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北秦岭及周缘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环境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09 04:00

  本文关键词:北秦岭及周缘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环境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北秦岭 花岗岩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成矿专属性


【摘要】:以北秦岭造山带及其周缘古生代(泥盆纪)和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花岗岩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采集30件岩石样品,详细研究其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综合野外调查与前人成果对其构造环境和成矿专属性进行分析,为未来的矿产勘查提供支撑。结果表明北秦岭及周缘不同时代的岩体属于(高钾)钙碱性准铝质—过铝质系列,且均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平均LREE/HREE为15.39)的右倾样式稀土分配曲线。随着岩体时代变年轻,其酸性逐渐增强,稀土总量逐渐降低(平均ΣREE为172.9×10~(-6),117.3×10~(-6)和101.7×10~(-6))。泥盆纪和三叠纪岩体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平均134.1×10~(-6))、Ba(平均843.1×10~(-6))、K(平均3.5%)等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Nb(平均13.9×10~(-6))和Ta(平均1.2×10~(-6))等呈明显的负异常,属岛弧花岗岩,表明其形成与大洋的俯冲作用有关。然而,侏罗纪—白垩纪花岗岩Rb(平均260.9×10~(-6)),Ba(平均1890.3×10~(-6)),K(平均5.1%)富集,但无明显的Nb(平均26.3×10~(-6)),Ta(平均1.8×10~(-6))负异常,指示出造山后的构造环境。此外,大多数的成矿元素(Au,Ag,Cu,Pb)于三叠纪花岗岩中相对富集,这与该时期秦岭造山带最终碰撞造山有关,中酸性岩浆与围岩相互作用或通过改造早期矿床使上述成矿元素富集,该时期则成为秦岭造山带主成矿期。更为酸性的侏罗纪—白垩纪花岗岩则相对富集Mo且形成了许多钼矿,显示了北秦岭地区不同时代岩浆岩不同的成矿专属性。
【作者单位】: 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兰州金石开矿业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北秦岭 花岗岩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成矿专属性
【基金】:中央高校基金(编310827161005) 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600601-3)
【分类号】:P588.121;P612
【正文快照】: p膒苝蘰,

本文编号:6433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6433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4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