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基于云模型的边坡稳定性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5 01:02

  本文关键词:基于云模型的边坡稳定性评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边坡 云模型 博弈论 熵权法 改进层次分析法


【摘要】:边坡稳定性是指边坡岩土体在一定坡高、坡角等条件下的稳定程度。因为边坡的稳定性涉及公路、铁路、水利、市政、土建、矿山等各工程领域,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采取何种相应的防治措施。故此很长时间以来,分析边坡并最终实现评价它的稳定性始终是边坡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准确地把握分析和评价岩土边坡稳定性的要领,尽可能地避免边坡失稳带来的危害,对国家和人民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边坡稳定性评价中不可避免的模糊性和随机性特征,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结合综合考虑主客观权重的博弈论组合赋权法,对边坡实例进行评价。评价过程中,根据对实际边坡工程资料的分析,确定了7项评价指标,包括:坡高、坡角、滑面倾角、粘聚力、内摩擦角、岩体力学分类、地震烈度,并建立了相应评价标准。在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和书籍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了云模型数字特征的计算公式,得到了每个评价指标相应于每个稳定性等级的特征值,运用正向云发生器生成评价指标隶属于各稳定性等级的综合云。根据实测边坡数值,得到各边坡隶属于各稳定性等级的确定度,由最大隶属度原则最终确定边坡稳定性等级。将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与边坡实际稳定性情况进行对比,验证了评价结果的真实可靠,该方法可行、有效。
【关键词】:边坡 云模型 博弈论 熵权法 改进层次分析法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4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1
  • 1.1 研究的背景及现实意义11-13
  • 1.2 国内外边坡稳定性的研究现状13-16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3-15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5-16
  • 1.3 云模型的研究应用16-19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9-21
  • 第二章 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和影响因素分析21-34
  • 2.1 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21-28
  • 2.1.1 定性分析法21-23
  • 2.1.2 定量分析法23-26
  • 2.1.3 不确定性分析法26-28
  • 2.2 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28-34
  • 2.2.1 边坡岩土体类型28-29
  • 2.2.2 地质构造和地应力29
  • 2.2.3 边坡形态29-30
  • 2.2.4 水文地质条件30
  • 2.2.5 定量的影响因素分析30-31
  • 2.2.6 振动作用31
  • 2.2.7 气候条件31-32
  • 2.2.8 风化作用32
  • 2.2.9 坡体植被32-33
  • 2.2.10 人类工程活动33-34
  • 第三章 基于云模型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34-44
  • 3.1 云模型的基本原理34-38
  • 3.1.1 云的概念及数字特征34
  • 3.1.2 云发生器34-36
  • 3.1.3 基于云模型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36-38
  • 3.2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38-41
  • 3.2.1 熵权法38-39
  • 3.2.2 改进的AHP法39-41
  • 3.2.3 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法41
  • 3.3 基于云模型评价法的基本特点和评价步骤41-44
  • 3.3.1 基本特点41-42
  • 3.3.2 评价步骤42-44
  • 第四章 基于云模型的评价方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44-51
  • 4.1 边坡稳定性评价标准的建立44-45
  • 4.2 工程实例分析45-51
  • 4.2.1 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45-46
  • 4.2.2 改进的AHP法确定指标权重46-47
  • 4.2.3 综合权重的获取47
  • 4.2.4 隶属度的计算及岩土边坡稳定性等级的评定47-51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51-53
  • 5.1 结论51
  • 5.2 展望51-53
  • 参考文献53-5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9-61
  • 致谢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俊凯;;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综述[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16期

2 赵汝斌;;某边坡稳定性评价[J];福建建设科技;2009年05期

3 陈建宏;王凯;钟福生;;多重影响因素下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及应用[J];科技导报;2013年20期

4 蒙瑜;曾世仁;;工程边坡稳定性评价及其支护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钢铁技术;1999年02期

5 李梅;夏元友;曹杉杉;;基于案例推理的边坡稳定性评价系统及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6 彭光耀;李晓昭;赵晓豹;;边坡稳定性评价的一种半定量方法[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7 余文质;张杨松;;基于属性数学和联系数学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及应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8 冯少杰;孙世国;;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矿山工程;2007年06期

9 黄继焕;;例述边坡稳定性评价规范方法[J];山西建筑;2008年15期

10 陈平;吴进良;;可拓学理论在锚固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J];交通标准化;2009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伟;王清;李晓茹;;凤爪沟边坡稳定性评价[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蔡学文;;深圳市某采石场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支护建议[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王瑞芳;龚福洪;;三滩料场边坡稳定性评价及其加固[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新敏;蒋中明;樊火;王桂尧;;考虑开挖效应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A];和谐地球上的水工岩石力学——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黄建文;李建林;周宜红;;边坡稳定性评价的模糊层次分析方法[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陈文庆;;土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若干问题的研究[A];福建省第十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章军;陈飞;周宜红;;岩质路堑深边坡稳定性评价的模糊概率方法[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8 陈昌富;袁玲红;龚晓南;;边坡稳定性评价T-S型模糊神经网络模型[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2年

9 彭军;简文彬;吴迪;杨大明;;文山—辰山公路岩质高边坡稳定性评价[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广和;杨书涛;王宏志;张海生;;包钢白云鄂博东矿C区滑体变形研究及边坡稳定性评价[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旭华;基于工程模糊集理论的边坡稳定性评价及预测[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朱维伟;基于可拓学的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与防治策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3 沈小辉;复杂地质条件下山区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及加固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4 石丙飞;广州科学城林语山庄人工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宁;云南大关县塘房村高边坡稳定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高洁;基于云模型的边坡稳定性评价研究[D];南华大学;2016年

3 徐兴伦;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D];重庆大学;2012年

4 熊海丰;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边坡稳定性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余文质;基于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的边坡稳定性评价及预测[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6 张宏云;模糊数学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7 胡勇军;基于模糊集理论的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与预测[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8 马显春;基于可靠性理论的边坡稳定性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9 刘小波;三峡库区边坡稳定性评价系统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李娅;范例推理方法在道路岩石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22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622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a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