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矿集区银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初探
本文关键词:承德矿集区银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承德矿集区 银多金属矿床 成矿规律 找矿方向
【摘要】:随着近年来勘查力度的加大,又取得了大量的找矿突破,表明承德矿集区具有巨大的银多金属矿找矿潜力。在了解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及区域矿产特征的基础上,及时总结研究该区的银多金属矿特征、成矿作用、成矿年代学、成矿构造环境,建立成矿模型和找矿模型,以指导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以承德矿集区的大型银多金属矿床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对牛圈、姑子沟两个典型银多金属矿床的解剖研究,了解了该类型矿床的成矿规律和成因。总结得出承德矿集区中的银多金属矿床多与燕山期酸性岩体活动有关,成矿物质属于壳幔混源性。区内多数银多金属矿床总体上沿区域性的构造-岩浆活动带产出,构造是该类型矿床形成和分布的重要条件,不仅可以提供成岩成矿条件,也为矿液沉淀和赋存提供容矿环境,甚至影响到矿体的保存和改造等环境。区内银多金属矿床主要产于以以红旗营子群变质岩系为结晶基底的火山岩盆地中或其边缘处。承德矿集区大多数银多金属矿床都产于火山岩盆地和元古宙地层的接触带上,火山断陷盆地一般以断层为界,有利于次火山岩侵入和成矿热液迁移沉淀,银多金属矿床往往产于火山断陷盆地一侧。在总结承德矿集区银多金属矿床成因的基础上,总结了区域成矿模式,为进一步认识该矿床的成矿机制奠定基础;同时总结成矿规律及确定其找矿标志也为该矿集区实现重大找矿突破新的思路和线索。
【关键词】:承德矿集区 银多金属矿床 成矿规律 找矿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2
【目录】:
- 简历5-6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前言11-16
-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现状11-13
- 1.1.1 研究目的11
- 1.1.2 研究现状11-13
- 1.2 研究背景13-14
- 1.3 研究内容及科学问题14
- 1.4 论文工作量及创新点14-16
- 1.4.1 论文工作量14-15
- 1.4.2 论文创新点15-16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16-26
- 2.1 构造部位及单元划分16
- 2.2 地层16-18
- 2.2.1 变质结晶基底16-17
- 2.2.2 盖层17-18
- 2.3 岩浆岩分布及演化18-19
- 2.3.1 侵入岩18
- 2.3.2 火山岩18-19
- 2.4 区域构造特征19-20
- 2.5 区域地球化学20-22
- 2.6 区域地球物理22-24
- 2.6.1 区域重力场特征22-23
- 2.6.2 区域磁场特征23-24
- 2.7 区域矿产24-26
- 第三章 典型矿床解剖26-64
- 3.1 牛圈银多金属矿床26-47
- 3.1.1 区域地质特征26-28
- 3.1.2 矿区地质特征28
- 3.1.3 矿床地质特征28-30
- 3.1.4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30-47
- 3.2 姑子沟银多金属矿床47-61
- 3.3.1 区域地质特征47
- 3.3.2 矿床地质特征47-50
- 3.3.3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50-61
- 3.3 找矿模型61-64
- 第四章 承德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分析64-81
- 4.1 酸性岩体控矿规律分析64-74
- 4.2 断裂构造控矿规律分析74-77
- 4.3 结晶基底控矿规律分析77-78
- 4.4 火山岩盆地控矿规律分析78-81
- 第五章 承德多金属矿床找矿标志厘定81-83
- 5.1 断层81
- 5.2 构造交汇点81
- 5.3 酸性岩体81
- 5.4 火山盆地81-82
- 5.5 红旗营子群地层82
- 5.6 化探异常区域82-83
- 第六章 主要认识及结论83-85
- 6.1 结论83
- 6.2 存在问题83-85
- 致谢85-86
- 参考文献86-9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永富;云南盈江六红厂银多金属矿床[J];云南地质;2004年02期
2 ;河北蔡家营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简介及找矿体会[J];中国地质;1988年04期
3 ;内蒙古东部发现一处大型铜锡银多金属矿床[J];采矿技术;2011年06期
4 周乐尧;吴光明;刘荣;钱俊锋;徐菲琪;;浙江省淳安县银山银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J];地质科技情报;2013年02期
5 宋德伟;刘景欣;;我国东部次火山岩型铜银多金属矿床找矿规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10期
6 郑萍;王忠;宋玉坤;邵军;牛勇;;内蒙古二道河银多金属矿床的发现及其意义[J];地质与资源;2013年06期
7 侯世云,尹光侯;西藏满总金铅银多金属矿床地质与成因[J];中国区域地质;1997年04期
8 真允庆;五台幔枝构造的演化与金、银多金属矿床[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邹英华;;信阳天目沟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J];矿业快报;2006年11期
10 聂凤军;刘勇;刘翼飞;江思宏;张可;刘妍;;中蒙边境查夫—甲乌拉地区中生代银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嘉农;;河北庞家堡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中硫锑铅矿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9)[C];1995年
2 侯增谦;;重要类型银多金属矿床(体)快速定位预测的综合示范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九五”科技成果汇编[C];2001年
3 王治华;常春郊;丛润祥;王梁;张慧玉;孔媛媛;;内蒙古1017高地银多金属矿床硫铅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4 蔡锦辉;张业明;付建明;陈盛峰;;鄂西北银洞沟银多金属矿床成因探讨[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5 赵嘉农;朱秀梅;;蔡家营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中方铅矿-银矿物特征及成矿条件[A];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6-27)[C];1992年
6 罗少军;魏从玲;包民伟;王平新;;河南省内乡县鲁家坪油葫芦沟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1年卷(上册)[C];2011年
7 高伟;叶霖;杨玉龙;刘铁庚;;云南澜沧老厂铅锌银多金属矿床黄铁矿成因地球化学刍议[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胡彬;;滇东北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A];全国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2年
9 徐文艺;文春华;钟宏;杨竹森;田世洪;刘英超;;安徽姚家岭超大型金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冯有利;;蔡家营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的综合找矿模型[A];第五届中国矿山地质学术会议暨振兴东北生产矿山资源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特约记者 徐丛荣;内蒙古发现高品位银多金属矿化体[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峰;云南白秧坪银多金属矿床形成的地球化学机制[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2 耿文辉;中国东部中生代次火山岩型铜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评价标志[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3 张锐;内蒙古集宁—凉城地区银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及找矿方向[D];北京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少华;武当西缘六斗金矿及银洞沟银多金属矿床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周顶;内蒙古花敖包特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因模式与综合找矿模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3 杨发亭;大兴安岭中段二道河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4 王志辉;承德矿集区银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初探[D];南京大学;2016年
5 刘翼飞;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拜仁达坝银多金属矿床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年
6 李俊峰;承德丰宁县牛圈银多金属矿床成因分析[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3年
7 郭玉乾;粤北金石嶂浅成低温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地质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8 范芳;砂西银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9 司静;内蒙古大地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D];兰州大学;2014年
10 王京;张家口南部碳酸盐岩地层对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制约[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639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639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