影响[A];地震海啸与地震预报实验场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5年

3 熊绍柏;尹周勋;;川滇地区岩石圈上部结构与构造[A];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4 许才军;李志才;王琪;孙振冰;;川滇地区现今地壳运动及动力学的大地测量研究展望[A];《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进展》论文集[C];2004年

5 石玉涛;高原;;川滇地区壳幔介质地震各向异性特征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6 景惠敏;张怀;石耀霖;;川滇地区地壳加厚的有限元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赵国庆;籍俊伟;林小竹;;川滇地区强震趋势研究[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陈连旺;李玉江;叶际阳;詹自敏;;川滇地区地震活动对区域构造应力场扰动的数值模拟[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许才军;李志才;;顾及地壳结构的黏弹性断层模式在川滇地区的应用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辉;张怀;石耀霖;张国民;;川滇地区下地壳流动对上地壳运动变形影响的数值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姜永涛;川滇地区地壳运动和重力场变化与强震活动的关系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李玉江;川滇地区地壳变形的动力学成因及强震间相互作用机理[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3 马宏生;川滇地区强震孕育的深部动力环境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年

4 王凯英;川滇地区现今应力场与断层相互作用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路晓翠;川滇地区重力场及深部构造特征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2 周连庆;川滇地区Lg波Q值横向不均匀性的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08年

3 王闫超;川滇菱形地块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4 马超;川滇块体内主干断裂活动性及微地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5 赵静;块体模型与负位错模型分析川滇地区块体应变与断裂带变形特征[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2年



本文编号:5959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5959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e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