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向反射模型在土地覆被制图中的应用
[Abstract]:The reflection heterogeneity of vegetation can reflect the structure and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vegetation, which is helpful to identify vegetation more effectively. In the research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arim River, the multi-angle observation data of MISR are used, and the surface BRDF information is retrieved by nuclear drive and RPV model.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MISR reflectance data and BRDF information was studied by SVM method, and the effect of BRDF on classification effect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Finding that the 1: 1 BRDF information can provide additional useful information for land cover mapping in semi-arid area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mapping, both the kernel driving model and the RPV model can simulate the surface reflection in the study area. 3 the user accuracy of grassland and woodland with different spatial structure is obviously improved after using BRDF information.
【作者单位】: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61045)
【分类号】:P2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浩;赵志平;;近30年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土地覆被变化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9年03期
2 陈颖彪;周倩仪;陈健飞;;近30年广州市土地覆被变化时空特征分析[J];地理科学;2009年03期
3 邵全琴;赵志平;刘纪远;樊江文;;近30年来三江源地区土地覆被与宏观生态变化特征[J];地理研究;2010年08期
4 孙凤琴;黄昊;陈美连;蔡碧观;陈思平;宫殿柱;;厦门环东海域规划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遥感分析[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曹俊;葛洁;王勇;荆创利;陈曦;;土地覆被数据质量评价研究[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3年04期
6 吴丹;邵全琴;;近30年来长江源区土地覆被变化特征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4年01期
7 翟俊;刘荣高;刘纪远;赵国松;;1990-2010年中国土地覆被变化引起反照率改变的辐射强迫[J];地理学报;2013年07期
8 张磊;吴炳方;;关于土地覆被遥感监测的几点思考[J];国土资源遥感;2011年01期
9 李道峰,郝芳华,刘昌明,郭乔羽;黄河小浪底水库蓄水前后库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3年02期
10 张小由;龚家栋;赵雪;周茅先;;额济纳绿洲近20年来土地覆被变化[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文祥;王瑞杰;徐凌;;土地覆被变化与可持续发展[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李秀彬;;土地覆被变化的水文水资源效应研究——社会需求与科学问题[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谢俊奇;;土地生态学的基础理论与前沿[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伍光和;潘晓玲;;西北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思考[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刘成武;李秀彬;黄利民;;中国土地退耕机制、原则及其政策[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前言[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蔡运龙;;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寻求新的综合途径[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朱永恒;濮励杰;;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研究进展[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9 乔家君;;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对人地系统的影响分析——以河南省巩义市3个不同类型村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靳强;刘雪华;李纪宏;张爽;;秦岭中段南坡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遥感检测[A];“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孙国瑞;重视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研究[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李响;从数量监测向质量监管拓展[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戚颖;三江平原典型流域土地覆被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方先知;土地合理利用及其综合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3 宋宏利;多源土地覆被遥感信息融合及数据重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4 Chanhda HEMMAVANH;老挝砍伐森林的动力和土地保护策略[D];浙江大学;2009年
5 唐根年;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动态监测与生态影响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6 胡喜生;福州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异质性及其与城市化耦合的关系[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7 何国松;多尺度丘陵山区耕地演变机理及预警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李景宜;渭河下游洪泛区土地风险区划及安全利用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瀚;土地覆被遥感监测野外样点信息采集与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王亚慧;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对土地覆被变化的响应[D];兰州大学;2015年
3 李婕铭;过去40年来景泰地区土地覆被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荀剑宇;若尔盖县近50年土地覆被动态变化研究[D];绵阳师范学院;2016年
5 孔江松;基于RS与GIS的螳螂江流域土地覆被变化分析及模拟预测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6 李慧婷;天山北麓土地覆被景观变化对区域气温影响的模拟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年
7 左世鸥;基于RS与GIS的南涧县土地覆被监测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8 吕思陶;武汉城市圈土地低碳—高效利用评价及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9 李淑圆;基于遥感技术的广州市土地覆被分析及历史回溯[D];中山大学;2016年
10 刘清;中蒙跨边境地区近20年土地覆被格局与变化分析[D];江西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1906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190636.html