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南地区构造演化及其对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油气聚集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川西南地区构造演化及其对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油气聚集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川西南地区 构造演化 雷口坡组 构造分带 油气聚集
【摘要】:四川盆地位于扬子陆块的西北部,是中上扬子克拉通基底上发展来的,经历了多阶段演化的含油富气的叠合盆地。其前新生代多阶段的构造演化主要受华北板块、华南板块及其碰撞拼合后陆内俯冲作用的控制,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主要受周缘造山带的隆升作用影响。川西南地区则是二者相互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区,其多阶段演化和多期次构造运动导致了盆地油气聚集成藏的复杂性。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的油气勘探长达半世纪之久,众多学者从构造、沉积、储层特征和雷口坡组气藏成藏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由于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沉积前复杂的地质背景和沉积古地理格局差异大,导致整个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古地貌特征展布、沉积储层特征主控因素、油气成藏过程等方面进展薄弱。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勘探在川中、川西北、川西坳陷等均有发现,然而位于龙门山南段的川西南地区未有突破,可见该区雷口坡组油气成藏的复杂性。因此,基于川西南地区构造演化的详细研究,对分析该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古构造格局、沉积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基于该区野外地质路线调查、沉积剖面实测、钻测井资料分析和二维地震剖面解释等,恢复了川西南地区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过程,探讨了其构造演化对雷口坡组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研究认为,位于龙门山南段四川盆地西南地区现今构造特征的形成与龙门山的逆冲推覆、褶皱造山密切相关。根据区内盆山结构体系的构造变形强度、方向以及断裂特征,以雷口坡组顶部构造为主要依据,可将研究区构造单元划分为龙门山山前断褶构造带、名山向斜-成都凹陷低缓构造带、熊坡-龙泉山断褶构造带、峨眉-瓦山断褶构造带。川西南地区构造特征由山前带向盆地方向呈基底卷入式叠瓦构造和和断层相关褶皱。川西南地区构造变形样式从龙门山南段向龙泉山构造带(由西向东)呈三带性展布即基底卷入式叠瓦冲断带、断层相关褶皱冲断带以及构造三角带。川西南地区构造特征除了受来自扬子板块本身自南东向北西的推挤力和青藏高原自西向东的推挤力联合控制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盖层内部最重要的滑脱层是中下三叠统内部的盐岩层,控制着垂向构造变形特征,使得区内构造特征纵向上成明显的分层性即上部陆相地层形成逆冲挤压构造体系,下部海相地层成明显的顶板式叠瓦构造。川西南地区构造演化划分为前印支期构造运动导致盆地升降呈现大隆大坳相间古构造演化、印支期继承性隆起古构造演化、燕山期多次幕式隆升运动形成龙泉山西部隆坳相间古构造格局、喜山期强烈褶皱隆升等四个阶段。川西南地区雷口坡组仅局部生烃条件,不具大规模成藏能力,其烃源岩主要为上覆马鞍塘组-小塘子组以及下伏二叠系等。川西南地区构造演化表明早三叠世形成的水下泸州古隆起,控制着川西南地区雷口坡组沉积前的古构造格局;印支期继承性古隆起,控制着雷口坡组沉积相带;燕山期和喜山期主要是对该区构造的改造和破坏作用。
【关键词】:川西南地区 构造演化 雷口坡组 构造分带 油气聚集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1章 前言11-17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12-14
- 1.2.1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研究现状与进展12-13
- 1.2.2 川西南地区构造研究现状与进展13-14
- 1.2.3 存在问题14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4-16
- 1.3.1 研究内容14-15
- 1.3.2 技术路线15-16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16-17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17-25
- 2.1 区域构造背景17-18
- 2.2 区域地层概况18-21
- 2.3 川西南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沉积特征21-25
- 第3章 川西南地区构造特征及变形机制25-40
- 3.1 构造单元的划分25-26
- 3.2 构造变形特征分析26-33
- 3.2.1 平面构造特征26-27
- 3.2.2 格架剖面构造特征27-29
- 3.2.3 典型局部构造分析29-33
- 3.3 典型构造样式分析33-37
- 3.3.1 断层相关褶皱33-35
- 3.3.2 构造三角带35-36
- 3.3.3 叠瓦冲断构造36
- 3.3.4 双重构造36-37
- 3.4 川西南地区构造变形机制分析37-40
- 第4章 川西南地区构造演化40-48
- 4.1 前印支期古构造及其演化40-43
- 4.2 印支期古构造及其演化43-46
- 4.3 燕山期古构造及其演化46-47
- 4.4 喜山期褶皱隆升47-48
- 第5章 川西南地区构造对雷口坡组油气聚集的影响48-64
- 5.1 川西南地区雷口坡组油气成藏地质条件48-55
- 5.1.1 烃源条件48-53
- 5.1.2 储集条件53-55
- 5.1.3 盖层条件55
- 5.2 川西南地区构造演化与雷口坡组油气聚集55-64
- 5.2.1 印支期古构造对雷口坡组储层影响55-57
- 5.2.2 川西南地区雷口坡组圈闭57-59
- 5.2.3 川西南地区雷口坡组油气聚集与保存59-64
- 结论64-65
- 致谢65-67
- 参考文献67-72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仁春;;川东北元坝地区雷口坡组天然气来源与成藏分析[J];现代地质;2014年02期
2 范菊芬;;川西坳陷雷口坡组气藏勘探远景区预测[J];石油物探;2009年04期
3 贝丰 ,杨元初;马角坝地区中三迭统雷口坡组有机质的研究及生油潜能估价[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80年03期
4 李政;徐争启;张成江;;川西坳陷雷口坡组常量元素特征及其意义[J];金属矿山;2014年02期
5 吴小庆;赵路子;黄亮;丁熊;唐青松;;川中-川南过渡带雷口坡组沉积相特征[J];四川地质学报;2010年03期
6 罗啸泉;唐桂宾;;川西龙门山前缘雷口坡组油气成藏条件[J];四川地质学报;2012年01期
7 李浩;王兴志;胡杨;朱童;李顺;杨雪飞;;川北仪陇—平昌地区雷口坡组顶部古岩溶的识别及其与储层的关系[J];海相油气地质;2013年03期
8 张涛;罗啸泉;;川西龙门山前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储层特征[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2年05期
9 冯动军;朱彤;李宏涛;;川西海相雷口坡组成藏地质特征及控制因素[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10 胡伟光;陈山林;王涛;肖伟;李发贵;赵卓男;;元坝地区雷口坡组岩溶储层含气性预测[J];天然气技术;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书兵;罗啸泉;陈洪德;赵锡奎;陈昭国;陈兰;;川西龙门山造山带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前景[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2 曾德铭;王兴志;宋章强;;川西北地区雷口坡组沉积相及其对储层的影响[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杜浩坤;川西孝泉—新场构造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地震沉积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秦川;川西坳陷中北部三叠系雷口坡组—马鞍塘组储层特征及油气勘探前景[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成;川西坳陷雷口坡组油气成藏条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万元博;川西南地区构造演化及其对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油气聚集的影响[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3 米色子哈;川西坳陷中段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储层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4 秦川;川中南部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储层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5 孙腾蛟;四川盆地中三叠雷口坡组烃源岩特征及气源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6 陈多;川西凹陷平落构造区雷口坡组锶同位素地质演化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曾德铭;川西北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储层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8 陈玉;四川盆地西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性层序地层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9 李幸运;川西坳陷南段雷口坡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10 胡杨;龙岗—营山地区雷口坡组雷四段储层特征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331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633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